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创习作,给儿童一个支点

2014-07-19 08:07张德英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词语习作思维

张德英

在习作方面我一直有一个教学主张——仿创。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和与老师们的交流碰撞中,仿创习作法逐渐清晰起来,它来自于实践又经受着实践的检验。

一、为什么要仿创?

1.事物的规律。

从仿生学角度说,模仿法近似于类比、移植和联想等技法,它始于对自然界各种事物或生物进行的模仿。

思维科学研究认为:相似块(即人们在学习实践中积累起来而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大量存在于宏观事物和认识主体的思维活动中,所有的创新都是一个相互套在一起,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综合相似或更大的体系。

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点。

写作中的模仿,就是大脑中的大量的相似块的自动汇合、接通、激活的过程,从中产生的同中变异便是推陈出新的思维结果。

2.前人的经验。

创造起始于模仿,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模仿是古今中外学习者的不二法门。书法家要从描红起步,临摹碑帖。美术家要不断写生、临摹名画。作家也要从仿写开始: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曹植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鲁迅仿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巴金的《子夜》《家》脱胎于《红楼梦》;冰心喜仿《三国演义》,在《谈点读书与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的好句子。模仿是最深的爱慕。”

3.教材的缺陷。

现使用的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上只有大框框的作文题,找不到参考的样本,单元主题训练和单元习作训练有脱节现象,师生难以从课文范例中汲取行之有效的习作方法。课标只有年段的要求,缺乏每个学期、每个年级具体要达到的要求和具体的操作策略。

4.教学的现状。

首先,教师忽视思维的训练,段的形式、篇的结构,篇构与段构的思维意识不强,导致了学生写作文没有整体的框架,写到哪儿算哪儿。而思维与框架是写作表情达意的关键。思维能力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本色的内在。

其次,教师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意识不够,因而阅读中指向写作的力度不够,对思维及框架和词句段语言的迁移、嫁接、移植不够。甚至有的教师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篇课文每堂课的目标都差不多,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习作教学没有整体的规划和框架,随意、无序,甚至句群、段落都没训练好就拔高全篇的训练。

5.儿童的实际。

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模仿是他们学习的拐杖、支点和必经之路,就像学走路先要学爬一样。我们训练习作,就要像训练小孩走路一样,在前面放一个小孩很喜欢的东西,他就会自己跌跌撞撞想方设法去拿,最终他也能拿到,而模仿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为它能减缓孩子习作的难度,参悟写作技巧和规律,孩子容易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和身心的愉悦,这种快乐、成功又影响到下一次习作,这样就会 “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孩子提高了习作的兴趣,就会“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习作能力也会如日东升。仿创习作行走在传统与现实之间,这个支点让习作变得不再难。

二、仿什么?仿的目标如何确定?

仿教材和课外读物中具有明显特征、在写法上独具特点的词语、句子、段落、篇章,仿结构、思路、顺序,仿立意、内容、语言技法,仿形、神或神形兼仿,局部模仿或整体上模仿。

首先,要重视课文后和“语文天地”中的“照样子说一说”“照样子写一写”的仿创题,这样的题在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像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中这样的仿创题就有8处。如四单元18页“语文天地”“照样子说一说”:“爸爸爱我,妈妈爱我,我也爱爸爸妈妈。( )爱我,( )爱我,我也爱( )。”

其次,要关注课文中具有种子能量的词汇、句式、语段,在具有种子能量的语言上做文章。像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就可以从五个地方去仿。如第五单元第23页的《太阳》:“大海上,太阳是从水里跳出来的。”[(什么地方),太阳是(怎样)出来的。]

第三,在课外读物中打一些“野食”,在具有特点的词句段中去模仿,收获营养,强健“骨骼” ,“引水浇园”。

但是具体仿什么及仿创目标的确定要遵循四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1. 要考虑课标对这个年段的要求。

2. 要研读课后“语文天地”和“金钥匙”中关于模仿方面的题及要求。

3.要考虑文本可以让学生模仿的构段方式、语言表达的方式。

4. 更要重点考虑学生的区域、学情、兴趣点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的链接点。

比如三年级上册《你一定会听见的》中的第三自然段,“你总听过风的声音吧?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就可以有动词的模仿运用、排比句的模仿、构段方式的模仿、思维的多角度训练四个仿写点,至于选择哪个仿写点,就要根据上述四个原则及本校本班儿童的实际来选择取舍,确定恰当的仿写点。尤其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以及学生实际生活的链接点和学习起点。

关于仿创的目标,我们研读了课标,研读了每个年级的语文教材,把每册书课后和“语文天地”里面要求仿写的题和作文题罗列在一起,制定了各段各年级不同的目标要求。

低段一、二年级:

1.词语功。(“不”字词语、“的”字词语 、“地”字结构的词语……)

2.句子功。(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把字句、心理活动句、转折句、对话句)

中段三、四年级:

1.速度功。(抄写达到一分钟10个字)

2.词语功。(动词、连词。先——再——然后,运用连词写好句群。)

3. 修辞功。(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对称……)

4.观察功。(五官)

5.描写功。(对话功、外貌功、表情功、转折句功……)

6.构段功。(①分总、总分总构段方式②并列关系构段方式③顺承关系构段方式④因果关系构段方式⑤递进关系构段方式⑥转折关系构段方式。有条理、具体地写自然段)

7.脑思维图功。(主要是一段话的脑思维图构置)

8.构篇功。(总分总)

高段五、六年级:

1.词语功。(代词、同指词……)

2.句子功。(不仅能运用因果、并列、转折、条件、递进等关联词造句,还能活用到自然段的表达中。)

3.修辞功。(能活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对称等修辞手法)

4.描写功。(环境、场景、风景、心理活动描写及开头功、结尾功、过渡功、点题功等。如倒叙的训练、运用名言表情达意的学习。)

5.脑思维图功。

6.构篇功。(初步能选材立意,布局谋篇,安排重点,详略得当)

7.标点功。(能熟练运用破折号、省略号及引号的特殊用法)

三、怎么仿创?

1.脑思维图的模仿。

我们借鉴英国“记忆之父”托尼·巴赞创造的大脑思维导图来进行脑思维图的模仿。

(1)脑思维图的绘制方法。

A.先画一个圆形或方形的任意图形作为主干,主干内要写出作文的题目或关键词、中心词。

B.在主干的上下左右画上分支作为第二层,即:作文有几个段落就画几层分支,并在分支上写出段意。

C.对于程度较高的孩子,还可以在第二层的基础上画第三层分支,标注句意或层意或修辞手法等。

D.思维导图画完后,学生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旁边画一点与习作有关的简笔画,帮助美化思维图,提高记忆,加深印象。

案例一:《海底世界》脑思维图的模仿训练

“海里的动物大约有三万种,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速度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第一步:我们出示框架结构脑图,学生很快填好了脑思维图(如下)。

第二步:课件出示海底水母、海马、蝠鲼、鲸鱼图片,学生兴致盎然地观察,师生共同填出了脑思维图(如下)。

第三步:出示“海里的动物大约有三万种,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的( ),它们各有的( )”,学生看着脑思维图仿说一段话。

第四步:出示“( )的动物( ),它们各有的( )”,引领学生从院子、动物园、天空、森林、草地……里,找出还有哪些动物(家禽、鸟、昆虫……),写出它们的颜色、样子、食物、活动方法……

就这样,儿童在思维碰撞中感受到不同的思维结果,欣赏到不同的思维创意,思维力在多次实践中不断提升,思维成为语言的先遣部队。

在训练中,我们教师要注意选择,抓住课文中带有形象性表达特征和效果的典型句段,精心设计练习,引导学生参照例句赏析、模仿、移植、想象和整合,以相同的句式或者相似的结构,开展各种思维和语言的类似模仿活动,在模仿中培养孩子们的整体思维、形象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让其思维在不断的训练中趋于合理。要注意四个方面:要求儿童做前构想要充分、持久,不要贸然动笔,随意行文,以训练全面思维;要求作文全程的构思要多角度,不要陷入单一死板的牛角尖,以训练发散思维;要求儿童表达抓住关键处,不要不着边际或是平均用力,以训练集中思维;要求儿童在写作或者做后的自查自改时,能有选择地从反向逆推,反弹琵琶以求证,以训练逆向思维。

(2)脑思维图的作用。

A.训练概括能力,提高记忆力、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必须认真思考,抓关键字词,思句子要点、重点知识,在“抓”和“思”的基础上对重点知识、关键内容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联系和记忆,这样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提高结构力、阅读力、逻辑思维能力、整体性认知能力,克服习作的杂乱无序。

B.整合知识,把握重点,前瞻后连,激发创意,提高兴趣。

大脑思维导图可以帮学生建立起“知识结构图”, 一目了然地将零散的个体杂乱地堆积在大脑里,将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可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意,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出新的知识,能清晰地展现新旧知识间的关系,促进高效学习。

C.训练大脑的发散性思维和形象思维。

2.语言的模仿训练(按词、句、段、篇分级模仿)。

(1)仿词。

一年级上学期进行“不”字词语、“的”字结构词语、“地”字结构词语等的模仿,二年级上学期进行动词和顺序词“先……再……然后”等词的模仿,三年级上学期进行连词“为了……终于……”的模仿,四年级上学期进行代词、同指词的模仿……

如一年级《哪座房子最漂亮》中的“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如何让学生模仿这种“ 的 ” “的”字结构的词语呢?

第一步:比较“大大的窗”和 “大的窗”。

第二步:看插图,用“ 的

”的形式夸夸小学堂。如:绿绿的树、红红的花、清清的水、高高的山、蓝蓝的天。

第三步:用“什么样的什么”的词语形式夸夸自己的学校。如:圆圆的花坛、长长的走廊、宽宽的校门、高高的旗杆、方方的沙坑。

对于这样看似很简单的“的”字结构词语的构词模仿,教师让学生在实践中触摸和感悟“的”字结构词语的妙用,并模仿运用,将“什么样的什么”的词语形式从课文的语境中转移到课文插图的环境中,转入到学生生活的校园中,此时学生对这种词语就有了内在和形式上的把握。

(2)仿句。

仿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常见的精彩句式;仿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仿因果、并列、转折、条件、递进等关联词句式……

一年级上学期进行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把字句的模仿,二年级上学期增加心理活动句、转折句、对话句的模仿,三年级上学期增加排比句的模仿,四年级上学期增加转折句的模仿,五年级上学期增加对比句的模仿。

案例二:句子模仿秀《太阳》

如北师大版一年级课文《太阳》有一句 “大海上,太阳是从水里跳出来的”的句子模仿。

出示填空题:“大海上,太阳是(怎么样)出来的。”引领学生从空中、水中、水上、水底等方位去考虑,从动物、植物、人方面去想。学生们写出了 “太阳是海鸥叼出来的,海豚顶出来的,鱼儿游出来的,海鸥飞出来的,鲨鱼跃出来的,浪花冲出来的,渔民捕出来的。”人、动物都有了。

紧接着出示:“(在哪儿),太阳是( )出来的。”孩子们说出了“天空中,太阳是云朵托出来的”“大山里,太阳是山妈妈背出来的”“山村里,太阳是公鸡啄出来的”“山村里,太阳是从树儿的叶子里羞答答地出来的”。

瞧瞧,这些句子模仿秀,思维很开阔,充盈着想象的激情,扑棱着翻飞的诗性,从不同角度、方向、视点,既仿了句子的结构、修辞等外在形式,又仿了句子生动有趣的意境和神韵,写出了神形兼备、富有个性的句子,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令人刮目相看,已经在像鲁迅说的“用别人的话,说自己的事了”。

(3)仿段。

“段”的模仿是儿童必须经历的“童子功”,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我把段的模仿称为段落同胞兄。

案例三: 段落同胞兄《秋天的雨》

如《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总分段的模仿。

先抽读、引读,勾画出中心句、中心词,接着引读比较,感悟去掉括号里的具体描述的部分会怎样,学生自然就会感觉到去掉以后描述就不具体了、不生动了。学生再读的时候,就会把括号里的句子读得更有味道了。

紧接着同样从颜色的角度考虑,出示:“秋天是五彩缤纷的。它把(什么色)给了(什么),(什么)像(什么一样);它把(什么色)给了(什么),(什么)像(什么一样)……”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如“秋天是五彩缤纷的。它把(黄色)给了(稻子),(稻子)像(金色的波浪一样)”“它把(红色)给了(枫树),(枫叶)像(火一样)”“它把(紫红色)给了(高粱),(高粱)像(火把一样)”……

第三步,师生一起把“秋天”改为春天、夏天、冬天……拓展延伸开去。如“春天是五彩缤纷的。它把(紫红色)给了(牵牛花),(牵牛花)像(喇叭一样);它把(红色)给了(草莓),(草莓)像(小宝塔一样)……”

最后再迁移、嫁接“菜市场里的菜真多呀”(从颜色、种类写怎么多)”,“超市里真热闹”(可以从商品多、人多、声音嘈杂等方面写热闹)。

这样的训练,看似简单,作用却不小。既让学生很好地感知、领悟了总分构段方式的神奇与强大作用,又拓展了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迁移能力,又为以后生发出更多的总分构段结构做好了准备。

对于这样的段落模仿训练要反复用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模仿、迁移、嫁接、运用,学生熟练后,不仅会构段,也会用“总分总”“总分”“分总”这样的方式来构篇,而且在阅读中和考试当中也能迅速抓住中心句、概括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一举多得。

(4)仿篇。

主要是仿全篇的选材方式、结构形式、构思立意、谋篇布局、写作顺序。如仿《桂林山水》的总分总结构形式,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每一个观察点,展开联想,抒发感情,运用比喻、排比手法等等;仿《三味书屋》的空间顺序,引导学生按空间顺序描写和介绍《我的小房间》《我们的教室》等,并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仿《少年旅行队》的小标题形式,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三、仿创习作要注意什么

1.仿写法不仿材料。

主要仿别人的写作顺序、结构、构思方法、精彩的语言模式,进行多样化思维训练、多形式表达训练,写自己的生活,写出内容各异、富有个性的作文。多样化思维训练就是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从不同角度、方向、视点、层面去选材、构思、立意,力求独特、新颖、与众不同。多形式表达训练,就是变换文体形式,变换角色叙述,变换结构模式。

例如学习了《群鸟学艺》后,指导学生写“小燕子学艺”“小猫学艺”;学了《燕子妈妈笑了》后,指导学生写《小鸟妈妈笑了》《松鼠妈妈笑了》;学了一年级“语文天地”里《谁来了》后,引导学生从动物、植物、人等方面接着编,学生由水果想到植物、庄稼、老树、窗户、人,由刺猬想到了青蛙、小鸟……极富创造力和想象力。

2.尽量仿本不仿样。

一切的模仿是为了最终的自能作文。模仿性的借鉴是写作的启蒙,是写作的第一步,之后一定要有自己的创造。

模仿中创新的方法,一是保持在似与不似之间,二是对范文的内容或形式进行变动。如改人称、改体裁、改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改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改语体、改叙述的角度或侧重点。

如对幽默的模仿,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境打破陈规,或改变使用对象、范围,或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或巧造新词,使语言幽默诙谐起来。在那么一点儿的“不正经”中,它已经移花接木、推陈出新、仿本不仿样了,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

3.集中分项,系列推进,反复练习。

古人云 :“下者偷其字,中者偷其义,上者偷其气。”名家们“偷”的是气,是至高境界,看不出痕迹。作为小学生,能从“偷字”到“偷意”,就已很不错了,所以小学生的仿创习作一定要低起点、缓坡度。每个学期教师先有针对性地确立一两个训练重点,整体设计、分类训练、反复练习,完成一个重点再训练一个重点,标准一点一点地提高,使学生一项一项地掌握,化为己有,如对开头、结尾、对话、修辞手法、场面描写等单项要逐个训练。实践证明,如果不搞“集中”,只是“蜻蜓点水”地练一下,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即使分项训练,也要有综合意识,分项中要有整体观念。如有一次,关于“名字”的话题,我们进行了十次以上的写作。一写自己名字的故事,二写爸爸名字的故事,三写妈妈名字的故事,四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名字的故事……八写未来宝宝的名字的故事,九写自己亲戚伙伴等名字的来历。后来我发现一个学生在桌子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就以“桌上的名字”为题让全班学生写作。这次系列作文完成之后,我们把每次写的文章放在一起,给每个主人公附上一张照片(未来宝宝的照片是学生自己想象画的),装订好,再配一个封面,就是一本很棒的“家谱”了。

实践证明,同一题材以系列的形式变换角色,读、悟、练一体,扎实有效地反复刺激练习,会呈现出内容各异、富有个性的习作,让学生真正练有所得。

总之,“仿创习作” 给了儿童一个支点,打通了读写的命脉,像爬山虎有山体和承重墙壁的支撑及向上的力量,像蒲公英有一路风景、自由成功的快乐,像太阳花向着太阳,充满了童真童趣,让习作走向轻松快乐的境界!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西区)

(责任编辑 刘忠信)

猜你喜欢
词语习作思维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习作展示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