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院校图书馆流通部开架式借阅利弊

2014-07-27 06:20邹季刚
创新科技 2014年20期
关键词:书库书架上藏书

邹季刚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浅谈职业院校图书馆流通部开架式借阅利弊

邹季刚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从开架借阅制的利弊分析,提出了适合职业院校开架借阅的管理方案。

开架制;借阅利弊;对策

图书馆流通部对馆藏图书的管理,是以“藏”为主还是以“用”为主,是一直困扰我们职业院校馆员的一个问题。前几年,各个职业院校为了到达评估为“优秀”的标准,每年都购置一定数量的图书,馆藏图书可以说都基本达到了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的基本要求。但是,随着近十年国民阅读数量的滑坡,职业院校学生进入图书馆柜台借阅图书的人数也在减少。如何让学生多借书,能不能使用请学生直接进入流通书库,学生从书架上自由选取文献的方法即开架借阅或称开架借阅制度,简称开架制,它是与闭架制相对应的,以提高借阅率。这样做的利弊是什么,结合我院的情况,谈谈自己的观点。

1 开架借阅的劣势

1.1 不安全

新的职业院校一般都是从过去的中专学校升格成的职业院校,在基础设施上一般还使用的是几十年或十几年前的图书馆的建筑格局,这种格局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就拿我院来说,图书馆是一栋独立的四层楼,建筑面积为3 400多平方米,布局在当时考虑到书库、阅览的便利和管理,设计得非常合理。可以说,在当时可以和大学的图书馆媲美。但是现在,如果开架,就显得不安全。首先,书库分上、中、下三层,上边的一层有一个出口,下边的一层有一个出口,中间的一层是一个一点二米宽的拐角楼梯,连接上下层。如果开架,在人员流动多的情况下,上下共用一个楼梯,就会产生拥挤,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如果加装一个楼梯,考虑该楼是30年前设计建造的,根据当时的设计使用年限就是30年,如果现在加装楼梯,会不会因改变楼板的固有结构而人为的产生不安全因素。其次,原来的书架间距较小,只有60 cm,这样的宽度是不符合开架借阅对书架间距90 cm至120 cm的要求的,很容易造成推搡,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1.2 乱架

由于读者自身的素质、懒惰的习惯以及对图书馆管理知识的匮乏,造成了开架后图书无序的堆放,不利于下一位读者找到他所需的图书。例如:有位同学既想借TV类水利工程的图书,又想借X8类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的书,于是,他来到TV类的书架,找到一本《水利工程概论》的书,一边看一边走来到了X8类书架,发现了一本《环境工程招标投标》的书,他考虑只借《环境工程招标投标》的书而不借《水利工程概论》的书了,于是顺手就把TV类书插放到X8类书架上。又有的同学在D9类书架上拿了一本法律类书,转悠到TP类的计算机图书旁时又在书架上拿了一本计算机类的书,又在X3类书架上取了环境保护管理类的书,又在H类书架上取出当代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这本书,当发现漫画《资治通鉴》是一套书的时候,就将上边取的3、4本书都放到H类的架子上,将漫画《资治通鉴》4本书借出。要想使刚才放错位置的几本书回到他应有的位置,以我校30多万馆藏图书的数量,需要投入很大的馆员队伍来做该份工作。

1.3 图书摆放不整齐

图书被摆放的东倒西歪,失去了往日整洁和顺序,书库内人头攒动,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和秩序,有点像超市。

1.4 还书归架任务重

由于开架借阅的流通量是闭架借阅的十几倍或几十倍,要把还回来的好几千册的书重新放回到他原来的位置,做起来很不容易,常常使馆员干着干着就烦了,就算馆员工作认真负责,将书库里所有的书都归架了,都收拾整齐了,但是,到了第二天,学生又会将上千册的书放得到处都是。整天重复着同样的没有意义的工作,影响了馆员的工作心情。所以,就想了一个办法,将图书只按照大类放到书架上。这样,学生还回来书就按照大类归位摆放,也就是将还回来的TU类的书都放到TU类架上,将还回来的F类的都书放到F类架上就行了。例如:把《水利工程施工》、《水文学原理》、《水利水电工程概预算》全部都摆在TV类架子上了;将《成本会计》、《市场营销学》等属于F类的书,都摆在F类架子上。这样的归架法大大减轻了馆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归架的时间,对馆员来说是方便了。但是,学生们不满意,他们提意见说:你们是不是可以将同一本书的几个复本放在一起,不能这个书架有一本《水利工程概论》隔了很远的书架后又看见了一本《水利工程概论》,东一本西一本的,十分不好找到。增加了读者找书的难度,书架也显得十分紊乱。

1.5 图书破损情况严重

由于开架借阅时进入书库的人数增多,借阅量增大,并且允许读者进人书库任意选择文献,读者在书库中任意翻阅、抽插图书的次数就会增多,尤其是放置在顶层的书籍,读者不方便抽插时,有可能过于用力,容易造成书籍的破损。

1.6 藏匿图书

因为规定读者借阅量为每次每人6本图书,个别读者对自己选定的图书由于每次借书量的限制无法借阅,又怕下次来借书时候被别的同学借走,就对书籍进行藏匿,将书藏到书架顶端或放在其他书的后边,往往造成读者和管理者借阅和整理的困扰。

1.7 偷窃图书

不可否认,个别读者因借书超量或为了个人长期利用图书,满足个人需求,将馆藏用书占为己有。而丢失的基本上是一些热门的文学作品、工具书、贵重的书或是买不到的图书。

2 开架借阅的优势

2.1 读者可根据学习与研究需要自主选择纸质文献

开架借阅使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到了文献书库可根据学习需要,借阅专业参考书目。又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与爱好翻阅自己所爱之书,确定是不是自己希望借的图书,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种服务借阅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扩大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拓展学生的规野,为读者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模式。

2.2 开架借阅拓宽了读者的知识视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活力

读者可以直接进入书库,接触浩如烟海的藏书,直接看到图书的内容,通过与藏书之间的“零距离”接触,可以浏览全书的内容提要、前言、后记,了解该书的内容,可以从图书的目次看其结构,从行文看其风格,通过序和跋来了解作者的经历及其创作的缘由等等,而且还可以在同一类的图书中相互比较,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中挑选自己喜爱的图书,从而提高了借书积极性。特别是学生读者接触到各学科门类图书,便于他们拓宽专业口径,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多学科知识,实现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渗透、交叉、嫁接,使读者在积累中创新,在应用和创新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好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大量阅读,读者开拓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阅读的积极性。开架借阅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渴求文化知识、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潮流,发挥了图书管理服务在高校教学、科研和高等教育的自主学习模式中的中心作用,提高了管理者运用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管理服务的素质和水平,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活力。

2.3 以读者为中心,优化对读者的服务

开放式借阅模式打破了对读者的众多限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了图书馆的设备,使读者在图书馆的自由度得到显著提升,提高了借阅的工作效率,有效地提高了读者对馆内藏书的利用率。

2.4 提高了藏书利用率,降低了拒借率

开架借阅在方便读者的基础上充分展示了馆藏,极大地提高了藏书的使用价值和利用率,把闭架借阅时书库中许多呆滞藏书开发出来并与读者见面,回归了藏书服务于读者的宗旨,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同时,拉近了读者与藏书间的距离,优化了藏书资源的合理配置。实行开架借阅后。读者可以自由进入书库。直接从书架上选择自己所需或感兴趣的书,自主选择图书的范围更广泛,即使未借到自己想借的图书,他们仍可选择内容近似的同类图书,甚至有一些长期呆滞的图书。开架以后被读者发现而加以利用,避免了以前闭架借阅中经常遇到的读者借不到图书,而馆藏图书借不出去的现象,降低了图书的拒借率。

2.5 开架借阅简化了借阅手续,节省了读者的时间

书本身是最直观、最有效揭示文献内容的手段,开架借阅真正实现了读者与馆藏的结合,从而可以减少借书时的盲目性。同时,读者可直接从书架上挑选所需要的图书。省去了查目录,填写索书单的时间,避免了使用目录检索文献所出现的望“名”生义,也省去了管理人员入库取书而造成的等候,减少了藏书借阅中的中间环节,节约了读者的借阅时间,加快了借阅速度。

2.6 开架借阅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无效劳动

开架借阅可以使管理人员从柜台到书库来来回回的取书中解脱出来,减少了入库取书空手而归的无效劳动。工作人员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来维护借阅秩序、解答读者疑难问题、提供咨询服务等,也有更多的时间宣传图书、推荐新书。同时,工作人员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读者,了解读者,向读者提供更多的服务,进一步提高工作价值。

3 兴利除弊,在管理中发挥服务的最大化

3.1 对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

从职院院校图书馆诞生的那天起借阅的方式都是一成不变的闭架借阅,改成开架式之前,应当先对馆员进行培训。通过座谈、讲座、网络课程等方法的培训,提高馆员对图书情报专业的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图书馆本岗位上的工作效率。可以将图书馆专业的书籍,如李凌杰等主编的《现代图书馆业务研究》发给大家,要求两周看完一个章节,提出问题,利用集中学习时间请馆内业务素质高、语言表达能力强、长期从事图书馆工作的馆员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贴近馆员的实际工作。或者跟着网上的图书馆知识的网络课程学习,要求在一段时间内通过该课程的测试,修完结业。另外,组织交流也是促进馆员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走出去,到全国知名的职业院校和本地较好的图书馆参观、交流,和被访问馆的馆员一起互动,加深了解和沟通,使我们的馆员视野更开阔,看到了现代化图书馆所提供的完善服务、先进的自动化设备、设施和人性化的管理以及绿色的图书馆建设,使馆员更加明确了工作的方向,更加坚定了干好图书馆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3.2 加强教育和引导,有条件的学院可以开设《信息检索与素养》课程。应加强对读者的宣传教育工作,使读者了解图书分类、书架的图书排列和利用的方法。其次,应加强对读者辅导工作,对一些取出图书不能准确放回原处的读者,耐心指导。可以使用“代书板”,读者从书架取书时,应将代书板插在所取图书的位置上。如不借阅该书,就将图书放回原处并取下代书板;如确定要借阅该书,亦要将代书板取出。读者离开书库时,将代书板放归到出入口。有条件的学院可以开设《信息检索与素养》课程,该课程将系统地向学生说明怎么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够熟练地和批判地评价信息,以及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该课程还侧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检索技术,掌握一定的在图书馆查找图书的技巧,学以致用,终身受益!

3.3 为图书加装磁条,在出入口安装图书检测仪

使用复合型非晶钴基磁条,将其藏于书中,配合图书检测仪,可以有效地防止图书在未办理借阅手续从出入口流出的情况。在出入口办理借阅,实际上就是一个将磁条消磁的过程,经过消磁后的图书可以顺利带出图书馆。当读者归还图书时,通过设备将该书(磁条)充磁后重新放回到书架上。

引入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使图书管理系统更加完善,虽然磁条(EM)管理系统可以防止图书被盗,但对顺架、排架问题未能解决,劳动强度高;图书查找、馆藏、清点繁琐耗时;音像读物难以流通以及自动化程度低,管理上缺乏人性化等问题依旧存在,而使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以上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射频识别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实际操作上使用的是超高频无线射频技术,它最大优势就是芯片隐蔽性好,不易被破坏,成本也较低。将芯片藏于书中,在门口安装门禁,图书馆管理员手持芯片读取器,可以清楚的显示该书的存放位置;固定在书架上的读取器可以发现书架上是不是有乱袈的图书存在,从而防止了乱架现象的发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书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管理系统拓扑图。

4 结语

服务是职院院校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职院院校图书馆是为师生提供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所需文献信息的部门,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普遍使用现代管理技术,工作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让图书馆成为职院院校师生最满意去的地方,吸引他们到图书馆收获知识,这就要求我们馆员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及时发现服务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保证图书馆的服务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要求,适应教师的要求。

[1]祝丽君.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实施开架借阅及管理探析[J].内江科技,2011(9).

[2]李英珍.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图书馆,2010(5).

G258.6

A

1671-0037(2014)10-52-3

邹季刚(1960.9-),男,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图书馆,数字图书馆。

猜你喜欢
书库书架上藏书
“人梯书库”丛书
探析高校图书馆书库管理的问题及策略
小毛驴藏书
库中库:书库分层管理模式探究
给书架美容
珍惜每一本藏书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我国人均藏书知多少
哪儿女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