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五大提升工程促进沈阳全面振兴

2014-07-25 18:48沈阳市总工会
当代工人·精品C 2014年3期
关键词:职工群众工会职工

沈阳市总工会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以及中国工会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和省总的工作部署,牢牢把握我国工人运动的时代主题,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全面振兴的目标要求,始终以职工群众为本,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一流工作标准,履行维护服务职能,全面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为沈阳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完成振兴发展新阶段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着眼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作用,以实施“五大提升工程”、推进一批重点项目为抓手,使组织动员群众能力持续增强,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不断深化,全方位服务职工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工会组织生机活力进一步焕发,开拓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符合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要求的工会工作新局面。

(一)实施文化凝聚提升工程,进一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劳动成就梦想”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养选树一大批不同行业、各种类型、可信可学的典型集群。大力发展富有沈阳特色的职工文化,打造职工文体设施近距离服务圈,带动全市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推动“中国梦·劳动美”教育覆盖基层一线、融入生产生活、做到心灵深处。组织开展职业道德“三十佳”和“身边好人”、“最美职工”推荐评选活动,引导职工积极践行“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参加学雷锋和志愿服务,以模范行动引领社会风尚。

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制作推出反映劳动创造的主题宣传片、原创歌曲和电视栏目,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用职工群众易学易懂易接受的语言,讲好沈阳工人故事,传递工会组织声音,强化“劳动成就梦想”品牌特色和社会影响,让“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

制定工会文体设施建设五年规划,投入专项资金,引导区县投资和企业参与,推动职工文体设施和文化阵地合理布局、扎根基层、贴近职工。设立“五一”文化奖,办好职工文化艺术节,鼓励创作文学艺术精品,培养造就文化骨干队伍,设计推出系列品牌活动。充分发挥职工文联、职工体协功能,编织覆盖全市的职工文体兴趣活动网,带动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火起来,构筑活力沈阳的靓丽风景线。

(二)实施技能素质提升工程,着力建设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队伍。

以组织职工技术等级晋升为牵动,推动技术培训和技能竞赛突破100个工种,实现对全市国有企业和百人以上非公有制企业的全覆盖,培训职工300万人次以上,带动5万名职工晋升职业资格和提升技术等级,培养选拔3000名技术能手以上的高技能人才。

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奋战新阶段、共筑中国梦”振兴竞赛活动,以“五小”岗位创新竞赛为载体,吸引广大职工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职工、青年职工、科技人员和知识分子参与到竞赛活动中来,为打造沈阳振兴发展“升级版”贡献力量。深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和示范岗创建活动,让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蔚然成风。

实施“百万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工程”,组织不同层次、不同工种的技能培训和竞赛,鼓励各个行业、企业开展体现自身特点的技能竞赛,由市总统一冠名、宣传和表彰,让企业办赛更有劲头、职工参与更有奔头。推动建立新型技能人才评价组织模式,促进职工技术等级结构与企业发展相协调、晋升职业资格与激励保障机制相衔接,实现职工提升技能、增加收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机统一。强化职工技协、职工大学的技术培训和服务功能,开展技术传帮带“三百行动”。

(三)实施权益维护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坚持维权锲而不舍、既讲重点又讲全面,更加注重从源头上制度上维护职工权益。推动百人以上企业和区县行业、街道以下区域实现集体合同100%建制,企事业单位100%推行厂务公开制度,不断深化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社区)创建活动。

健全工资集体协商保障机制,推动建立劳动定额管理制度,联合发布重点行业工资指导线,进一步提高协商质量。推动90%的企业职代会开展职工代表竞选,95%以上的企业职代会实现职工代表巡视,每年选树50个职代会制度建设示范单位。实施女职工关爱行动,维护女职工特殊权益。实现“安康杯”竞赛全覆盖,每年安全培训10万人次。通过建立产业及行业工会与企业家协会联动机制、推动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典型宣传和警示教育,引导各类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深入开展和谐企业创建活动。以“机构实体化、队伍专业化、部门联动化”为目标,健全完善劳动争议调解社会化联动机制,使调解成功率达到75%以上。

积极参与制定涉及职工权益的法规政策和改革措施,推动出台集体合同条例、企业民主管理条例和劳动争议调解条例。配合人大、政府、政协进行执法检查、行政监察和调研视察,加大依法保障职工权益力度,特别是遏制滥用劳务派遣工行为。完善工会与政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创新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制度。

开展农民工状况常态调查,在促进农民工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完善农民工欠薪问题预防和处理机制,推广“智慧工地”维权管理系统,重点推行建筑工地农民工工资日清月结制度,力争在源头上率先解决建筑工地农民工欠薪问题。以提高就业技能为重点做好培训工作,促进农民工实现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

(四)实施服务帮扶提升工程,积极打造全方位服务职工工作体系。

加快建设以工会会员服务卡为终端、以功能强大的后台服务为支撑、信息网络相互联通、工作站点全面覆盖的服务体系,为职工群众提供全方位、更到位的普惠服务。

组建三级联动的网络服务系统,发放覆盖全体工会会员的服务卡,提供帮扶救助、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文体消费、组合保险等多样化服务。整合12351职工服务热线和96333农民工维权热线并与省民心网对接,打造全天候即时服务职工的“连心线”。

做好促进就业工作,帮助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职工和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实现就业创业。加大职工服务专项资金投入,完善帮扶档案,对建档困难职工以及生活暂时遇到困难的劳模实现帮扶救助全覆盖。发展职工慈善事业,持续实施一批慈善捐助项目。推动30万职工参加医疗互助保障,强化对患有重大疾病职工的帮扶。主动承接政府转移的公共服务职能,扩大向社会购买服务项目,为职工群众提供更多高水平的精神性、发展性服务。

(五)实施活力建设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坚持建会、入会、建制、建家一体化,推动企业建会保持动态总体覆盖,职工入会率稳定提升,职工和会员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工会分(支)会主席直选面达到85%,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主席直选面达到50%,企业工会创建优秀职工之家综合达标率在50%以上。

以“机关服务基层、基层服务一线、全会服务职工”为目标,明确不同层级、不同地区、不同系统工会的履职重点和工作方式。企事业单位工会是直接联系和服务职工的“一线工会”,要最先了解职工群众需求,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做好维护服务工作,把工会职能落到实处,把职工群众凝聚在党和政府身边。每个企业工会都要立足自身实际,创造自己的工作方式。街道乡镇工会和社区工会是服务职工群众的“桥头堡”,要借助各方面力量和资源主打“服务牌”,进一步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吸引到工会的活动中来。各级产业、行业工会要加强与行业协会的沟通,在维护行业职工利益、提高行业职工素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施展更大作为。

猜你喜欢
职工群众工会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数读·工会
职工书画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工会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的使命担当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浅析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