开设“童味”国学课程,做有根的人

2014-07-19 08:03陈铁军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国学文化课堂

陈铁军

开设“童味”国学课,不仅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当今教育的重要补充。这里的“童味”是指国学课在设置上关注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并掌握一些学习古文的方法。当前,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追随、学习与反思,便是民族凝聚力逐渐增强的体现。由此可见,开展诵读千古美文不仅是正确的,也是极其必要的,就是要教育学生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

一、国学课的前瞻力

在国家统一规划的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课程中,国学教育内容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所以,因地制宜地开发国学校本课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国学课走进课堂的时间不长,大部分学校都处在摸索阶段,还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也没有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更没有相应的课堂模式进行学习运用。因此,我们探索在小学阶段开设“童味”的国学课就显得特别有意义和价值。

1.国学课设置的总体原则。

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置不同的内容,尊重儿童的认知水平,尊重经典,从传统经典入手,打牢基础,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2.国学课的总体目标。

(1)接触国学经典,启迪人生智慧。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弘扬民族精神,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从经典作品中汲取民族精神的精华,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启迪。在诵读中启迪心灵,陶冶性情,开启智慧,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2)培养读书兴趣,提升文化底蕴。激发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阅读国学经典的兴趣,改革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理解和背诵,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

(3)营造书香校园,提升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诵读国学经典,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艺术等丰富的知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夯实学生的文化功底,提升语文素养。

3.国学课的内容。

在诵读国学经典的路上,我们摸索着,前行着。我们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以及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保证每周一节国学课,结合儿童特点来设计教学,创造丰富的体验环境。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是:第一册《弟子规》,第二册《三字经》,第三册《千字文》,第四册《笠翁对韵》(选),第五、六册《论语》(选),第七册《大学》《中庸》(选),第八册《孟子》(选),第九册《老子》(选),第十册《庄子》(选),第十一册《史记》《资治通鉴》(选),第十二册《历代美文选》。教学内容从蒙学到四书,再到经、史、子、集的学习,由浅入深。各班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增加或者减少,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国学基础,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国学课的执行力

为了保证国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我校成立了国学团队,紧紧围绕是否有利于落实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学过程如何优化组合等专门研究国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学校还专门请来了专家,高屋建瓴地指导我们认识国学课堂教学需要遵循的原则和理论依据。团队实验教师每周都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活动,每学期开展国学展示活动。我们还承办了三次全国国学经典教学观摩培训会,通过这样的活动,给教师提供了学习、展示、提高的机会。与此同时,我们还总结归纳了经典诵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反复诵读。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我国古代教育主要以诵读为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已被证明是学习文言文、古诗词的好方法。我们在国学课堂上也大量使用读的方法,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还注重运用多种方式“读”,如默读、诵读、朗读,略读、详读……配上悠扬的古典音乐优美地读,学着古人的样子吟诵,读出节奏、韵律、情调,在读中品味文意,在读中品味意境,获得美的享受。我们特别强调经典要反复诵读,熟读成诵。我们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诵读、背诵,还提倡晨读、午诵,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2.故事激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所教的内容都是古典优秀文化,内涵丰富,且蕴涵着古代哲人的大智慧,所以,让小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内容是教学难点。作为国学教师,我们努力使国学经典的课堂充满乐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国学知识的同时,心中充满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我们常采用经典的小故事来诠释文章深奥的哲理,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用故事吸引学生探究经典、诵读经典,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讲故事”的方法,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就理解了文章的含义,明白了蕴涵的道理。这样“润物细无声”地教学,不仅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文意,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开心表演。

想让学生喜欢上你所教的课程,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先让学生喜欢上你这样的老师。学生亲近老师,才能有兴趣接受你所教的知识。于是,我们把经典诵读的内容改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适合表演的,我们就情景再现,教师融入学生中间,与学生合作表演,学生亲近老师,兴趣盎然。喜欢表演是学生的天性,但表演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一种深读经典、感受语言文字含义、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学生在表演中,不但可以深刻理解经典内容,可以把书面语言内化为口头语言、体态语言,还可以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表演表达出来。在表演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产生互动,使课堂出现和谐的、热烈的、平等的学习氛围。

4.分层要求。

“因材施教”的提法古已有之,但“因材施教”却还是会遇到“难解”之题。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学习教材知识都已经力不从心了,学习教材外的国学知识就会觉得更有难度。对于这部分学生只能采取分层教学,量力而行,不能强迫。课堂上我们多采用这样的评价语:“要是再努力些一定会更棒!”“你觉得这次背诵怎样?进步了吧?”“我已经看见你把学到的《弟子规》用到了行动上。”这样评价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国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国学课的创新力

我们在国学课堂中,不仅仅传授知识,还浸润了中国的风俗、传统文化。我们根据儿童喜欢参与、喜欢动手的特点,带着学生在充满童趣的课堂上,在体验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

节日文化: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传统节日从远古走来,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中华传统的节日有很多,我们在国学课程中和学生一起过传统的中国节日。比如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并试着做灯笼,体会元宵节赏灯的乐趣;端午节到来,了解最初的端午节究竟是什么样子,端午节和我们崇尚的龙文化有着怎样的渊源,人们除了纪念屈原,还学着做香包,了解古代小孩佩戴香包辟邪的习俗。

古代礼仪: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仪在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古代所谓的礼仪,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诸如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军队征战等,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无不与礼仪有关。我们在国学课程中渗透古代礼仪系列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成为一个知书达理之人。

茶文化: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国茶文化融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我们带着学生了解茶的品种和炒制方法,并教学生赏茶、沏茶、闻茶、饮茶、品茶,让学生感受茶文化的乐趣。

竹文化:竹子笔直、性空、有节,在精神上代表不卑不亢,一直被视为君子的风范。宋代以后的文人很是喜欢写竹、画竹。我们带着学生学习写竹的诗文,并试着观察竹子,画竹子,感受竹子能屈能伸、高风亮节的品质。

戏剧文化:戏剧是中华传统艺术之一,是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体。戏剧的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我们带着儿童了解戏曲种类、戏曲服饰、脸谱等,并请人教唱川剧,让学生学画脸谱,使他们感受传统戏剧的美好。

四、对国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两年多来,国学经典滋养着我们的学生,他们行为上的彬彬有礼,课堂上的引经据典,都受到来自全国各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在市区国学比赛活动中,我们的学生屡屡获奖。国学课的设置不但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涵养了教师的人文性情。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同时,也使自身因不断阅读经典而增长教育智慧,提升精神境界。“腹有诗书气质华”,当我们去吸纳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时,我们身上自然会焕发出处事不惊、淡定从容、高雅脱俗的气质。而且,在与学生的共同学习中,我们也与学生共同成长。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充满童趣学习时,我们会想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我们也会多一份宽容,因为“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们还开设了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讲座,邀请专家对家长进行“国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系列讲授,让家长和学校携手,为学生的发展共同

努力。

当然,在国学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设置还稍显单一,量比较大,再加上古文晦涩难懂,儿童年龄较小,认知及理解能力有限,在引导学生领悟其含义时如何把握尺度?

2.评价方式的设计、评价体系的建立,都应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怎样的评价设计才更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更有利于促进经典诵读的深入开展?

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我们将继续在国学光辉的普照下携手共进,一路前行。与圣贤对话,与经典同行,让每一个生命自由舒展,做有根的人,让国学伴学生终生!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泡桐树小学)

(责任编辑 张振清)

猜你喜欢
国学文化课堂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垂”改成“掉”,好不好?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谁远谁近?
写字大课堂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