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2014-07-22 19:48刘华清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历史贡献邓小平

刘华清

【摘要】邓小平对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拍板确定主题,营造氛围,为会议成功召开创造良好条件;他指导文件起草,称赞其为“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极大提升了会议的历史地位;他鼓舞信心,指点迷津,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保驾护航。

【关键词】邓小平;十二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历史贡献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4)03—0030—06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这次全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仅拍板确定了会议主题,审阅大会文件,而且高度赞扬会议成果,为贯彻会议精神保驾护航。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之际,探讨邓小平对十二届三中全会的贡献,对于缅怀邓小平的历史功绩,深化十二届三中全会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对此作些粗浅探讨。

一、他拍板确定主题,营造氛围,为会议成功召开创造良好条件

一次会议能否开得成功,与会议的准备工作密切相关。邓小平为会议的成功召开作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审时度势,拍板确定会议主题。

1984年对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来说,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年头。当时,经过5年多的改革开放,农村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展开,制约中国农村发展的数亿农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卖粮难”的现象,农村经济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农民渴望疏通城乡流通渠道,为日益增多的农产品开拓市场,同时满足对工业品、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城市改革虽然也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仍然沿袭着计划体制运转,政企不分、条块分割、行政命令、平均主义等弊端仍严重存在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滞后不仅阻碍着城市生产力的发展,也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改革呈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同时,对外开放也对城市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1984年春节前后,邓小平考察了深圳、珠海、厦门3个经济特区。随后,根据他的提议,中共中央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由此掀起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二个高潮。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形成了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倒逼态势。党和全国人民都期待城市改革能有新的突破。

1984年5月,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正式提出了这一问题。经中央审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要着重抓好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件大事。这两件大事都是邓小平高度关注的话题。因此,当作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的决策后,邓小平便把主要精力放到城市改革上来。5月20日,他在会见南斯拉夫客人时说:“我们这次人大提出要解决城市中的改革问题。我们在农村已经做了,收效很大。城市难些,要下大决心。城市不仅有工业问题,还有商业问题。改革很复杂,肯定会受到抵制,但不改革不行。”[1]9756月30日,他在会见前来参加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的日本委员会代表时又一次提到城市改革问题,说:“从中国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现在改革要从农村转到城市。”[1]986

为全面推动经济体制改革,邓小平拍板确定十二届三中全会研究城市和研究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问题。1984年10月2日,他在会见杨振宁、李政道等外籍华人科学家时公开透露了三中全会的主题,指出:“不久要开十二届三中全会,我相信在将来的历史上会表明它的重要性。会议的主题是城市改革。”[1]997

第二,宣传会议主题,提高人们的关注度。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一言一行都吸引着全球关注中国改革人士的目光。邓小平经常利用会见外宾的机会介绍宣传全会主题。一是宣传城市改革的迫切性。他认为,城市改革成功,国家会发展得更好。9月19日,他在会见美籍华人吴健雄教授和袁家骝教授时说:现在的情况比我们预料的要好,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看来是有把握的。农村的形势很好,现在决定在城市进行改革,如果改革成功,国家的情况会更好。[1]994他认为,城市改革不但需要,而且会成功。10月2日,他在会见杨振宁等60多位外籍华人科学家时说:“如果说开拓新局面是从农村开始,这次则是全面改革,包括工业、商业、科技、教育等,范围很广。改革是迫切的。因为农村政策见效,农民好起来了,如果城市不进行改革,就会妨碍农村继续前进,也满足不了占我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的需要。城市改革需要更大的勇气。农村改革说明,城市改革不但需要,而且相信会成功。这就可以保证我国到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的目标。”[1]997二是宣传会议的重大意义。邓小平预言,会议的召开将迎来全面改革的时期。10月6日,他在会见参加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中外代表时说:“即将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就是城市和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意味着中国将出现全面改革的局面。……我们相信,城市改革也会成功。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将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上很重要的一笔。”[1]1001-1002

邓小平的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国外、境外友好人士对十二届三中全会充满期待。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全世界都在注视着北京,注视着中国的新发展,注视着历史悠久的中国是如何走上现代化道路的。”[2]香港《中报》10月13日发表题为“两届三中全会两个重大转折”的社论说:日前邓小平的谈话,“显示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性可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比”,“兢兢业业地将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到城市,这也可以说是一个新的转折点,或者可以说是务实路线新的扩展。比方盖一座大厦,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奠基,十二届三中全会是上盖”。[3]

第三,总结和检阅改革开放成就,为会议召开营造氛围。

1984年是喜事、大事频繁的一年。这一年,既是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年,也是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喜庆之年,还是中英谈判达成香港在1997年实现和平回归协议之年。这些大事喜事相互辉映。邓小平善于利用这些大事喜事来为三中全会营造气氛。譬如,当年的国庆大阅兵,便是他精心设计的为三中全会造势的一部分。这次国庆阅兵的盛况,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鼓舞了爱国热情,增长了人民实现现代化的豪情壮志,也为三中全会召开营造了良好的气氛。10月2日,邓小平在会见杨振宁等时点明了这一意图,他说:“好多年没有举行庆祝仪式了。举行庆祝仪式有点作用,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五年来我们的指导思想和实际政策的一种检阅,教育人民;又是为十二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改革,开拓新的局面,鼓舞士气。”[4]96将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回归联合声明的草签时间放在国庆前夕,也有为国庆和十二届三中全会营造氛围的意图。

二、他指导文件起草,称赞其为“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极大地提升了会议的历史地位

会议文件是会议精神的重要载体。十二届三中全会的成功,关键在于它讨论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邓小平为《决定》付出了大量心血,尽管他曾谦虚地说“这个文件,我没有写一个字,没有改一个字”[5]83,但是,他做了别人不可比拟的工作,起了别人起不到的作用。

一是敦促指导文件起草。

邓小平是《决定》起草的指导者。据参与《决定》起草的原国家物资部政策研究司司长谢明干回忆,“在邓小平、陈云等老同志的敦促与指导下,1984年春成立了起草小组。”[6]

《决定》的起草并非一帆风顺。5月人大二次会后,中央成立了文件起草领导小组,同时确定了写作班子。7月,写作班子拿出了决定的提纲,但这个提纲没有脱离原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调子,因此提纲遭到领导小组的否定,并为此调整了起草班子。正在这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洪,受命组织院内的几位专家撰写了《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商品经济的再探索》的文章,为商品经济翻案。该文提出,在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时,不要“否定社会主义经济同时也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商品经济的对立物不是计划经济,而是自然经济”,不能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文章重新肯定此前被否定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提法。马洪把这篇文章送给了一些老一辈革命家征求意见,结果文章不但没有招来批评,还得到了王震等同志的称赞。[7]9月9日,根据各方专家的观点,时任国务院总理给胡耀邦、邓小平、李先念、陈云四位常委写信。这封题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中三个问题的意见》的信中提出:“计划第一,价值规律第二,这一表述并不确切,今后不宜沿用”。“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要通过价值规律来实现,要运用价值规律为计划服务。”

在这关系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人们把目光聚集在邓小平身上。邓小平一直关注着学界关于商品经济问题的讨论,并赞同商品经济的提法。因此,在接到来信后,他立即批示同意。①邓小平的批示不仅为几年来理论界的争论画下了句号,也为《决定》的起草定下了基调,并为城市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规定了方向。因此,法新社评论说:“中共领导班子通过的彻底的经济改革措施,是邓小平为了使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而作出的六年努力中取得的一个新的重大胜利。此间分析家几乎毫不怀疑这些改革措施是在中国的这位八十岁的老政治家的亲自督导下制订出来的。”[8]

二是审读并高度评价文件。

得到邓小平的批示后,起草工作顺利推进。从9月中旬至10月初,起草小组先后拿出了第六稿和第七稿。根据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意见,第七稿强调发展商品经济,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邓小平认真审读了《决定》草案第七稿。10月8日,胡耀邦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传达邓小平对《决定》第七稿的电话意见:“文件看过了,写得很好。”[1]1003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原则上批准了这个稿子。会后,起草小组根据各方面的意见,修改出第八稿。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邓小平与其他四位常委一同主持会议,全会一致通过了《决定》。

《决定》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具有划时代的贡献,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确认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而这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所不能做到的。《决定》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中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系统地阐明了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充分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实行政企职责分开,正确发挥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进一步扩大对外的和国内的经济技术交流。《决定》强调要起用一代新人,造就一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干部的宏大队伍;加强党的领导,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决定》出台后,国内外很多人都在评价,但站得最高、看得最远、分析得最深透的是邓小平。他的评价和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高度评价决定的历史地位。10月20日,邓小平在《决定》通过后发言说:这个决定,“我的印象是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5]83,“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我有这么一个评价。但是要到五年之后才能够讲这个话,证明它正确。”[1]100610月22日,他在中顾委三次全体会议上讲话中再次强调:“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三个委员会的同志都赞成这个文件,看到了现在发布这个纲领性文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是个好的文件。”[5]91

二是总结了决定形成的历史经验。他认为,决定来之不易,它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人民群众伟大实践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10月22日,他在中顾委会议上指出:“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5]9110月26日,他在会见马尔代夫总统穆蒙·阿卜杜勒·加尧姆时又说:“我们取得的成就,如果有一点经验的话,那就是这几年重申了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实事求是原则。六年来,中国农村就是根据这样的原则,取得成功的。最近通过的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的决定,也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是我们吃了苦头总结出来的经验”。[1]1010

三是指出了文件的重点。邓小平认为:“这个文件一共十条,最重要的是第九条。第九条,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5]91-92邓小平所说的第九条,是“起用一代新人,造就一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干部的宏大队伍”。邓小平认为这一条最重要,是针对我国当时经济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的情况作出的判断。决定强调,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既有现代化的经济、技术知识,又有革新精神,勇于创造,能够开拓新局面的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企业管理干部。我们的经济管理干部队伍的状况同这个要求很不适应。

邓小平对党的许多文件都有评价,但是像对十二届三中全会文件这样的赞誉则是不多见的。邓小平的评价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既画龙点睛地概括了文件精神,又鞭辟入里地分析了文件成功的原因,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文件的历史地位,成为人们认识和评价这次会议的重要标杆。

三、他鼓舞信心,指点迷津,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保驾护航

邓小平对全会的贡献,不仅表现在会前和会中对大政方针的把握上,而且表现在会后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保驾护航上。

首先,他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鼓劲打气,坚定人们对改革必胜的信心

一是用农村改革经验说明全会的决策能够成功。11月9日,他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时指出:“近几年来,我们在农村进行了改革,百分之九十的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有不少问题,首要的是物价问题。由于前几年搞得好,物资丰富,所以我们不怕。我们相信,我们的经济改革是会成功的。”[1]1014-1015他认为,如果说农村改革3年成功,城市改革经过三年五载也能判断成败。10月26日,他在会见马尔代夫总统穆蒙·阿卜杜勒·加尧姆时说:“再过三年五年,可以证明我们中央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正确的。如果按照决定所制定的方针走下去,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可以加快”。[5]95

二是用外电评论来说明全会的决策能够成功。备受瞩目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中国,而且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它们以自己的理解,对这一重要会议进行了报道。路透社报道说,中国今天公布了一份从根本上改革其经济的蓝图,它抛弃平均主义,扭转二十五年来执行的左倾政策。它将像农村改革提高中国八亿农民的生活一样,大大地改变城市职工的生活方式。这次党的会议是一九七八年举行一次类似的中央全会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共同社评论说,这天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是确定基本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合众国际社评论说,中国今天公布了范围广泛的改革,其目的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把市场力量解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美联社评论说,共产党中国今天宣布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的改革,解放市场力量,消除人为的低价格,指示企业进行竞争,“优胜劣汰”。[9]这次全会在第三世界国家也引起强烈反响。亚非拉许多国家的报纸都及时刊登了有关全会的消息,并就《决定》发表评论。墨西哥《一加一报》10月21日发表题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未来的改革》的社论,认为“这些如此大胆的目标,意味着全体中国人民将作出新的努力,并且有一种惊人的不断更新的推动力”。[10]邓小平时刻关注外界评论,并运用这些评论来增强人们对改革的信心。10月22日,他在中顾委讲话指出:“这两天国内外对这个决定反应很强烈,都说是有历史意义的。”[5]831985年3月7日,他在接见出席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同志和首都科技界代表时又说:“去年,中央作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全世界都在评论,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勇敢的创举。”[1]1031

三是用城市改革的实践说明全会决策能够成功。《决定》的基本观点,冲破了长期禁锢着人们头脑的传统经济思想的牢笼,使亿万人民群众蕴藏的巨大积极性和创造力得以释放,开创了我国以城市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决定》公布后,国企改革、计划体制改革、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对外开放等都大大加快了步伐。邓小平经常运用这些成就来说明三中全会决策的正确。譬如,1985年5月19日,他在教育工作会上说:“我很高兴,从去年十月以来,中央相继作出了三项改革决定。这些改革的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我国消灭贫穷,走向富强,消灭落后,走向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七个月的时间里,办了过去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事。这一事实,表明我们党的认识能力有了新的提高,表明我们党已经能够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新问题。”[5]1227月11日,他在听取中央负责同志关于当前经济情况汇报时指出:“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九个月的实践证明,物价改革是对的。”[5]131同年9月23日,他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又指出:“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城市。在多年酝酿和农村改革成功的基础上,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逐步展开。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5]142

其次,他指点迷津,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保驾护航

十二届三中全会的根本精神就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邓小平为推进改革殚精竭虑,以其杰出的智慧,抓住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改革指点迷津,保驾护航。

一是提出了判断改革成败的初步标准。1984年11月9日,他在同外宾谈话时指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这实际上是一场革命。它是不是正确?归根到底是看生产力能不能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能不能得到提高。只要这条得到证实,谁也不能说我们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胡思乱想。”[1]1014次年7月11日,他在听取中央负责同志汇报时又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成不成功,成功大小,要看三年到五年。见效了才能说服人,证明第二个三中全会决议是正确的。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所以,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纪的前五十年。”[5]131邓小平提出的判断标准和观察方法,对于统一人们对改革的认识,保护改革起到了科学的指导作用。

二是提出了城市经济改革的基本原则。由于城市经济改革比农村经济改革更复杂,而且有很大风险,邓小平把进行城市改革称为摸“老虎屁股”[5]98。为此,他提出,城市改革的基本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1984年11月20日,他在同挪威客人谈话时指出:我们意识到,城市改革的问题要比农村复杂得多,而且搞不好容易出乱子。我们要在改革中走一步,看一步;走一步,总结一步经验。[1]10161985年4月15日,他在会见坦桑尼亚客人时概括说:“所谓胆子要大,就是坚定不移地搞下去;步子要稳,就是发现问题赶快改。”[5]118

三是提出了企业改革的方针。企业改革是邓小平考虑最早的改革之一。还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他就提出要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民主管理,使集中领导和民主管理结合起来。十二届三中全会把深入进行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邓小平对此非常重视。1986年12月9日,他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企业改革,主要是解决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他强调,搞活企业,关键是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以调动企业积极性,这是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个问题在一些同志的思想上还没有解决。“其实,许多经营形式,都属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方法,既可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为社会主义所用,谁用得好,就为谁服务。”[5]192同时,要实行企业下放,政企分开;还要搞企业联合,形成企业集团,这样就有力量,信息也比较灵通。他的这一思想解除了套在人们头上的“紧箍咒”,于是,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等企业改革形式纷纷登台。

四是提出了物价改革的构想。物价问题是决定中国经济发展活力的重大问题,是关系到能否顺利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过渡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充分估计了在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条件下进行物价改革的困难程度。1985年7月,他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物价改革是个很大的难关,但这个关非过不可。不过这个关,就得不到持续发展的基础。”[5]131由于他的支持,1985年国家在价格改革方面迈出了重大步伐,在全国范围内放开了生猪价格,调整了农村粮食购销价格,适当提高了铁路短途客票价格和货运价格,价格管理体制也加快了放开的步骤。

五是提出了金融改革的要求。金融改革也是邓小平较早关心的重大课题。还在1979年10月,他就指出了财政、银行体制方面存在的弊端。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他提出了加快金融改革步伐的要求,指出:“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我们过去的银行是货币发行公司,是金库,不是真正的银行。对金融问题,我们知识不足,可以聘请外国专家做顾问”[5]193。在邓小平金融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金融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正是在邓小平的设计和指导下,十二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成为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注释:

①关于邓小平批示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9月上旬,参见《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第994页;另一说是9月11日,参见陈述:《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网2013-11-05。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邓小平会见科尔时说 城市改革将是一场全面改革 少则三年多则五载大见成效[N]人民日报,1984-10-11

[3]两届三中全会两个重大转折[N]中报(香港),1984-10-1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本书编写组中国1978-2008[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谢明干《决定》的七大历史性突破[EB/OL]中国网,2013-11-05

[7]张卓元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N]北京日报,2012-06-04

[8]驻京外交官说三中全会决定将指引中国沿着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走下去[N]参考消息,1984-10-22

[9]外电评述[N]参考消息,1984-10-21

[10]墨西哥《一加一报》:中国——走向社会主义未来的改革[N]参考消息,1984-10-24

[责任编辑张海波]

猜你喜欢
历史贡献邓小平
浅谈抗大对抗战胜利的历史贡献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研究
浅论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浅析川陕苏区妇女教育
体坛硕彦 留德先驱:江良规体育思想研究
《八路军军政杂志》对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贡献
邓小平承认: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泽东的意图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