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小江(杭州段)水域保护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4-08-06 02:21钱学诚袁祥海陆一奇陈敏芬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功能区防洪水域

钱学诚,何 晴,袁祥海,陆一奇,陈敏芬

(杭州市河道管理总站,浙江杭州 310014)

水域是指现状或规划条件下,具有一定规模的承泄地表淡水水体的区域范围总称.包括河道、水库、山塘、湖泊、骨干渠道、水库、蓄泄洪区等.水域不仅在水资源承载、生态系统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兼具防洪排涝、灌溉引水、美化环境、渔业养殖、航运、发电、供水等众多功能,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域保护主要通过保护和新建水域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以确保足够的水域面积和水体容积,同时通过截污纳管、生态修复等措施确保良好的水质,给流域的防洪排涝安全、水资源供给安全、水生态环境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1 西小江水域概况

西小江源出萧山临浦的麻溪,流经临浦、所前、新塘、衙前等镇(街道),在绍兴市钱清镇汇萧绍运河,并经新三江闸汇入曹娥江,最终流入钱塘江.其中杭州段(含杭甬运河重合段)起自临浦镇白鹿塘村,终至钱清镇西小江大桥北,长29.75 km,水域面积2.40 km2,常水位 3.98 m.所前镇钱家湾至西小江大桥北段属于萧绍界河,长17.6 km.西小江流域位于萧山蜀山平原(萧南平原),其范围为浦阳江右岸以东、麻溪坝以北、萧绍老海塘以南区域,为古海湾湖积平原区.流域内支流众多,南面通过新坝河、峙山河、茅山河等支流与浦阳江、进化溪相接,北面则通过南门江、姚江河、南河、里自横河、南庄王西河、新林周直河、吟龙河、优胜河等主要支流与官河、北塘河沟通,同时依靠萧绍老海塘上的节制闸与南沙平原的河网沟通.

2 水域保护评价分析

西小江水域是整个蜀山平原水资源承载和防汛排涝的主体.随着杭甬运河航道改造、浙东引水,以及“南控北导”工程的建设,西小江的航运、防洪、水资源利用等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同时,西小江水域的状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基于西小江水域保护的现状对水资源利用、水功能区水质、防洪排涝、水域岸线利用、水域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析.

2.1 水资源利用评价分析

西小江是蜀山平原片的重要河道,水源以浦阳江右岸的峙山闸、茅山闸、新坝闸引入的浦阳江水,以及浙东引水萧山枢纽引入的钱塘江水为主,在非汛期通过左岸节制闸与城南地区的河网水系沟通,是该片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主要供水来源.一方面保证了生态环境需水量,另一方面接纳了部分工农业生产的污水.浙东引水萧山枢纽建成后,西小江又成为浙东引水工程的重要输水通道,年均引水量约9亿m3,为补充萧绍宁平原及舟山市工业和农灌用水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区域现状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来看,在充分发挥闸站引提能力的情况下,通过科学调度,水量上基本能够满足各项用水需求.但因蜀山平原工农业发达、人口聚集,河网水系水污染较严重,河网水的可利用率较低,水质型缺水的状况日趋严重.

2.2 水功能区水质评价分析

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05年12月),西小江被划分为两个水功能区.目标水质均为Ⅲ类.两个水功能区内分别设有江桥和渔临关两个监测断面,其中前者为常规监测断面,后者为普查监测断面.根据2012年水功能区普查监测结果,渔临关水质为Ⅴ类,不符合其水功能区Ⅲ类目标水质要求,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溶解氧.对江桥2005-2012年的监测数据年均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2009年水质年均值综合评价结果为Ⅴ类外,其余七年综合评价结果均为劣Ⅴ类,都未达到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氨氮和溶解氧(见表1).

究其原因,认为水功能区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1)工业污染.该区域的纺织印染、化工等重污染企业比较集中,废水量大、废水污染浓度高;(2)面源污染.部分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染源长期排放入河,河网水体中有机质以及氮磷等物质大量累积;(3)截污纳管、污水处理等工程建设滞后.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网;(4)沿钱塘江现有取水闸站取水点位置偏下游.受含沙量与含氯度的影响,引配水量与水质都受到限制;(5)底泥污染物积累.西小江总水容量约846.3万m3,河道自净能力非常有限.老河道由于长期受到污染,底泥中污染物积累较为严重,易造成河道二次污染.

表1 2005-2012年西小江江桥水质年均值主要项目评价结果统计表

2.3 防洪排涝评价分析

“南控北导”工程建成以后,西部天然山体和西小江左岸节制闸形成的南控线将蜀山平原的排涝格局分为南北两片.南控线以南片的涝水主要通过西小江、萧绍运河自西向东从新三江闸汇入曹娥江,最后流入杭州湾.防洪排涝设施主要为西小江沿线的节制闸、南部平原圩区的机埠,以及浙东萧山枢纽的双向排涝泵站.现有的节制闸共有25座,以建于70年代的闸门居多,共有12座,“南控北导”工程新建或改建了6座.南部平原圩区分布有12座主要的排涝机埠,当遭遇洪涝灾害时采用电排的方式将圩内涝水排入河道.西小江沿岸的堤防除杭甬运河重合段(2003年开建),两侧砌石护坡,堤顶高程达到20年一遇标准外.老河道多为土质岸坡,防洪标准低,水域侵占、淤积现象严重.

从总体情况来看,西小江水域的防洪排涝能力仍然较低.根据《杭州市萧山区水利规划》对南控线以南片现状水利工况下洪水演进计算的结果,当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以上时,南片大部分地区可确保不受淹,而其现状防洪能力仅为5~10年一遇.现状南部平原圩区主要排涝机埠规模经分析计算,排涝模数介于0.42~1.0之间,也不能满足规划圩区十年一遇的排涝要求(排涝模数介于1.15-1.44).萧山枢纽的双向泵站在洪水期停止引水而改为向浦阳江排涝,增加平原排涝水量,从而缩短平原区河网高水位的持续时间,提高了平原区排涝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西小江的排涝压力.据统计,“菲特”台风期间,4天累计外排涝水量1 000 万 m3.

2.4 水域岸线保护利用评价分析

杭甬运河航道改造工程(2003-2007年)对西小江部分河段进行了开挖和填补,通过河道拓宽、截弯取直等施工手段,改变了西小江河道的原始岸线布局,水域面积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经相关数据统计,杭甬运河改建工程完工后,西小江段截弯取直新增河道12.83月日km,即新开辟的7处标准航道,水域面积增加了0.77 km2,航道改建后与杭甬运河未重合的老河段(湾段)共计12.6 km,水域面积0.80 km2.整个杭甬运河西小江段共有9处主要的截弯取直老河段(湾段)(见图1,表2).

图1 西小江截弯取直老河段(河湾)示意图

表2 西小江截弯取直老河段(湾段)明细表

从当前的水域岸线布局来看,西小江两岸的水域岸线利用状况较为复杂.位于白鹿塘村至里士湖之间的1—4号老河段(湾段),因河面宽度较窄,部分已失去通航功能,成为不通水系的断头河道,或被沿岸居民侵占用于拦网养鱼,该段沿岸以农田和民房为主;里士湖至钱清一段主要为萧绍界河段,因河面较宽,多数老河段仍维持通航功能,沿岸布局以货运码头、企业厂区等为主;新辟航道与几处老河段围成9个中心岛,多数仍处于未开发状态.由此可见,截弯取直形成的老河段作为水域岸线资源的一部分,尚未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

2.5 水域管理评价分析

从现状的管理体制来看,西小江水域的管理可分为三个方面:(1)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西小江由所在辖区的乡镇、街道分段落实日常的保洁管理,并由萧山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管理;(2)西小江与杭甬运河重合段,即作为Ⅳ级通航航道部分,其日常维护管理由港航管理部门负责;(3)萧绍界河部分,则以河道中心线为界,左右两岸分别由萧山和绍兴两地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但由于实施航道保洁的危险性相较于一般河道要大,一般保洁小船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属地管理工作很难开展,且航道管理部门也并未明确落实相关的航道保洁工作,因此当前西小江水域仍处在体制不顺、主体不明,职责不清的管理现状之中.从现状的管理方式来看,西小江水域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且信息化程度不高.沿线有19座节制闸的建设年代较早且分布在不同年代,设备陈旧落后且平时缺少维护保养和管理,设备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3 水域保护的对策

3.1 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完善流域性协调机制

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和引配水调度方案,加强西小江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协调与利用.充分发挥浙东引水萧山枢纽每年约9亿立方米引水能力,促进西小江流域水体流动、水质改善,同时缓减绍兴、宁波、舟山等地区工农业和环境用水的压力.在省级层面建立一套配水防汛统一调度机制,负责对杭甬运河(西小江)的水利工程设施进行统一调度管理.

3.2 加快推进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水质逐步改善

制定水质保护目标,从两岸农居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处理和工矿企业整治入手,结合“清水治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积极推进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同时加强水功能区断面水质监测,切实改善西小江的水质,逐步实现西小江水功能区Ⅲ类的水质目标.

3.3 加快沿线水利设施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防洪排涝标准

制定西小江沿线水利设施改造方案,对沿线老闸站进行阶段性的升级改造.北岸防洪堤加高加固,西小江以南区域按建成区20年一遇标准、农田保留区10年一遇的防洪排涝标准重新对圩区进行布局,提高西小江流域整体的防洪排涝标准.

3.4 加快实施水域保护规划和水域岸线的科学利用

在确保基本水面率不减少,水域功能不影响,水环境质量不恶化,同时严格遵守水域资源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原有的水域岸线进行重新布局和规划.通过科学论证,合理布局,进一步开发西小江水域的生态景观、航运交通和水利旅游等新功能,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3.5 理顺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水域管理信息化建设

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将西小江列为省级河道进行管理,明确水利、港航部门及属地乡镇的职责分工,落实水域岸线的日常保洁、养护工作.同时结合省市对“河长制”的相关部署,逐步建立河道名录,完善河道档案,在完成西小江水域基础信息采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水域管理信息系统,加快水域保护信息化建设,促进西小江水域的信息化管理.

4 结论

从对西小江水域保护评价分析的结果来看,其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一是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水质型缺水的问题,远期存在供水不足的隐患;二是水功能区水质状况较差,水质综合评价均为V类或劣Ⅴ类,与其水功能区Ⅲ类目标水质差距较大;三是流域内防洪排涝标准较低,沿线水利设施陈旧老化;四是水域岸线的利用较不合理,截弯取直后的老河湾尚未进行保护规划;五是水域管理的体制不顺,且管理方式落后.为此,提出西小江水域保护的对策如下:

(1)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完善流域性协调机制;

(2)加快推进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水质逐步改善;

(3)加快沿线水利设施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防洪排涝标准;

(4)加快实施水域保护规划和水域岸线的科学利用;

(5)理顺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水域管理信息化建设.

[1]王士武.对水域保护和利用的几点思考[J].中国水利,2009(2):25-26.

[2]浙江省河道管理总站.浙江省水域调查技术导则[R].杭州:浙江省水利厅,2005.

[3]陶长生.关于加强河湖水域管理的调查与思考[J].江苏水利,2008(9):8-11.

[4]杭州市水利志编撰委员会.杭州市水利志[M].杭州: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

[5]马时雍.杭州的水[M].2版.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功能区防洪水域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产业功能区人才发展现状与探索
抗疫,在三峡两坝船闸水域
进博会水域环境保障研究及展望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柳江水域疍民的历史往事
两种水功能区达标率计算法比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