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影片《勇夺芳心》中新时代女性Sim ran的形象分析

2014-07-19 07:38焦玲玲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名作欣赏 2014年20期
关键词:内心印度爱情

⊙杨 静 焦玲玲[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影片《勇夺芳心》是阿迪提亚·乔普拉所导演,该电影1995年在印度首映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且成为当年最卖座的影片,至今仍是宝莱坞的经典影片之一。该影片先后获得了最佳导演奖、最佳电影奖等。自上映以来,已经放映了十八年之久,在印度电影史上堪称一个奇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选择了一条与中国不同的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主要致力于经济改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理念。随着新观念的引进、人民思想的转变,更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求恋爱自由和西方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影片中的女主人公Simran不畏惧传统理念和世俗的挤压,展开了对爱情的追求。本文从Simran的生活、家庭背景及印度文化出发,阐述了她对爱情与自由的执着追求,对印度传统理念的反抗,通过Simran的个人形象,来反映印度新时代女权意识的发展。

一、印度新时代女性Sim ran的性格

在印度电影中,Simran这样的家庭并不少见:典型的印度教家庭,父亲在家中有绝对的话语权;母亲作为典型的印度女性形象,一方面服从于丈夫和传统,全心全意地照顾家庭和儿女,另一方面又深知女性在婚姻家庭里的牺牲,却没有改变的能力。而同时,作为新一代的女性,这样家庭的女儿通常是以活泼俏皮、内心叛逆、颠覆传统的形象出现。在印度文化中,女人一直是以男人附属品的形式存在。随着新思想的引进,Simran的思想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她开始解放自己的内心,这体现出Simran从骨子里就不是一个文文弱弱、逆来顺受的女孩。在得知自己要与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人结婚时,她请求父亲让自己去欧洲游玩一个月,在欧洲游玩时,她遇到了Raj,虽然她知道自己有婚约在身,但她还是义无返顾地爱上了Raj,这是她对自己内心的一种释放,也是内心叛逆的最初表现。从一开始,Simran就被塑造成了一个生在伦敦、不拘于传统束缚、内心叛逆的印度女性。Simran的活泼、俏皮、叛逆为新时代的女性树立了优秀的典范。

二、印度新时代女性Sim ran对爱情的追求

印度经济的改革使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人们开始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和恋爱方式。印度的改革使一些女性从封闭的精神沉睡中苏醒过来,萌发了作为人的独立意识,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和尊严,挣脱了封建家庭的束缚,从而踏上了新的人生旅途。女子不再意味着屈从与附属,女子的独立人格必须得到尊重。父权是封建家长制权利的象征,家是实施家长制权利的场所。因此,觉醒了的女性踏上自我解放之途的首要任务就是摒弃父权的束缚,冲出家庭的包围,去争取人生的自由,去争取恋爱的自由,去追求婚姻的自主。

电影女主人公Simran在人生道路上,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在生活与爱情的选择过程中,印度的传统理念成为了钳制她的镣铐。但是社会的变革使Simran的思想价值理念得到了解放。Simran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家人的理念产生了分歧,致使她开始与家人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也对传统的思想理念开始进行反抗。在关系到自己终身幸福的婚姻大事上,就体现出她对旧习俗的反抗和个性的叛逆。在影片中,Simran在欧洲的一次旅行中找到了自己一直幻想的爱情,可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让她陷入了无尽的挣扎与痛苦中。父亲得知她心有所属时,对她非常不理解,坚持要带她回到印度,与一个自己从来没有见过面的男人结婚,影片在此将传统和自由的矛盾推向了高潮。

在剧中,Simran哭着祈求父亲让她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爱情,可是父亲禁锢在传统的理念中,完全不顾女儿的感受与幸福,对女儿的祈求毫不动容,坚决让她嫁给别人。父亲的态度反映出了传统的不可抗拒,他只是从传统观念的角度来安排女儿的婚事,却忽略了自己女儿内心的感受。虽然Simran同意父亲回到印度与自己从来没有见过面的男人结婚,但是在自己所爱的人Raj去印度找她时,为了爱情,她请求Raj带自己私奔,这是Simran对自己内心的释放,这不单单是她内心不安的种子,更是开始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主动追寻自己的爱情的表现。而在影片最后,当得知Raj要离开时,还穿着印度传统新娘礼服的她,在母亲与妹妹的支持下,奔到火车站,决心要跟Raj一起走。但是父亲死死地抓住她的手腕,不让她去追Raj,她几乎绝望地请求父亲:“让我走吧,爸爸。Raj就是我的生命,没有他我活不下去。让我去找我的Raj。”这也验证了拜伦说过的一句话: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中的一部分,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生命的全部。

三、印度新时代女性Sim ran对自由牺牲的反抗

随着时代的进步,背负千年精神枷锁的女性在蒙昧中渐渐觉醒,在窒息中不断挣扎,她们追求自由与独立的意识愈来愈强烈。电影《勇夺芳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特别是女主人公Simran形象的成功塑造,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独立的人格、坚强的性格,和身处传统理念的包裹下不沉沦、不屈服的精神,这一形象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是与其强烈的女性叛逆意识分不开的。

Simran是一位勇于追求自由,个性鲜明、不拘一格,不被传统观念所束缚的女性,她身上表现了浓郁的女性意识。在这个传统的男权社会中,男人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女人不能有自己的思想,一旦女人结了婚,她们就要做一个贤妻良母,尽心尽力地为男人服务,一切按照男人的意志行事。Simran的母亲作为典型的女性形象,一方面服从于丈夫和传统,全心全意地照顾家庭和儿女,另一方面又深知女性在婚姻家庭里的牺牲,却没有改变的能力。印度传统女性一直把尽心尽力地为男人服务,照顾家庭和儿女作为传统美德。然而,Simran并不理会这一套,她不甘心成为男性的附庸,她敢于挑战父亲的权威,勇于反叛传统观念。在面对自己的感情时,她不再牺牲自我,而是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勇于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在电影的最后,还穿着印度传统新娘礼服的Simran在母亲和妹妹的支持下,奔到火车站,决心跟Raj一起走。父亲死死抓住她的手腕,她带着哭腔,几近绝望地向父亲请求:“让我走吧,爸爸。Raj就是我的生命,没有他我活不下去。让我去找我的Raj。”这样的表白已经把她内心的所有情感推向了顶峰——为了自己的幸福,不要包办婚姻,不要像母亲或者更多女人一样牺牲!作为女人也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在一次次反叛传统观念的行为中,她表现出了过人的勇气和见识,她的行为超越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定位,表现了自我意识的张扬,体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不向传统理念低头,力图解放自己,执着追求女性自我价值的精神,以及敢爱敢恨、敢作敢为、敢于打破陈规陋习的性格,无不凸显着Simran强烈的叛逆意识。

四、结语

当然,释放这一心声的,执着追求自己爱情的,努力寻找自己幸福的,不只是Simran一个人。阿迪提亚·乔普拉用这部电影,力求反映出更多年轻人的心声,或许,这也是90年代印度在开放和发展的影响下,希望通过电影改变或者警醒人们一些东西。电影本身就是社会的影子,是社会理想的缩影。电影中Simran的形象,也是很多印度女性在某种程度上希望成为的样子。电影《勇夺芳心》反映了印度女性在印度文化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对印度传统文化束缚的抗争,对自由、爱情、女权的争取。这也反映了印度传统文化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整个印度社会都在发生剧烈的变革,印度女性争取女权只是这些变革的代表。电影的结局是美好的,但是在美好结局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牺牲。

[1]孙琬.简谈印度电影[J].电影艺术,1984(2).

[2]赖春.印度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启示[J].大众文艺,2011(10).

猜你喜欢
内心印度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如果可以去印度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山哈·印度摄影
印度式拆迁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