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百年马氏弃世月薪三千皇甫抱火

2014-08-07 12:36点评人扬森
传记文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辟谣马尔克斯

点评人/扬森

孤独百年马氏弃世月薪三千皇甫抱火

点评人/扬森

本月人物

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4月17日离世

杜 群 山:原平度杜家疃村村主任,涉嫌纵火烧死村民

王 润 佳:清华大学化工系大二学生,打响PX保卫战

闫 晓 涛:兰州威力雅立雅水务副总经理,称苯无色,有芳香气味,如果没有及时检测出来,兰州市民就是喝了半年也不知道

陆 献 德: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对保密的限牌政策泄露风声表示遗憾

卓 伟:“狗仔队队长”,爆出文章出轨

黎 泰 军:云南高院副庭长,殴打保安。岳父声称相信女婿,判案时得罪人

宋 林:华润前董事长,被王文志举报,辟谣后被免职

曾 剑 秋:北邮教授,称XP停止服务侧面反映了美国的衰落

皇甫江武:救火时抱起着火煤气罐的合同制消防员。因为工资不高体能不好,已决定4月30日合同到期后离队

马尔克斯去世之后,表达哀思的中国人大抵有两拨。一拨是受到马氏文学创作精神感召的人们;一拨是或许只翻开过装帧精美的《百年孤独》前两页就说自己是“马迷”的所谓文艺青年。

马尔克斯

好比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落到实处还是现实。文学家之余,他还是记者,还是社会活动家。《百年孤独》之于我,更像是一卷拉美的荷马史诗,而非仅仅是那个“多年以后”的开头。魔幻现实主义固然精彩,倒叙也创意十足,形式与内容到最后,是为了表意服务。脱离了马尔克斯的社会时代讨论马尔克斯的文学创作,可谓买椟还珠。马尔克斯为什么故用魔幻手法?除了受到拉美文化影响和隐晦讽喻的需要之外,某种程度上,在我看来,魔幻可能有时比真实还要真实。

中国和拉美一样,民间鬼神故事资源充足。莫言获诺奖,很大程度上和他用上了马尔克斯的工具,用中国民间传说写中国当代故事有关。民间故事,不管是哪里,因果报应都是重要元素。虽然因果报应被斥为封建迷信,但是从联系是普遍的这一观点看,在一定条件下,善恶皆得果,是不错的。前人无法弄明白,因果之间的联系是怎样形成的,便诉诸于鬼神魔幻了。

杜群山

杜群山通过贿选当上了村主任,平度纵火案的祸根,其实早已埋下。当年选杜群山上台的村民,如今是否觉得自己的权利让渡得太廉价?但如果说他们是咎由自取,我觉得也并不恰当。如果我们的选举实践能够更多一些,人民能有更多的参政经验,杜群山能够上台吗?如果我们的监督机制健全,选举也不是儿戏,贿选焉能不被抓住?

“我们选上的干部想把我们烧死?”狠毒厚黑如《纸牌屋》中安德伍德者,怕是也难干出这样的事儿,尽管弗兰克权势滔天,但活得也并不自在,至少,还有一面法律的镜子,一块媒体的石头,让他坐卧不宁。

很多人认为平度是个案。不过,审视一下,其实许多地方都存在村民自治民主权利被放空的情况,当地政府“为民做主”越俎代庖,两方矛盾自然产生。政府与民争利,一些官吏甚至“匪化”。“平度事件”与国家整体法制建设缺失有很大关系,2013年国家土地督察机构对48个城市开展例行督察,共发现地方政府在土地利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2.38万个,平度案可能是个案,但绝非偶然,而且如果情况不改变,还会有更多的平度出现。政府目中无法,官商相互勾结,而平度法治乱象更是中国法治建设需要深思的。

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近年频发,与土地财政大跃进关系密不可分,中国正在为法制缺失付出代价。而不科学地上马一些项目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让中国人吃到了苦头。

最近“PX事件”引发“散步”,在网上也搞起“运动”。有茂名当地人把PX的百度词条毒性改成剧毒,随后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王润佳和这位篡改者在词条上拉锯30余次,最终,百度锁定词条,PX被定义为低毒化合物。央视介入报道,清华学生喜气洋洋,义正词严。但这场保卫战,他们真的赢了吗?

王润佳

PX究竟有没有毒?这是一个科学问题,答案不会以人的意志做转移。清华学生称要誓死捍卫科学精神,坚信PX低毒。“反PX”声音则主要来自PX项目地的百姓,一些草根网友甚至包括一些承认PX低毒的网友,是同情他们的。PX出现争议,并不因PX本身复杂,当下社会阶层的割裂,是这场拉锯战的更深层原因。

从松花江水污染到近来的兰州水污染,化学污染事件近年来挑动着人们的神经。这种事件算不上高发,但一旦发生都会造成严重后果,谁都不愿意成为污染的受害者。PX项目归结到底也是化学项目,民众对此有不良观感,实在正常。

在区域出现分化,贫富差距拉大,官民对立的今天,一些人相信“发达地区”不会要PX,“有钱人”和“当官的”有能力远离PX项目,更是助长了他们的“反PX”情绪。无须讳言,“反PX”的情绪是受到这种社会大环境裹挟的。

同时,底层群众现实中话语权缺失,难以对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事物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愈发恐慌,一俟在互联网上找到宣泄的缺口,“反PX”的呼声便高涨起来。

现在,国内多数科学家对于PX的毒性有共识,科学研究论证已经得出了PX低毒的结论,而“反PX”的人里却少有真正研究转基因的科学家,也很少能拿出令人信服的一手数据。从理性角度上,认同PX项目的安全性似是明智的。但现下,阶层鸿沟正在扩大,精英主义与民粹主义思潮也都在中国酝酿,PX问题就很难完全理性地进行讨论。之前的转基因论战,实际和PX保卫战是一回事。支持转基因的科学家们,和支持PX的学者们,由于和在社会上占优势地位的人站在了一起,就会被人们视作权力阶层的工具和代言人。我们不排除有一些科学家的确听命于资本,但我们也不能否认一些基本的科学事实。当然,一些“精英”分子蔑视群众的行为言语,也是违背了理性原则的。

PX问题是中国各阶层共同面对的社会公共事务,应当给予充分的讨论。但如果各阶层间的鸿沟继续扩大,阶层间的对立情绪不断增强,这样的讨论恐怕难以持久,类似转基因、PX毒性这样的科学问题不信科学家的现象还将不断出现。

再说到兰州的水污染,这样的事件看似与PX无关,但是谁知道将来PX项目进入中西部时,当地人不会回想到今天的这场污染呢?

谁都知道,经济想要发展,拒绝工业是不现实的。以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客观来讲污染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政府的治理水平可以提高,一方面加强对污染的弥补措施同时加强污染监管,一方面对发生公害事件必须有力迅速应对。理性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面临的威胁是极小概率的事件,我们不会在意。但现实是,PX低毒,苯控制好了,也不会有太大伤害,但这些化学物质剂量大了还是对人体有害,政府缺乏民意支持,自身的监管能力也不高的时候,人们面临的威胁并非小概率。

“苯无色,有芳香气味,如果没有及时检测出来,兰州市民就是喝了半年也不知道。”兰州威力雅立雅水务副总经理闫晓涛本想通过这样的解释让坏事变成好事。不过现在媒体发达了,受众也不是呆子。人们不会庆幸兰州水务部门检测出了苯,只会反问,怎么现在才知道?是不是我们真的喝了半年苯水?

闫晓涛

更让人浮想翩翩又毛骨悚然的是,兰州曾经在今年早些时候,抓了一批“造谣”水质有问题的网友。网友是不是造谣,暂不可考,但如果你是兰州人,真的会因此而担心,我们的身体里已经灌进了各种化学制剂。如果网友的确是造谣,兰州政府的确中了枪,那么也只好说,兰州政府不是躺着中枪,他们的水质管理,他们的环境监管,他们的招商引资,他们的工业布局,多多少少都有问题,否则流言不会空穴来风。如果网友不是造谣,那就只能对当地政府回复两个字:“呵呵。”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话糙理不糙。杭州早几个月前就传出谣言,政府要限号,大家快买车。这下吓得杭州市政府赶快出来辟谣:你们这帮无知网民,我们绝对没有这个意思。不过还好,没有抓人,估计心虚。

其实分析一下,“造谣者”是可信的,杭州作为房价最高的二线城市(在这个标准里,一线城市特指北上广深),市内有一个西湖,因此交通规划也有些奇怪,上下班高峰堵车挺费劲,再加上地铁公交老出事儿,若一律向北京上海看齐,那对私家车的管理跟上也不奇怪。不过好像杭州政府还蛮有“节操”,遮遮掩掩,知道限号这事儿治标不治本,根本上也是恶法,跑出来辟谣义正词严:我们才不会这么干呢!结果,令人失望,他们还是这么干了。而且啥都没说,直接零点限号。

在限号令前夜,杭州各大4S店是灯火通明,人们办理好牌的队伍拉了老远。观望着要买车的同志们,狠下心来,一跺脚也得在限号前把车买下。跟上海学要付钱,跟北京学要等,不管怎样都是不方便。

陆献德

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陆

献德接受采访,说对保密的限牌政策泄露风声表示遗憾。杭州政府的“节操”又在此刻显现:我们还是为民着想的,不能让4S店吃了俺们政府的好处,赚一笔“国难财”。可是这位亲,杭州限号了,百姓会怪4S挣钱了还是会怪杭州政府限号前什么公开听证考察都没有进行呢?这样的政策问过“人大”吗?问过百姓吗?限号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今天政府可以随意限号,明天政府也能随意拆你家房子。政府的“节操”不应当放错地方,细枝末节应当考虑,但大方向起码不能错。程序不合法,得出来的政策合法性能有几何?

再说到辟谣的事儿,都说造谣成本低,辟谣喊破天也没什么效果。其实并不是这样。谣言能有效传播,是符合了社会心态,辟谣不成功,是因为很多时候辟谣就是谣言。如果杭州这样的事情多发生了几回,人们再看政府辟谣,就会和人们听到牧羊人喊狼来了一个感受——你是在逗我吗?

卓伟

中国信息最公开透明的领域恐怕就是娱乐界了。感谢娱乐界的记者,为中国记者找回许多“尊严”。“狗仔队队长”卓伟,近来因为曝光文章劈腿,饱受争议。有人说他侵犯了人家的隐私,破坏了家庭的幸福生活——哎,慢着!究竟是记者毁了文章的生活,还是文章自己作死呢?

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人们额外的关注,他们从关注中得到了益处,自然也得接受关注的另一面,让渡出自己的一部分隐私。媒体有责任报道事实,向公众揭示真相,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媒体在做娱乐新闻时的恰当做法,应是要有严格的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娱乐记者需要接受专业训练,在工作中体现出自身价值。卓伟做出的张艺谋超生系列报道、章子怡和汪峰地下情曝光、董洁和王大治海口偷情、伊能静杭州遭遇性骚扰、蒋雯丽密会小情人以及陈鲁豫出轨富豪男友等重大娱乐新闻确实充分体现了娱乐新闻的价值,让《南都娱乐周刊》在娱乐报道界风光了不少。这些新闻都是通过长时间的外拍跟踪完成的,把偷拍和调查结合起来,“人证”和“物证”同时获取,也更有公信力,因此便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人们认为娱乐新闻只是八卦,不具备可信度的常规认识。

这样一种跟拍加调查的过程,对于娱记自身的能力和素养要求是很高的,也许比社会调查记者的难度还大,需要想方设法克服种种困难。娱乐圈是一个万众瞩目的圈子,其中的新闻总能赢得公众的围观,人们也乐于把此当作谈资,认为是一种乐趣。而这些谈资正是娱乐记者们长期跟踪蹲守,想方设法打听调查,凭着一股子劲头挖掘出的真相。以此看来,人们是否应该给娱记多一点理解和尊重。

文章输给了狗仔队,法官输给了摄像头。云南高院副庭长黎泰军在小区门口殴打保安,保安跪地求饶。视频上网,舆论哗然。法官不守法,黎泰军一副太君模样,正和前两天一位公诉人相映成趣。这位公诉人在法庭上大大方方地说:“法庭不是讲法律的地方。”法庭不必讲法律,法庭外,就更不必讲法律了,不是吗?

黎泰军

造谣需要创造力,背书要创造力,“辟谣”也要创造力。当然了,这些都需要厚着脸皮。华润集团前董事长宋林在辟谣的第二天就被调查,随后免职。脸皮厚,也怕打脸,宋林的公关团队就没有文章的幸运了。新华社记者王文志实名举报,和宋林玩起了“周一见”,手里证据显然已经确凿,而宋林背后的支持力量似乎也已土崩瓦解。脸皮厚,但是底子没了,到底还是没用的。

宋林

黎泰军和宋林都得罪人了?客观地说,有可能。他们所得罪的人会报复吗?很有可能。但黎泰军和宋林,如果都是正人君子,行得正,何必怕影子歪?何必怕摄像头和记者?今天的果,源于平常的因。得罪人,不是主因,行不端,才是症结。

北邮教授曾剑秋归因能力似乎也不咋地。

曾剑秋

当然了,看上去,曾先生的语文还真不是体育老师教的。中学生阅读理解是拔高的圣地,你要是不拔高,得分都上不去。窗帘为啥是蓝颜色的?这表现了作者的忧郁?……作者也很无奈地告诉你,没想那么多,窗帘本来就是蓝颜色的。从后现代角度看,这倒也是一种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候的再创新。曾先生就说了,XP系统停更了,这是美国霸权消亡的象征。听上去有没有几分道理呢?XP没了,微软推出了win8,就算是微软现在已然没落,美国已然有苹果。北邮的一些教授似乎有些民族主义情绪,对美国不太买账,可以理解,但教坏了学生,狂妄自大,真的不好。似乎我们现在,也真的没有能力挑战没落的美帝国,我们也没有自己的微软和苹果,甚至连自主创新的操作系统都少之又少,要靠山寨。

好人没好报,我们常听到人们这样抱怨。最后的一个故事,看上去打破了因果规律。

武汉一名消防员抱着一个从阀门处往外喷火的煤气罐冲出火场,这一幕被记者拍到,网友叫他“抱火哥”,以彰其勇。但是后来,当官方要做宣传时,才发现这位叫皇甫江武的小伙子,只是合同制消防员,或者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临时工”。当他冒着生命保护市民的生命和财产时,只能拿到3000元的薪水。

皇甫江武

皇甫是个好人吗?我觉得,在如此危急时刻,能够忘记自我安危,去保护别人,这已是最大的善。他会有好报吗?现在或许没有,但是以后,一定会有。因果报应或许只是封建时代骗人的把戏,但万物的普遍联系,却是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我还是相信,善会彰显,而恶,如恶法,如恶人,终究会得到自己的报应。

责任编辑/胡仰曦

猜你喜欢
辟谣马尔克斯
“最强辟谣101条”引发质疑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正式上线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上线
马尔克斯与略萨
加西亚·马尔克斯:一点点体面
真相查清之前别急着辟谣
一点点体面
马尔克斯曾阻止《百年孤独》被拍成电影
“百年孤独”的马尔克斯
辟谣联盟:一切谣言都是纸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