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球队”比“球星”更重要

2014-08-02 21:53王健
决策探索 2014年12期
关键词:看病难盲目副作用

王健

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严控公立医院过快扩张,对盲目增加床位、扩大建设规模、竞相购置大型设备等问题要“踩急刹车”。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以来备受诟病,增加床位、扩大规模意味着能够解决更多患者的就医难题,卫计委为何还要“鸣金收兵”呢?

事实上,医院不断扩张就能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是一个伪命题。从我国公立医院的现状来分析,单体医院的盲目扩张,不仅不能解决看病难,恐怕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副作用之一:看病难或将更严重。

深化医改,就是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看病难的主因,不在于我们的三甲医院太小,而在于基层和社区医院资源不足。人们争相到大医院看病,造成了“全国人民上‘协和”的无奈。把单体医院做大,解决不了基层医疗机构资源不足的现状,患者会更加“迷信”大医院的水平和设备,“一床难求”“一号难求”的现象将更普遍。

副作用之二:公益属性恐被抛弃,“过度医疗”病更深。

公立医院盲目扩大规模往往需要举债建设。“羊毛出在羊身上”,前期投资很难不反映在患者的“医疗费”上。此外,豪华设备引进来总要使用的,如何收回大型设备的采购成本也会成为医院考虑的因素。这样的扩张就很可能让医院的公益属性大打折扣,“过度医疗”的病也会越来越重。

副作用之三:大树底下不长草,民营医疗机构空间变小。

中国的医改,最终目标要实现“两条腿走路”: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相得益彰。然而当公立医院不断壮大的时候,就会凭借其实力与资源,垄断更多的先进设备和好医生。民营医院的经营空间不可避免地受到挤压,这和“社会资本办医”的初衷南辕北辙。

副作用之四:制度不跟上,有可能滋生腐败。

医院基建、大型仪器设备采购环节是卫生系统职务犯罪的“高发区”。医院不断扩张,如果制度跟不上,照不到阳光的地方难免滋生腐败。因此,公立医院的硬件应当与制度同步升级,否则腐败的蔓延将会严重影响医疗机构的发展和医疗服务的水平。

在我国,公立医院是医疗服务的主力军,承载着国人看病就医的希望。把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到位,中国的医改就成功了大半。然而,公立医院不应蛮荒式生长,而应该统筹推进。“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我们在医改中摈弃盲目,步调协调。从中国医疗的现状分析,“做强”整体远比“做大”个体更重要。

这就像一支球队,C罗星光再闪耀也“独木难成林”。我们不缺明星医院,缺的是从上至下、分级明确、分类明晰的医疗体系。一支分工明确、配合流程的球队,永远比一名世界级的球星更能定胜负!

猜你喜欢
看病难盲目副作用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盲目剃“满月头”可能对宝宝造成什么伤害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别被副作用吓倒
看病难?它来帮你找专家
切莫因“规培”加重看病难
缓解看病难区别四种情况
氢化可的松严重副作用1例
既不能崇洋媚外,也不能盲目排外
小处方的大影响--怎么看看病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