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心理重建中青少年价值观培育

2014-07-30 01:12
天府新论 2014年4期
关键词:总分价值观心理健康

一、研究背景

地震灾害给灾区民众造成了巨大心灵伤害。在地震重灾区,灾难的突然性和残酷性对遭遇灾害的青少年产生了极大心理冲击,留下不同程度的心理阴影和精神创伤。〔1〕2012年2月24日,国务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四川“5˙12”震后恢复在住房、学校、道路、医疗卫生、耕地、生态等领域的重建情况,宣告物质条件的震后重建胜利完成。相较之下,震后心理重建是一项更为旷日持久的任务,需要数年乃至十数年坚持不懈的努力。〔2〕

为了解震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震后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健全震后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课题组展开了一项覆盖四川震区市县十多所学校的震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该调查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价值需要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比东西方文化对个体心理需求及价值观的不同塑造,从而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价值观引导与培育中的科学目标。

二、研究方法

采用《青少年需要结构问卷》评定各需要的重要性和《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水平。黄希庭等编制的《青少年需要结构问卷》包含18种我国青少年的基本需要。填答时要求每位被试根据自身特点,对所有18项需要从1至18进行排名。该问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代表性,是研究我国青少年需要状况较为合理可信的心理学测量工具。〔3〕《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包含90道测题,采取“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1~5级评分。合并为10个症状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饮食睡眠。因子得分越高,提示该症状感受越明显;量表总分越高,提示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越低。SCL-90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检查量表。〔4〕

在研究取样上,本研究充分考虑样本代表性,注意所抽取学校的均衡性,遵循普通高校与重点高校相结合、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相结合的原则,选取受地震影响的大、中学校作为样本学校,通过对6所大学和5所中学的大样本问卷调查,按地区不同受损程度以及师生的性别、民族、学校类别、学科专业等随机抽取被试,共获得有效样本14081例,问卷有效回收率91%。其中男女比例近1.6:1.城乡比例近1:1.8,独生与非独生子女比例接近1:1。

以班级为单位采用统一指导语进行团体填答,施测时间约15分钟。所有数据导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灾后心理重建中消极和积极价值需要的定量分析

根据18种需要各自分布,将把每项需要排在最靠前30%的学生群体和最靠后30%的学生群体在SCL-90总分和十个因子上的得分情况进行差异比较。若SCL-90总分差或因子均值差为正数且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则将该项价值需要归入“抑制灾后心理康复的消极价值需要”;反之,若SCL-90总分差或因子均值差为负数且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则将该项价值需要归入“促进灾后心理重建的积极价值需要”。同时,对造成SCL-90十个因子均值显著差异的因子数进行统计。

(一)抑制灾后心理康复的消极价值需要

表1中的9种价值需要均为抑制灾后心理康复的消极价值需要,按消极性递增的方式进行排序。每种需要导致的总分差异及其显著性越高,则对心理健康的消极作用越显著。当某种需要未造成总分差异显著时,则通过显著差异因子数来判断消极性:显著差异因子越多,消极作用越明显。

表1 9种消极价值需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首先,以自我保护为特征的价值需要 (躲避羞辱、躲避伤害、求援和维持生存的需要)对心理健康有着最大程度的破坏作用。自我保护意味着采取防御性的态度对待社会关系和客观环境,随时提防外界带给自身的破坏,因而自我界限封闭,人格发展受到抑制。这类价值观中又以躲避羞辱和躲避伤害对心理健康的消极作用为甚,这也反映了低心理健康程度的青少年群体对社会环境的极端不信任和敌对态度。

其次,关注自身社会性获得的价值需要 (权力、成就和友情需要)对心理健康水平也起到显著负面影响。具体来看,权力、成就与友谊三种需要对心理健康的消极作用依序下降,权力需求导致的总分差异最高,成就次之,友谊的影响则未达到总分差异显著水平。这也看出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中,功利程度越高,心理健康越受影响,物质化的动机更能破坏心理健康水平。

再次,关注自身本能需要的价值观 (性和物质享受的需要)与心理健康水平同样背道而驰。对性和友谊两种需要进行比较,可看出虽然两者都包含了指向异性的诉求,但情感诉求 (友谊中“想得到和给予某异性爱情”)的消极影响低于性诉求,这也提示固着于更为低级的生物本能,将对心理健康水平带来更大的破坏。对物质享受和维持生存两种需要进行比较,则可发现,物质欲望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从人格发展的角度来看,对外界的态度反映了内在的主观认识,是内在状态的投射。即:正是因为对社会充满了敌意,才会无限放大社会环境可能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正是对社会采取予取予求的态度,才会将权力、成就等价值需要看得无比重要;正是固着于自我中心的价值观,才会一心扑在本能需要的满足上。而这些需求所反映的价值观,都是降低心理健康水平的利刃,阻止了青少年发展出完善而健全的人格。该结果也从反面支持了我国当代青少年健康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应是对社会怀抱信任、对私欲能有效调控。

(二)促进灾后心理重建的积极价值需要

表2中的9种价值需要均为促进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积极价值需要,按积极性递增的方式进行排序。每种需要导致的总分差异及其显著性越高,则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越显著。未产生总分显著差异仅在因子上表现出显著差异的价值需要,其积极性低于产生总分差异显著的价值需要。根据上表每种价值需要的具体涵义,可归纳为三类。

表2 9种积极价值需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一类:纯粹回报社会的价值需要,包括助人和奉献的价值需要。由表2可见,将助人与奉献需要排在靠前30%的青少年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远远高于排在靠后30%的学生,两个群体在SCL-90上的总分差分别高达7.33和8.39,且10个子维度均有显著差异。可见,以纯粹回报社会为核心特点的两大价值需要,是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最强有力的保护伞。

第二类:自身发展的价值需要,包括求美、求知和发展体力的价值需要。同样为满足自身欲求,但和消极需要中维持生存、物质享受和性的需要相比,求美、求知和发展体力均体现出了远离低级生物本能、追求精神层面满足的共性特征,是脱离了低级趣味且高尚的个人追求,有效地提升了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第三类:自身指向社会的要求,包括自尊自立、归属、建树和秩序的需要。根据表2四种需要各自的界定可看出,虽同为积极需要,但对他人提出明确要求 (自尊自立中“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与归属中“希望得到他人的接纳”)的两种需要对心理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弱于对他人无明确索求的价值需要 (建树和秩序)。其中,后两种需要分别体现了青少年高创造性、能动性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对和谐社会的心理期待。

总的来说,上述三类价值需要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上,纯粹回报社会的价值需要产生的影响最大,自身发展的影响次之,对社会索求类需要的积极影响最小。在此意义上,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培育目标应分为两个层次:在社会层面上,强化社会信任、感恩与回报的价值观;在自我层面上,清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控制力。两厢有机结合,则能将心理驱力从向外索取转为向外付出,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集体利益最大化紧密结合,通过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真正的心理康宁。

四、中国青少年需要结构与西方需要体系的定性对比

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总是不断出新,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更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引进接受了很多西方理论和方法,在此过程中,我们不时看到盲目追跟、一味模仿带来的低效用性。由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理论在转化为实践过程中遭遇重重阻碍,而立足中国实情、建立本土化心理健康理论体系的呼声不时响起。

长期以来,国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直存在是否兼容于思想品德教育的困扰。虽然在行政架构上,多数大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隶属德育、党政建设部门,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背景知识体系存在差异,导致有的内容完全脱钩,有的内容相互矛盾。心理学发源于西方,国内自上世纪开始提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工作以来,长期沿用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模式。西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两大特征:理论体系扎根于崇尚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社会思潮,操作方式上抵触价值干预,即在价值观问题上“让来访者享有选择和决定的自由”。〔5〕

在西方需要理论中,影响力与接受度最广的莫过于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将我国本土青年少需要结构与马斯洛层次需要体系相对比,结果见下表。

表3 青少年需要结构问卷与马斯洛层次需要体系比较

东西方需要理论都认为,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与核心需要所在层级有着密切关系:随着低层次需要被满足、内在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会逐渐提升,最高层次的需要意味着个体最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本研究数据也支持了上述观点。在青少年需要结构中,重视生理、安全、交往和尊重这四类需要的青少年,其心理健康程度总体来看,差于重视发展或贡献这两类需要的青少年。值得一提的是,在最高层次的需要上 (青少年需要结构中的贡献需要与马斯洛层次需要体系下的自我实现需要),我国青少年表现出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完美结合的特点,而西方需要理论则仅体现了个人主义特征。

与此同时,当西方理论认为自我实现意味着个体拥有最高程度的心理健康水平时,本研究中的大样本数据却支持了在中国,高度认同助人、建树、奉献等价值观的青少年是心理最健康的个体。马斯洛创立层次需要理论前,曾做了大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田野调查,最终得出的层次需要理论,被学术界普遍认为具有跨文化的效度。从这个意义上或可认为,在当代中国,帮助他人、回馈社会、奉献祖国就是青少年的自我实现需要,而它们所象征的“贡献需要”比“自我实现”,在文字表述上更旗帜鲜明地体现了集体主义的文化背景与时代特征。

五、本土化灾后心理重建中的青少年价值培育启示

从心理健康的定义来看,行为适应不良、违背社会规范或个人心理痛苦是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6〕本研究显示,灾区青少年的个人心理痛苦水平与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不适程度息息相关。崇尚付出、感恩、回报社会等价值观的青少年,其心理健康程度显著地高于崇尚个人享乐、规避个人风险的青少年群体,前者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化创伤为动力、积极应对灾难的心理需求与行为导向。而该特点与推崇个人主义的西方心理学理论体系格格不入。清华大学刘书林教授曾将抗震救灾精神归纳为“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这是西方所奉行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不能理解的;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这一精神与西方抽象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7〕这里总结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与促进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价值需求完全一致。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8〕因此,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意识地引导集体主义价值观塑造、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倡导关爱他人的价值理念,不仅能改善青少年当前心理健康状况,还将提升青少年未来社会适应水平;反之,过度渲染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则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并继而威胁到日后适应社会的主观能动性。

尤其在对进取精神的培养与励志类教育中,应有效规避物质化、功利化动机,唤起高层次精神追求,通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拓展青少年的价值观视野。这并不意味着对物质需要的深刻批判,毕竟人有其生物属性一面。科学的实践策略应是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明白物质的满足会伴随社会价值的实现而实现,社会价值是本,物质满足是伴随价值,切勿本末倒置。倘若仅仅为了物质满足而无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会导致内心痛苦空虚而无所得。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提供了本土化灾后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沟通桥梁,对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实事求是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与现实依据。

〔1〕宁维卫.灾难心理学〔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3〕黄希庭,张进辅,张蜀林.我国大学生需要结构的调查〔J〕.心理科学通讯,1988,(2).

〔4〕陈昌惠.症状自评量〔A〕.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C〕.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5〕乐国安.咨询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6〕梁宝勇.变态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刘书林.抗震救灾精神的实质及其时代特征〔J〕.高校理论战线,2008,(9).

〔8〕谢弗.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总分价值观心理健康
我的价值观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