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氓情洒淮海大地

2014-08-07 07:08丁小红王丽
档案与建设 2014年7期
关键词:淮阴淮海边区

丁小红 王丽

(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淮安,223300)

1946年李一氓在淮阴

1990年12月4日,中顾委常委、中联部原常务副部长李一氓逝世。临终时,他向前来探视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郑重地留下遗嘱:“我的后事从简,只称一个老共产党人,不要任何其它称谓。不开告别会和追悼会。火化后我的骨灰洒在淮阴平原的大地上。”

1991年4月27日11时左右,一架直升机在淮阴市上空绕城一周,然后在广袤的淮海平原盘旋,李一氓的骨灰洒在淮阴大地,撒在洪泽湖畔、大运河和六塘河两岸,骨灰盒存放在淮阴市区水门桥南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后花园。

一位为革命奋斗了65年、足迹遍及全国的四川人,把曾经生活战斗过5年的异乡作为生命的最后归宿,可见这位老共产党人对淮阴情有独钟,一往情深。

1984年李一氓在书房

李一氓1903年出生于四川省彭县一个职员家庭。早在上中学时,他受“五四”运动影响,在《新青年》等进步刊物的熏陶下,积极追求革命真理。在上海上大学期间投身于进步学生运动,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他毅然投笔从戎,先后参加北伐战争和八一南昌起义,担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秘书和南昌起义参谋团秘书等。他没有被蒋介石反革命屠杀和南昌起义失败所吓倒,遵照党的安排,又秘密去了上海,从事更危险的地下保卫工作,同时做党的文化工作,为转移、保存党的重要力量,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作出重要贡献。1932年,李一氓奉命去江西瑞金中央根据地,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国家保卫局执行部长。在五次反“围剿”中,他历经千辛万苦,为巩固中央革命根据地做出了贡献。随后他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途中先后任特种营教导员、总政宣传部宣传科长。他态度鲜明,坚决反对张国焘分裂党的活动,对革命前途始终保持必胜的信念。红军到达陕北后,先后任陕甘省委、陕甘宁省委、陕西省委宣传部长,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还以毛泽东代表的身份前往成都,开展党的统战工作,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一氓受党的委派,协助叶挺组织新四军,并担任新四军秘书长和中共中央东南分局秘书长。皖南事变并未使他的斗志减退,他突出重围后,又历经艰险,奔桂林、转香港、经上海,来到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部。

1942年3月,李一氓受中共中央华中局委派,来到淮阴任淮海行署主任、中共淮海区委副书记。当时,淮海行署下辖淮阴、泗沭、涟水、沭阳、潼阳、宿迁、东海、灌云等县和宿北办事处。此时正处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经过陈毅指挥的程道口战役胜利后,各项工作正全面展开。但淮海区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刚一年多,局势依然十分严重,盘踞在淮海区的2000多名日军和韩德勤、王光夏伪顽军以及地方土匪势力不断骚扰。从1942年至1946年,李一氓在淮阴工作和战斗了5年。他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紧密结合淮海区实际情况,发动和领导淮阴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为开创苏皖解放区和平民主的新局面、支援苏北解放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2年春,淮海区筹备召开第二届参议会。李一氓认真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酝酿、调整、选聘参议员的过程中,坚持工农成分、进步分子、中间分子的“三三制”原则,特别是做过细工作,克服一度出现的中共党员多、开明士绅少的偏向。

李一氓手迹

李一氓领导淮海行署集中全力抓好农业生产和经济工作,为粉碎日伪“扫荡”、巩固和扩大淮海抗日根据地奠定坚强的物质基础和后勤保障。他接连召开农业生产、粮食、财经工作会议,用很大精力抓大生产运动,制定奖励生产办法,大办互助组、合作社,并且亲自抓典型,利用分管的《淮海报》,写社论、发新闻、编专刊,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在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还狠抓经济工作,采用减租减息、征收公粮田赋、开设银行、征税等多种措施,千方百计搞活经济、开辟财源。当时淮海区党内外干部一致称誉李一氓“抓生产理财,很有办法”。经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淮海区粮食紧张得到缓解,基本上做到农副产品自给,保证军需民食。

为了壮大抗日武装力量,李一氓还在全区组织和发动了三次群众性参军运动,为部队输送12000余名新兵。经济建设和后勤工作有力地配合了军事斗争。1942年年底,日伪军11万人,分九路对淮海区委机关所在地沭阳县张圩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大“扫荡”。李一氓和其他党政军领导人一起,率领干部和地方部队与敌人“捉迷藏”、巧周旋,经过几十次战斗、两年多浴血奋战,终于彻底粉碎日伪的大“扫荡”,赢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一氓又担起苏皖边区政府主席的重任。当时苏皖边区政府下辖8个专员公署、68个县、2个直属市、一个办事处,面积20万余平方公里,人口约2300万。苏皖边区政府从1945年11月1日成立到1946年下半年,存在仅仅一年,在李一氓的领导和带领下做了大量工作,成为“全中国民主建设的楷模”,创造了继陕甘宁边区之后又一个民主政治模范区。

苏皖边区政府修订和颁布条例、法规50多种,把原苏北、苏中、淮南、淮北的政令法令制度统一起来,彻底废除全地区1791个乡的保甲制,普遍实行自由平等选举,参议会名副其实地参政议政,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为了尽快医治八年抗战留下的创伤,边区政府狠抓生产,发展经济。1946年又逢历史上40年未遇的大灾荒,全区灾民高达700余万,李一氓领导边区政府实行生产自救的方针,同时重点发展盐业生产,努力增加财政收入,统一币制,平抑物价,扶助工商,促进商品流通和百业兴旺。边区政府又通过发动减租减息运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他十分重视交通工作,全面修复公路2127华里。

陈毅曾经赞扬李一氓是“党内少有的大知识分子”。李一氓利用自己知识渊博和多才多艺的特点,千方百计地繁荣苏皖边区文化事业。早在1943年秋冬,他亲自编写剧本《九宫山》,供淮海实验京剧团上演,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他和华中文化界人士广泛地结为朋友,积极组织多种文化学术团体,推动文化事业发展。1946年6月全国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重点向苏皖解放区发起进攻,李一氓亲任自卫备战后勤动员局局长,负责指挥后勤工作,在全区掀起支前热潮,出色地完成两淮保卫战、涟水保卫战和宿北大战的繁重的支前任务。

“我曾经在这个土地上生活和活动了5年,喝了这个地方的水,吃过这个地方的粮食。我也还记得哪些村庄、道路、田野、河流,更记得哪些淳朴而勇敢的人民。”的确,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在领导淮海行署和苏皖边区政府极其繁忙的工作中,李一氓和淮阴地区人民结下深厚的情谊。刚到淮阴时,他住在沭阳县张圩乡一个农民家里。他平时很随便,没有一点架子,经常到村里的小店买香烟。1942年日军大“扫荡”后,他随地委、行署机关转移到泗阳县北裴圩、里仁、庄圩一带农村进行游击战,住地频繁转移,为了不打扰群众,经常睡在村边大场上,甚至睡牛棚。他虽备马,但不常骑,经常与工作人员一起步行,有时还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搞调查研究。他有一个女儿叫李众兴,就是因为在泗阳县城众兴镇出生。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八十二壮士在刘老庄牺牲后,他力主修造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并为其题写楹联:“由陕西,到苏北,敌后英名传八路;从拂晓,达黄昏,全连苦战殉刘庄”。后来又为重修的烈士陵园撰写墓碑记,高度赞颂八十二烈士以身殉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李一氓从事外事工作,曾担任保卫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理事、书记,中国驻缅甸大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中联部常务副部长、中央纪委副书记等职。1980年11月,李一氓在为原淮海区党委机关报《淮海报》创刊45周年而作的《回忆与希望》一文中深情地写道:“我1942年到淮海区,1946年离去,我和《淮海报》计有5年工作关系。我离开这个工作地区已40年了,我总经常怀念这个地区和它的人民。”全国解放以后,“和革命老区淮阴一同度过抗战的艰苦的岁月,亦共享过抗战胜利的喜悦”的李一氓,总是怀着特殊的情怀,关注着淮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尤其关心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与淮阴人民始终保持密切的联系。

1926年,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前左二)、第三军党代表朱克靖(前左三)、第二军党代表李富春(前左四)、总政治部秘书李一氓(后左二)、第六军党代表林伯渠(后左三)在南昌

1958年,泗阳县委创办《泗阳日报》,请李一氓题写报头,当时他任驻缅大使,没有毛笔就用茼麻扎起来写。1978年12月,他应淮阴地委的请求,欣然为出版的淮阴区革命斗争史料《长风扫敌顽》作序。现在淮安市的许多纪念馆、烈士陵园、重要文化娱乐场所以及一些报刊,都有他亲笔题名。他在京多次热情接访淮阴地区及其有关单位的领导,兴致勃勃地参加各种座谈会,对淮阴地区各项工作提出重要指导意见。1979年秋,他已76岁高龄,仍重返淮海大地,走访革命战争年代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看望在艰难岁月里同呼吸、共命运的老区干部和人民。1983年,全国有183个县农业生产比1978年翻了一番,其中淮阴市涟水和泗洪两县榜上有名。他听到这个喜讯,情不自禁地说:“听到这个消息,自然使我非常兴奋”。

淮阴地区广大人民也一直深深怀念曾为他们作出卓越贡献的老领导李一氓。此种特殊的革命情缘,是李一氓这位老共产党人临终作出“火化后我的骨灰撒在淮阴平原大地上”遗嘱的最合乎逻辑的诠释。

猜你喜欢
淮阴淮海边区
江苏淮海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淮海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淮海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淮阴:母爱之都
淮阴:活跃着一支“老兵”调解队伍
背水一战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
抗日战争时期的鄂皖边区
冀鲁豫边区革命史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