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初探

2014-07-19 09:43姜红涛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途径和方法创造性思维能力

姜红涛

摘 要:本文强调了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造兴趣、丰富想象,捕捉直觉、鼓励求异,意在创新、多角度思考,意在求活四个方面来阐述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造性;思维能力;重要性;途径和方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的思维活动。它既具有一般的思维基本性质,又具有自身的独创性、突破性和新颖性。

知识经济时代首先要求人们具有创新意识,要求学校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位置。柳斌同志在《五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中指出:“面向二十一世纪,这个挑战,那个挑战,这个需要,那个需要,怎么应付?我们只能从提高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用这样的办法才能应付时代不断发展、知识迅猛增长、行业工种经常变换的局面。”柳斌同志的这一讲话,为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的正确方法。

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造兴趣

情境导入得好,教师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加速他们思维的运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情境就是提出问题的背景,是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发生、发展过程所设计的学习环境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动力。在语文学习中,有了恰当的问题,才能促使学生认真地思考。因此,在新课的导入中,教师若能精心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兴趣,就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成提供了可能。

2.丰富想象,捕捉直觉

激发想象力,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萧伯纳说“想象力是创作的源头”;默罕默德·阿里说“没有想象力的人就没有助其高飞的羽翼”。可见,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因为有想象力,我们才能创造发明,发现新的科学规律。如果没有想象力,人类将不会有任何发展与进步。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发现相对论,就是因为他能经常保持童真的想象力;牛顿能从苹果落地而想象到万有引力这一科学的重大发现,都是因为有了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直觉思维是“人脑对事物、事物本质及其规律作出迅速的识别、敏锐的观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的判断的思维过程”。它是构成高层次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必要因素,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不能忽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捕捉直觉呢?一是通过阅读,丰富想象;二是加强朗读,进行语感训练。

3.鼓励求异,意在创新

“求异”是指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不拘泥于一般的原理和方法,不满足已知的结论,而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标新立异地提出自己新见解的一种方法。教学中,鼓励求异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对于培养开拓型人才十分重要。首先,采用这种方法,教师要挖掘教材,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次,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批判性地思考,引导学生辩证地处理好求同和求异之间的关系,顺从性和不顺从性之间的矛盾关系。语文教学注意鼓励“求异”,改变学生只满足于教师的讲解,满足于现成的结论的“求同”现状,而突破原有的、前人的框架,这样就能使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个性。

4.多角度思考,意在求活

有创造性的人,往往善于发现他人没有采取过的新角度。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能够激活思维。

一是重视思维过程的多向的展示,以示范作文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作文总体的运思指导,使学生面对作文题,或所给作文的材料,能够总体把握,强调思维的积极性。如《由冰雪融化想到的》这个题目,如何围绕题目,进行思维过程多向训练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雪的自然形态(形、色)的美到雪的变化展开联想。

联想一:洁白无暇,晶莹可爱,象征美好,瑞雪兆丰年。

联想二:白雪茫茫,冷酷无情,掩盖了世间的丑恶,太阳出来就无法生存,象征丑恶。

联想三:冰雪变成雾,升腾为彩虹,联想到人的变化,为社会作出贡献;或变成水,流入阴沟,想到人的堕落。

这样,紧扣文题,给学生展示题目信息,引伸到由此而产生的感觉,联想到相关的人、事、物,对材料加以分析、判断和选择,从而形成思维发散和反馈双向机制的过程。

二是同题换角度,尽力避免思维定势的形成。同一题目,换多个角度分析写作的多种可能性和材料内容选择的广阔性。多角度思维,必须合乎客观规律,独辟蹊径,尽量避开常规思维。对习以为常的事物和见解,从侧面、正面、反面,从横向、纵向或其他角度思考,激发学生敢于打破传统的、复制性的思维模式,写出富有时代感、有创新的作文来。

总之,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建立在掌握基本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陶学忠.创新能力培育[M].北京:海潮出版社出版,2002.

猜你喜欢
途径和方法创造性思维能力
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状况调查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小学生自控力培养之我见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