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产业集群与郑州大学学科集群协同发展研究:教学改革视觉

2014-07-27 06:20周阳敏
创新科技 2014年20期
关键词:航空港郑州集群

周阳敏

(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中国经济管理网,上海 200120)

郑州航空港产业集群与郑州大学学科集群协同发展研究:教学改革视觉

周阳敏

(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中国经济管理网,上海 200120)

作为国家级战略的郑州航空港发展速度空前,但与迅速发展的产业集群相比,郑州学科集群发展缓慢,课程设置、方向设置、中心设置、专业设置、学科设置等都与郑州航空港的国家级战略发展需求不相匹配,笔者建议郑州大学学科集群应与郑州航空港产业集群协调发展。

教学改革;郑州航空港;学科集群;产业集群

1 引言

郑州航空港区是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和郑州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中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东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北距郑州市区20公里,是围绕新郑国际机场开发建设起来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据郑州晚报2014年9月11日报道,郑州航空港2014年下半年完成投资209亿元,作为郑州新区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点和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之一,也成为河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基地。显然,郑州航空港依托大型货运机场的综合优势,形成具有明显航空运输导向性的产业集聚而在航空港周边所形成的经济区域,其特征表现为传统港区和新型产业聚集区双重的功能组合的统一。郑州航空港作为现代经济增长新的引擎,越来越受到中国相关专家的关注,特别是中国政府对航空港经济越加的重视,这对于航空港经济今后发展的速度,发展的布局,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规模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国内外航空港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国务院在2013年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郑州航空港作为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其示范作用和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郑州航空港的建设和未来的发展,势必会对其所在地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会,港区核心增长极的地位也会随着航空港区的进一步发展而更加凸显[1]。那么,不禁发问,规格如此之高,规模如此之大(郑州航空港规划面积415平方公里)的郑州航空港,哪些产业会选择落户在航空港?这些产业如何形成产业集群?以及如何发展与之匹配的学科集群?

2 郑州航空港的产业选择与集群发展

本文选择了中国规模较大的51家机场,通过统计所有51个城市的优势产业(本文选取产值在本地区排名前五的产业),统计出来共有66个产业,其中有些产业是很多城市的优势产业,如汽车制造业,而有些产业只是某一个城市的优势产业,如郑州的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在统计出来的66个产业中,有些产业虽然名称不同但实际上是相同或相近的产业,如汽车制造业和运输设备制造业;有些产业被另外的产业中包含着,如生物医药产业就在生物产业中包括着,还有是一些因为统计口径过大而失去了产业选择依据的实际意义的产业,如农业、工业等,予以排除。张军扩总结了具有明显的航空枢纽指向性的产业的三个因素:第一,便捷的航空连接性;第二,方便运输;第三、所要运输的产品具有高增殖性[2]。为了更好度量航空偏好的程度,很多国内外的相关学者提出了临空指数的概念。所谓临空指数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表达式来说明,即为y=f(t,p,v),y表示的是临空经济的产业指向性或者对航空运输的依赖程度,t表示的是产品或服务需要运到目的地所要花费的时间,p表示的是一单位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v指代的是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占用的货运飞机舱位的百分比。当p越大,而t和v越小时,产品或者服务的临空经济指向性就越强,生产此类产品或服务的产业对航空运输的依赖程度也就越高[2]。

笔者认为,适合在航空港布局的产业应该具备五大性能,即密度性、增殖性、易载性、时间性与科技性。密度性是指产业密度,即各个产业单位面积的产值多少表示各产业的密度的高低,也就是说一个产业单位面积的产值越多,产业密度就越高,产业密度越高的产业,越有利于在航空港经济区布局,如果产业密度很低,也就意味着单位面积的产值很低,那么就与航空港产业聚集的要求相悖,布局的可能性就越小;增殖性指的是产品的增殖性,某个产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增殖性越高就越有利于布局在航空港,相反,增殖性低的产业一般不利于运用航空运输;易载性是临空指向性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包括产品的大小,产品单位空间的重量,产品航空装载性(也可以说航空运输打板的难易程度),某产品越小,单位体积重量越小并且越易于航空打板,那么它肯定有利于航空运输,比如手机;时间性是由产品属性决定的,有些产品不能长时间存放,在运输中的时间成本也很昂贵,比如高档海鲜类;有些产品过了一定时间就会失去原本的品质,使其价值大打折扣,如鲜花类,这些产品的航空偏好性很强,离开航空运输整个产业链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还有些产品增殖性很高甚至需要进行全球配送,虽然短时间的存放囤积并不会影响其品质,但是其价值会随运输时间的延迟而遭到很大的价值损失,比如郑州航空港区富士康集团代工的iPhone手机;科技性指的是产品的科技含量,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是一种人才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风险密集、信息密集、产业密集、竞争性和渗透性强的产业,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前沿科学技术,其产品带来的公司收益和社会效益也是比较高的,对于航空港的产业布局,科技性成了一个重要指标。

笔者研究发现,五大性能具有同等重要的程度,因此,由五大性能构成的五大指标的系数也相等,即α=β=γ=δ=ε,由于它们相加等于1,所以每个系数都是为0.2,即α=β=γ=δ=ε=0.2。

为此,笔者给出了航空港产业选择模型即五维度模型为:F= αD+βV+γE+δT+εS,将五大性能指标所对应的相同产业的量化值带入模型中可得各产业的综合量化值①,得到了郑州航空港的主导产业是航空制造业、航空物流业、高端服务业(航空维修业与金融业)、电子信息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和软件业)、高新材料业(或高端材料业)、生物医药业(生物产业、医药制造业)等。而基础产业是高端制造业(含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服装业与珠宝饰品业等等)、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家用电器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

3 郑州大学学科集群

2012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共120所,高校在校生共有1 559 025人,招生498174人,其中,博士招生395人,在校生1 298人;硕士招生11 288人,在校生30 667人。2012年郑州市普通高等学校共计52所(在河南占比43%),在校生人数共有684 259人(在河南占比44%),招生人数226 038人(在河南占比45%)。与航空航天制造业相关的专业有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这两个专业只有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一所大学布点,没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与高新技术行业相关的专业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包装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等专业。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包装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和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有硕士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有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有博士后流动站。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相关的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有硕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有博士点;无博士后流动站。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布点数为31,占比84%,本科人才供给充分,但是硕士点只有9个,占比24%,无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高级人才缺乏。与医药制造业相关的专业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信息、生物制药工程、动物科学、生态学、生物科学专业。其中,生物工程、生物信息、生态学专业有硕士点;生物信息、生态学有博士点;无博士后流动站。与精密制造业相关的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有9个本科专业布点,9个硕士点,2个博士点,无博士后流动站。

综上可知,与航空航天行业相关的专业设置较少,与高新技术行业相关的专业、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相关的专业和与医药制造业相关的专业设置较多。航空航天行业相关专业各层次人才都很稀缺,难以支撑郑州航空港各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行业相关专业硕士点总数有23个,博士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相关专业硕士点共计24个,博士点2个;医药制造业相关专业硕士点共计11个,博士点2个。因此,高新技术行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人才供给总量充裕,人才层次丰富,医药制造业人才供给人才总量比较少,人才层次比较充分。

综合以上分析,将郑州航空港五大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前置性、同步性、后置性)和相关专业设置情况赋值如表1。

表 1 航空港经济区(郑州)产业选择人才匹配指标赋值情况

从郑州航空港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的前置性、同步性、后置性要求看,航空航天制造业是人才需求前置性比较强的行业,但是,河南省相关专业布置点数、硕/博士点数等较少,人才需求与人才现状相差较大;高新技术行业人才需求前置性也比较强,河南省相关专业布置点数、硕/博士点数等较多,二者差距较小;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人才需求后置性较强,河南省相关专业布置点数、硕/博士点数等较多;医药制造业人才需求同步性较强,相关专业人才情况居中;精密制造业人才需求前置性较强,河南省相关专业布置点数、硕/博士点数等较少。

4 产业集群与学科集群协同:新课程、新方向、新专业与新学科

为了确保郑州航空港的产业集群快速发展,郑州大学必须从课程、方向、专业与学科角度分别进行创新发展[3]。

4.1 在郑州大学的各相关学院,必须开设与航空港相关的课程,例如航空港产业经济学、航空港管理学、航空港运输学、航空港物流学等等课程。

4.2 在郑州大学相关学院的已有的相关专业设置与航空港相关的研究方向,特别是与航空港产业集群相关的专业方向等。

4.3 在一些成熟的学院,设置航空港相关的专业,例如航空材料专业,航空物流专业,航空经济专业,航空管理专业等。

4.4 在相关学院,设置航空港相关的学科方向,例如临空经济管理,临空地理与规划,甚至可以设置航空港学作为一级学科等。

4.5 在学校层面,大力引进航空港产业集群亟须的高端人才,特别是郑州大学奇缺的航空港相关人才,许多学科极度缺乏,为此,在学校层面,必须建立并打造学科孵化基地等。

[1]《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 2013-3-8.

[2]张军扩,侯永志,高世楫.临空经济的内涵及发展中国临空经济的重要性[N].中国经济时报,2007-2-6.

[3]周阳敏.中原经济区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教研研究[J].创新科技,2010(10).

F279.2

A

1671-0037(2014)10-10-2

本文系2014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临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142400410100)的阶段性成果。

周阳敏(1971-),男,博士,副教授,中国经济管理网主编,研究方向:制度经济、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航空港郑州集群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郑州麦飘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功能性新材料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郑州航空物资流发展困境剖析及对策建议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经济发展研究
郑州外国语学校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