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2014-07-25 05:40符加发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所学生物

符加发

许多人认为,由于生物在中招考试中不作为考试科目,只有几分的实验加试计入成绩,因而导致一些初中学生对生物学习没有动力。其实,生物学科遇到这样的尴尬,并非完全是因为中招考试,这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单调也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我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精心设计教学

生物课堂只有采用机动灵活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来现在使用的教材中,许多内容都是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就是如此。但是如果这些内容只是由老师一味去讲,也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教学效果无疑大打折扣。其实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围绕教材内容,通过小组合作收集、整理资料,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的生物课堂,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动中,学生经历独立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的过程,课堂气氛活跃,在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率自然较高。

二、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具

现行的生物教材,虽然知识难度较以前已大为降低,但一些基本的知识,如营养物质的分解、吸收,视觉、听觉的形成,反射弧支配反射活动的进行,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以及一些探究性学习内容,对初中生而言,单凭老师语言讲解和平面挂图、绘图的配合,还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近年来,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作为重要的直观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运用多媒体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导入新课,无疑会入课即抓住学生的心,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学进程中,清晰的画面使教学重点、难点深入浅出,轻松突破;教学结束时,教学内容的提炼总结,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圆满完成教学目标。多媒体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在生物教学中应当准确把握、充分利用这一有效手段。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生只有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会真正理解知识,也只有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学生学到的知识才会升华。基于这个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兴趣小组,开展力所能及的课外活动,并把实践带进课堂,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到方案设计、验证再到得出结论,均让学生在自主思考、自主操作中完成。如,我班的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我种植的蔬菜”活动,学生们积极准备花盆、土壤、种子、工具等,在我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亲自动手配土、选种、浇水施肥、观察记录,取得了喜人的效果。又如,我结合学校开展的“无纸屑、无垃圾”活动,组织生物兴趣小组成员调查了我校学生的环保意识现状及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组织材料,进行环境保护知识的讲座,并写出专题论文。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打造高效课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创新评价方式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传统的学科评价方式,制约着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生物学科也不例外。学生忙忙碌碌进行了一学期的探究性学习,最后还是以一份考查基础知识为主的试卷来判定学生成绩的优劣,考非所学,极大地挫伤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制约着课堂效率的提高。我在学生评价方面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新的学生评价方式采用平时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成绩各占50分(比例可视情况调整)。平时评价以学生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内容包括资料的收集、材料的准备、实验的开展、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我根据各学习小组的参与程度和完成情况,视具体表现给各个小组设定不同的系数。小组内则由组长做好记录,学生自评和互评,乘以小组的系数后报老师处记录,学期结束时计算出每个学生的累计得分,最后按比例换算成平时成绩。平时评价应以激励为主,如学生撰写生物小论文获奖、制作出精致的生物标本、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等,均可额外加分奖励。另外,还要多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各小组得分差距尽量不要太大。期末评价由笔试和实验操作两部分组成。笔试部分为若干基础知识题,多份试卷随机抽取,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验操作部分与中招实验加试内容基本相同,根据班级教学的特点,对每一个步骤分数加以适当调整,重点考查学生平时实验技能的熟练程度。最后,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即为学生本学期生物学科的最终成绩。

总之,生物教师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运用多种手段打造高效率的生物课堂。

(责 编 肖 飞)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所学生物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非所学
第12话 完美生物
非所学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对生物学科复习的反思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