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乐潇湘:人生得意须飨宴

2014-07-29 10:57杨梅
齐鲁周刊 2014年25期
关键词:士子潇湘湖湘

杨梅

文人士子离不开宴席。无宴不欢,因宴成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学著作《滕王阁序》和《兰亭集序》其实就诞生于一场筷乐聚会。

文人聚会多为两种:文会宴、烧尾宴。文会宴是中国古代文人进行文学创作和相互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席间珍肴美酒,赋诗唱和,莺歌燕舞。

烧尾宴专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盛行于唐代。烧尾一词源于唐代,有三种说法,最广为流传的是鲤鱼跃龙门,必有天火把尾巴烧掉才能变成龙,升迁更新之意。

五代时陶谷的《清异录》一书,记载了唐代最著名的一次烧尾宴:公元709年,韦巨源升任尚书左仆射,依例向唐中宗进宴。这次宴会共上了58道菜:有冷盘,如吴兴连带鲊;有热炒,如逡巡酱;有烧烤,如金铃炙、光明虾炙;此外,汤羹、甜品、面点也一应俱全。

如今恰时毕业季,师生分别、同窗话谊、金榜题名,谢师宴、状元宴必不可少。登科的学子去哪里寻找如此有文化积淀和风雅趣味的酒店,庆一庆人生之喜?筷乐潇湘是最好的选择。

2009年9月,带着渊厚的湖湘文化、惊艳的湖南美食、快乐的饮食主题,“筷乐潇湘”来到美丽的泉城济南。踏进筷乐潇湘的大堂,烦躁的身心立刻便被扑面而来的静谧优雅安抚平静:古朴的餐桌、宽厚舒适的布艺大沙发,印花靠垫呼应着暖暖的灯光,大玻璃窗上帷幔低垂,温馨清凉的氛围将浮躁完全隔离。音乐,不经意地回旋在每一个角落,如丝如缕地钻入你的耳鼓,轻叩你的心扉。黑白的书法挂画、虬劲有力的书法篆文则将湖湘大地柔情内敛的气韵风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文化的酒店,也是文化的餐饮。

在济南,筷乐潇湘是“美食混搭”的高手。为给食客带来更多新鲜感,兼顾不同的消费层次,潇湘开始尝试菜式上的混搭互补,以时尚创新的湘菜为主打之余,亦主推粤、鲁菜,为食客提供更多的选择。

筷乐潇湘内,落落大方的中国红装潢着大大小小的36个包间,主楼另有可容纳300人就餐的大型高档宴会厅,厅内配有超大型LED电子显示屏及全方位立体声音响系统,设中央圆环舞台,辅以灯光,饰以珠帘。包厢内置文房四宝,古朴雅致,书香扑鼻,更可以在一举筷一投箸之中感受到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

犹豫什么?谢师宴、状元宴是一场文化的碰撞,是士子意气风发的聚会。到筷乐潇湘,享用文化的美食,做文化的聚会。endprint

猜你喜欢
士子潇湘湖湘
赶考步履不停
欢乐潇湘
潇湘花月谣
湖湘扫描
湖湘扫描
湖湘扫描
潇湘之梦
湖湘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