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辛勤 幽谷飞香

2014-07-26 10:06王宇红
广西教育·D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徐进桂林市优秀教师

在桂林市阳朔中学,有一位对教育痴心一片,对学生爱心拳拳的好老师。学生总爱围在他身旁,亲昵地叫他“老大”,或者尊称他“徐公”。在他的“三闲堂”书斋里,挂着他自己书写的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条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字迹飘逸,结构稳健,字里行间,我们似乎能看到他对教育的痴心和执着,即使青春燃尽,他仍痴心无悔;即使两鬓见花,他仍辛勤耕耘;即使两袖清风,他仍奔走在路上……他,就是曾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的语文教师徐进。

爱心化雨润桃李

徐进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他爱学生,爱在细微之处,爱在需要之时。他已记不清多少次亲自送学生上医院,多少次为学生出医药费、伙食费。他的关爱让学生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徐进爱学生,爱在批评之中。班里有个姓于的女生,家在农村,父残母病,学习和生活费用都靠亲戚资助,虽然凭借自己的努力考进了阳朔中学,但她的成绩总是排在全班倒数。面临高考,这名学生情绪低落,老师们多次与她谈话,但收效甚微。徐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终用激将法——骂:骂她不能卸下心里的负担,在学习上心不在焉;骂她没有骨气,因为家贫就觉得低人一等;骂她整天患得患失,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心……徐进情真意切的“骂”,解开了于同学的心结,使她定下心来,成绩不断上升,最终被广西师范学院录取。

徐进爱学生,爱在真心的赏识。班上有个姓龙的学生,上课要么睡觉,要么看小说,要么写写画画,完全不听课。徐进看到他钢笔字写得好,就以此作为交流的切入点,指导他练习书法。后来这名学生在县硬笔书法大赛中脱颖而出。徐进抓住这个契机,启发他:“你的字为什么写得比别人好,并且能获奖?那是因为你用心学、认真练。别人不能做到的,你却能做到,说明你有别人所没有的能力,你并不比别人差啊!只要你有信心,改变态度,相信你的学习成绩一定会像你的字一样漂亮!”徐进的循循善诱让龙同学找回了信心。后来这位学生考上了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接着考上了研究生。

徐进爱学生,爱在精细的管理中。徐进注重班级管理的科学性、灵活性和艺术性,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他看来,高中三年是学生人生价值观养成、知识积聚和个性成长的重要阶段。因此,对每届学生,他都会制定一个完整的“三年养成教育计划”,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逐步实施。这计划既有思想引导,又有行为养成;既有人生畅想,又有个性成长;既有毅力培养,也有处事分辨;既有经验交谈,又有快乐分享。每周班会课,必定有一个新鲜的主题,或老师主讲,或学生畅谈,形式不拘,方法多样,学生在养成教育中不断成长进步。

班级的卫生和纪律是班级管理中最繁琐的一环,但在徐进眼里却很简单。他把班里的卫生和纪律工作当作培养学生工作能力和自觉性的“实验田”,实行卫生、纪律“责任制”,拟出具体要求,制订奖惩条例,划分卫生区域,并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

徐进常与学生谈心,他要求自己每学期至少和每位学生谈话两次。他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劳动、参加体育活动,有时甚至和他们一起在食堂吃饭……经他精心培养,他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桂林市“先进班级”,其中01(1)班被评为自治区“先进班集体”,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光荣称号,受到团中央的表彰。

“议评”教学增能力

徐进立足于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步骤,教学方法新、活、精,教学语言幽默生动。他倡导“议评”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思辨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议评”教学法的流程为学生阅读——学生质疑——学生议论评析——教师小结评价,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角。

徐进的“议评”教学法在他平常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在分析《项链》一文中玛蒂尔德的人物形象时,徐进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听了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后,徐进提示道:“玛蒂尔德的性格在情节发展中有没有变化?”

一名学生立马站起来回答道:“玛蒂尔德的性格自始至终没变。她后来在工作之余还梦想着再有这样一个舞会来表现她的高贵大方,因此她成为粗壮耐劳的妇女完全是为遭遇所逼迫,而不是她性格的改变。”

另一名学生站起来反驳道:“我认为她的性格变了,十年前她从没有想过自己应该进行劳动,但十年的艰辛使她懂得了穷人艰难困苦的生活,她看清楚了自己应该干杂事粗活,这对她来说是个了不起的转变。”

面对不同的意见,徐进说:“现在出现了不同意见,还有谁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又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她的性格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当初她有很强的虚荣心,觉得自己应当过上流社会的生活,丢了项链之后,为了偿还债务,她整个人回到现实中,说明她变了。但有时她还要不断回想,或者她在用回忆安慰自己失落的心,也可以理解为她仍有虚荣的一面。”

徐进当即点头道:“这位同学思考问题很全面。”

然而面对教师的点评,仍有学生不满意,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作者并没有很注重写主人公前后的性格变化。小说在最后揭示项链至多值五百法郎,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玛蒂尔德性格没有变,她会拿回项链,又开始过奢华生活;如果说她性格变了,她或许会以自己痛苦的经历来教育人们不要有过多的虚荣心。然而作者并没有交代后面主人公如何如何,作者只是通过这件偶然的事件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摒弃浮躁,回归真实。”

听了学生的发言,徐进当即给予肯定:“这位同学的见解很独特,融入了自己的思考!”

自由讨论结束,学生们意犹未尽。这时徐进总结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无论读什么文章,都要独立思考,不迷信、不盲从。希望同学们以后在阅读中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读出自己的见解。”

徐进的“议评”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自觉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也达到了锻炼和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理解能力、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的目的,同时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学习的“民主”与“自由”,也感受到了学习的轻松和快乐。2010年阳朔县教育局、县广播电视局在制作介绍宣传徐进事迹的专题片时,有学生在接受访谈时说:“上‘徐公的课,就是在享受!”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效果自然好,教学成绩也就显著。他所培养的多名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录取。endprint

躬行力学写春秋

“帮、带、传”是阳朔中学培养青年教师的有效方法。徐进担任语文教研组组长,亲力亲为,带徒传艺,具体落实“对子”传带工作。平时除听课评课外,他还经常与年轻教师交流上课体会,研究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组织指导他们参加教学活动和各种教学比赛活动,为他们设计比赛的各个环节,反复听课、反复指导,工作耐心,重在鞭策和鼓励。在他的帮助下,组内王宇红、廖先华等人在桂林市优质课评选、竞赛课、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屡次获奖,组内有6人成为区、市B、C类培养对象,有7人曾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有8人曾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徐进带领全组教师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和创新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该校语文教学质量。2003年高考,该校有4人语文单科成绩名列桂林市前十名,其中考生黄曦名列全市第一名。徐进所在的教研组先后两次被市教科所评为“桂林市先进教研组”。

作为语文教研组组长,徐进在2005年承担市级课题“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的研究”,带领全体语文教研组成员进行课题研究,经3年努力,已完满结题。其中有16篇课题研究论文获区论文评比一等奖,另有4篇已在全国刊物上发表。2011—2012年,他带领全组教师积极编写校本教材《百里漓江百里诗选读》,2012年9月正式出版投入使用,得到了县、市、区教育部门领导和专家的肯定、赞许。

除了在教学教研上成绩突出,徐进在课外辅导方面也很有经验。他是一名写作爱好者和书法爱好者,他的书法作品曾获得全国书法大赛银奖,也曾在香港、韩国、日本等国交流展出。他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生阅读、写作,指导学生学习书法,组织他们参加各种知识大赛,众多学生在省级以上的竞赛中获奖,他也多次获全国中学生作文、书法、语文知识大赛指导老师一等奖、二等奖。

无论师德还是教育教学,徐进都堪为表率。真是:“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人物小档案:徐进,桂林市阳朔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桂林市首届教学能手,桂林市教学教研积极分子,桂林市优秀教师,桂林市第二批科技拔尖人才,自治区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多篇论文发表在《广西教育》《现代教学研究》等刊物上,与专家合著快、易、通导学丛书《课后练习解答》(高中部分)。)(责编 秦越霞)endprint

猜你喜欢
徐进桂林市优秀教师
六点一百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林中学
桂林市供水管网在线水力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初探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河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师
——张 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可能
——记全国优秀教师朱阿娜
徐进个展
珍稀濒危植物在桂林市市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