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炕牌” 饮料绝非无中生有

2014-07-25 18:42何苦子
当代工人·精品C 2014年3期
关键词:花钱买酒鬼现代文明

何苦子

时下,无论爱子多么心切的父母,给宝贝孩子起名时,都不会再起“狗剩儿”之类的名字了。这一在老早年被视为孩子好养活的想法和做法,在今天这个现代文明社会,已普遍被人斥为是虐人和自虐了。

不过话说回来,“狗剩儿”虽被定性,却并不意味“狗剩儿”就此绝迹,这大抵由于喜欢这样给孩子起名的父母还在、不得不接受“狗剩儿”之名的懵懂孩子还在。所以,我们有必要揭示和提醒。尽管此前的许多媒介已各抒己见,或伐挞、或揭露,但笔者试图所站的是另一个角度。

想必很多人已见怪不怪,有这样一种白酒,名气非常大,价格也贵,想当年在大酒店卖得很火,曰“酒鬼”。酒质好坏暂不去说,单说牌子,干嘛叫“酒鬼”?是因酒与酒鬼亲密无间吗?那按这个逻辑,“烟鬼牌”香烟也该注册了、“尿炕版”饮料也该生产了、“撑死你牌”面包也该出炉了、“车祸牌”轿车也该下线了、“熏人牌”袜子也可以叫卖了……

真若如此,那这到底是产品,还是故意甩给人的臭垃圾?

也许,“酒鬼”的始作俑者是在市场中玩一反常态术,以吸引消费者,但这种一反常态术效应有多大呢?2013年,“酒鬼”生产厂至少亏损6800万元。类似例子有很多。以前,有个儿童小食品,牌子叫“泡妞儿”。新颖够新颖,却像极了痞子的口头禅,结果遭到社会各界迎头痛击,不得不改叫“小豆芽”;东北某市曾有个酒店,店名叫“塔玛蒂”,用的是谐音,译过来是叫“他妈的”。这种一反常态术算登峰造极了,可它并未辉煌灿烂,经营没几个月,就“他妈的”黄铺了。由此看来,这种一反常态术绝对放飞不出什么好鸟儿,只能污染我们的视觉和听觉。

如果现在问“狗剩儿”的父母,当初为啥给孩子起这么个名儿,他们多可能会说:那时穷,没文化呀!新“狗剩儿”的父母则大都“硕士、博士”加身,对“狗剩儿”之意不可谓不知,所以,判其故意虐人和自虐,不算冒犯。也许,他们主观上是在促销,客观上却巧骂了消费者,消费者花钱买骂。同时,他们也是在自虐,就像当下那些变了味儿的二人转……

产品畅销与否当然与牌子有关系,但把它当做唯一、绝对的关系就不可取了。进一步说,以反文化、反文明的态度给产品起名,就滚到从人到猿的反道上去了。消费者确实需要买酒喝、买面包吃,他们是在果腹,更是在花钱享用文明。一瓶“杏花村”,花钱买了喝,神思就跟着到了“山村水郭酒旗风”中,便是极佳的例子。现代文明社会,不允许出现任何形式和意义上的蛮荒,这是天大的责任。所以,奉劝那些给孩子起名“狗剩儿”的“父母”们,别糟蹋自己费劲儿学来的知识,更别糟蹋中国文化。

猜你喜欢
花钱买酒鬼现代文明
不是酒鬼也会有酒糟鼻吗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
尴尬了
输 液
让医院脱离“花钱买平安”的困境
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车 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