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效果分析

2014-08-07 03:40邹卫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肠梗阻结肠癌并发症

邹卫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性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2月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老年患者,统计手术后并发症及近远期患者生存率,对比手术治疗前后的各个指标结果。 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无死亡病例出现,15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35例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半年、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6.67%(130/150)、60.67%(91/150)、48.67%(73/150)。其中治疗前后的常规指标对比显示手术能较好的解决患者的肠梗阻问题(P<0.05)。 结论 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要早期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和手术方式,以缓解梗阻并改善近远期预后。

[关键词] 结肠癌;肠梗阻;并发症;手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3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8-10-03

Analysis of surgical effects on elderly colon cancer concurrent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ZOU Wei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Beihai People's Hospital, Beihai 536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urgical effects on the elderly colon cancer concurrent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Methods 159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concurrent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who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9 to February 2013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short-term and long-term patient survival rates were recorded. All the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All the surgeries went successfully and no death occurred. Of the 150 patients, 35 patients had complications, which disappeared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 The 6-month, 1-year and 3-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86.67% (130/150), 60.67% (91/150) and 48.67% (73/15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of the conventional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dicated that surgery can solve the patients' intestinal obstruction nicely. Conclusion For elderly colon cancer concurrent with intestinal obstruction, definite diagnosis should be made at an early stage and appropriate timing and surgical methods should be chosen based on the specific situation in order to relive obstruction and improve long-term prognosis.

[Key words] Colon; Obstruction; Complications; Surgical treatment

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逐渐严重,结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正成为消化道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1]。由于结肠癌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由此导致的肠梗阻也是结肠癌的常见晚期表现[2],老年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笔者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2月来本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效果不错,现概述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2月来本院普外科

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2例,女68例,年龄65~88岁,平均(70.0±2.1)岁。所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腹部包块及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临床表现,B超可见“假肾征”,腹部X线检查可见扩张胀大的结肠袢,钡灌肠可见鸟嘴样改变,结肠镜检查可见肠腔狭窄甚至不能通过狭窄处,CT可见局部包块或肠壁相应的改变,经专科医生按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诊断标[3]准确诊无误。影像学检查发现右半结肠肿瘤50例,左半结肠肿瘤42例,乙状结肠肿瘤41例。Dukes分期34例A期、37例B期、54例C期、25例D期。高血压患者32例,糖尿病15例,老年性肺气肿9例。

1.2 研究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全身支持治疗,如

表1  治疗前后各指标统计分析

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 t x2 P

体温(℃) 37.22±0.57 36.52±0.65 2.9636 <0.05

呕吐[n(%)] 146(97.32) 19(12.65) 217.2240 <0.05

无排气排便[n(%)] 150(100.00) 0 300.0000 <0.05

腹痛[n(%)] 150(100.00) 41(27.34) 171.2042 <0.05

心率(次/min) 89.65±8.34 78.98±5.57 4.1071 <0.05

腹胀[n(%)] 145(96.67) 28(18.67) 186.9146 <0.05

扩容、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4-5],补充白蛋白使患者有较好的体质能够耐受手术,同时,进行常规胃肠减压和抗生素预防感染,对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尽可能的术前行肠道准备.急诊手术103例,择期手术47例。对于癌肿不能切除的病例进行单纯结肠造瘘,减少创伤,术后均送病理检查予以证实。

1.3 研究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温、心率和呕吐、排气排便、腹痛、腹胀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到的数据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整理和分析,对体温和心率采用t检验,其他指标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无死亡病例出现,其中右半结肠切除50例,左半结肠切除42例,两者分为72例Ⅰ期切除吻合和30例Ⅱ期切除吻合,乙状结肠根治术41例,单纯结肠造瘘17例后自动出院,15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35例,其中肺部感染23例,切口裂开8例和尿道感染4例,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半年、1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3.33%(140/150)、70.00%(105/150)、62.00%(93/150)。其中治疗前后的常规指标统计结果见表1,说明对于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手术能较好的解决患者的肠梗阻问题(P<0.05),相比报道的同期保守治疗的生存率[6],本试验的近远期生存率也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endprint

3 讨论

老年性结肠癌因症状不典型[7],常常初期症状轻微,而老年人本身常常有不同程度的肠道疾病,易引起患者的不重视而延误治疗。患者就诊时病程已较长,且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不符,如腹痛及腹膜炎体征不显著,呕吐也不剧烈。这就要求我们老年人要定期体检,以达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如大便潜血、直肠指诊及腹部X线,对于疑似病例应进行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其并发症中,以闭袢性肠梗阻多见[8],由此导致的肠道血运障碍甚至穿孔、弥漫性腹膜炎、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后期并发症常常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传统保守治疗因患者体质差、病情较重等原因而效果不明显[9],在患者能够耐受手术的前提下,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要重视围手术期的治疗,手术治疗老年性结肠癌并发肠梗阻主要有四种,包括Ⅰ期根治性肠切除、Ⅱ期切除吻合、单纯造瘘、Hartmanns术等[10]。据报道[11]Ⅰ期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都要低于分期手术,而分期手术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生存期,患者的费用和心理负担也更大,分期手术5年生存率仅为19%,Ⅰ期切除吻合术为47%而受到越来越大的外科医生的推崇,当然,这些都要根据患者的梗阻部位、程度及患者全身情况而定,除右半结肠肿瘤引起的肠梗阻主张Ⅰ期切除术外无统一标准化的临床路径[12]。本试验中71例施行Ⅰ期手术的患者,术中吻合前进行严格肠道清洁,在盲肠壁上置引流管后生理盐水大量灌洗结肠腔,待流出液体较清后改用甲硝唑液灌洗肠腔,引流管留置7d根据情况拔除,减少肠管张力和术后毒素的吸收,使得术后安全性,缝合时保证做到“上空、口松、下通”六字原则[13],从而大大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和降低切口感染的风险,患者术后腹胀、腹痛及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现象明显好转[14-15]。笔者从事临床多年,发现患者在一般状况良好,不完全性梗阻时间在48h内,且近段肠管无明显扩张,也无明显血运障碍和炎症水肿较轻的患者,推荐Ⅰ期切除术,其余患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期手术或者仅仅进行结构造瘘,尽量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16-17]。

总之,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要早期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和手术方式,手术原则重点解除梗阻,争取对肿瘤行根治性切除等。加强围手术期的肠减压和肠道灌洗,加上熟练的操作技术,可缓解绝大部分老年结肠癌所致梗阻,并一定程度上改善近远期预后。

[参考文献]

[1] 罗东林,张胜本,刘宝华,等.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附150例报告)[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9(6):436-437.

[2] 万德森,陈功,刘晖.结肠癌并发急生肠梗阻的外科治疗[J].中华肿瘤杂志,2011,23(6):338-340.

[3] 刘润瑞,余新平,曾恒健.47例老年结肠癌所致肠梗阻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7(6):93-94.

[4] 徐新,孙淑明,刘婉秀.老年结肠癌的特点及术式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11,20(4):435-436.

[5] 李小军.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外科治疗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3(6):882-884.

[6] 侯森,时永.老年性结肠癌并肠梗阻87例诊治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9(3):648-652.

[7] 余剑波.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外科治疗分析(附73例报告)[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0,15(4):236-238.

[8] 郑新平,范祥妹,吴起增.结肠癌伴急性结肠梗阻16例诊治体会[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10(6):562-563.

[9] 万德森,陈功,刘晖.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J].中华肿瘤杂志,2011,23(4):338-340.

[10] 武林枫,刘连新,薛东渡,等.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0,8(1):41-49.

[11] 韩春藩,俞建平,王雁.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员178例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3(6):882-884.

[12] 胡贤杰,许中友,倪开元,等.老年人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围手术期治疗[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1,46(1):12-15.

[13] 张学军.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诊治(附76例报告)[J].中国现代外科学杂志,2011,21(13):58-60.

[14] 孙健.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49例外科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2):120-121.

[15] 徐加银,厉军,王金叶.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7):171-172.

[16] 章社民.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6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5(4):110-111.

[17] 易伟光,付晏,张丽,等.老年性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和外科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2,5(19):142-143.

(收稿日期:2014-01-06)

endprint

3 讨论

老年性结肠癌因症状不典型[7],常常初期症状轻微,而老年人本身常常有不同程度的肠道疾病,易引起患者的不重视而延误治疗。患者就诊时病程已较长,且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不符,如腹痛及腹膜炎体征不显著,呕吐也不剧烈。这就要求我们老年人要定期体检,以达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如大便潜血、直肠指诊及腹部X线,对于疑似病例应进行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其并发症中,以闭袢性肠梗阻多见[8],由此导致的肠道血运障碍甚至穿孔、弥漫性腹膜炎、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后期并发症常常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传统保守治疗因患者体质差、病情较重等原因而效果不明显[9],在患者能够耐受手术的前提下,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要重视围手术期的治疗,手术治疗老年性结肠癌并发肠梗阻主要有四种,包括Ⅰ期根治性肠切除、Ⅱ期切除吻合、单纯造瘘、Hartmanns术等[10]。据报道[11]Ⅰ期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都要低于分期手术,而分期手术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生存期,患者的费用和心理负担也更大,分期手术5年生存率仅为19%,Ⅰ期切除吻合术为47%而受到越来越大的外科医生的推崇,当然,这些都要根据患者的梗阻部位、程度及患者全身情况而定,除右半结肠肿瘤引起的肠梗阻主张Ⅰ期切除术外无统一标准化的临床路径[12]。本试验中71例施行Ⅰ期手术的患者,术中吻合前进行严格肠道清洁,在盲肠壁上置引流管后生理盐水大量灌洗结肠腔,待流出液体较清后改用甲硝唑液灌洗肠腔,引流管留置7d根据情况拔除,减少肠管张力和术后毒素的吸收,使得术后安全性,缝合时保证做到“上空、口松、下通”六字原则[13],从而大大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和降低切口感染的风险,患者术后腹胀、腹痛及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现象明显好转[14-15]。笔者从事临床多年,发现患者在一般状况良好,不完全性梗阻时间在48h内,且近段肠管无明显扩张,也无明显血运障碍和炎症水肿较轻的患者,推荐Ⅰ期切除术,其余患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期手术或者仅仅进行结构造瘘,尽量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16-17]。

总之,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要早期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和手术方式,手术原则重点解除梗阻,争取对肿瘤行根治性切除等。加强围手术期的肠减压和肠道灌洗,加上熟练的操作技术,可缓解绝大部分老年结肠癌所致梗阻,并一定程度上改善近远期预后。

[参考文献]

[1] 罗东林,张胜本,刘宝华,等.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附150例报告)[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9(6):436-437.

[2] 万德森,陈功,刘晖.结肠癌并发急生肠梗阻的外科治疗[J].中华肿瘤杂志,2011,23(6):338-340.

[3] 刘润瑞,余新平,曾恒健.47例老年结肠癌所致肠梗阻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7(6):93-94.

[4] 徐新,孙淑明,刘婉秀.老年结肠癌的特点及术式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11,20(4):435-436.

[5] 李小军.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外科治疗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3(6):882-884.

[6] 侯森,时永.老年性结肠癌并肠梗阻87例诊治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9(3):648-652.

[7] 余剑波.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外科治疗分析(附73例报告)[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0,15(4):236-238.

[8] 郑新平,范祥妹,吴起增.结肠癌伴急性结肠梗阻16例诊治体会[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10(6):562-563.

[9] 万德森,陈功,刘晖.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J].中华肿瘤杂志,2011,23(4):338-340.

[10] 武林枫,刘连新,薛东渡,等.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0,8(1):41-49.

[11] 韩春藩,俞建平,王雁.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员178例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3(6):882-884.

[12] 胡贤杰,许中友,倪开元,等.老年人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围手术期治疗[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1,46(1):12-15.

[13] 张学军.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诊治(附76例报告)[J].中国现代外科学杂志,2011,21(13):58-60.

[14] 孙健.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49例外科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2):120-121.

[15] 徐加银,厉军,王金叶.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7):171-172.

[16] 章社民.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6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5(4):110-111.

[17] 易伟光,付晏,张丽,等.老年性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和外科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2,5(19):142-143.

(收稿日期:2014-01-06)

endprint

3 讨论

老年性结肠癌因症状不典型[7],常常初期症状轻微,而老年人本身常常有不同程度的肠道疾病,易引起患者的不重视而延误治疗。患者就诊时病程已较长,且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不符,如腹痛及腹膜炎体征不显著,呕吐也不剧烈。这就要求我们老年人要定期体检,以达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如大便潜血、直肠指诊及腹部X线,对于疑似病例应进行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其并发症中,以闭袢性肠梗阻多见[8],由此导致的肠道血运障碍甚至穿孔、弥漫性腹膜炎、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后期并发症常常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传统保守治疗因患者体质差、病情较重等原因而效果不明显[9],在患者能够耐受手术的前提下,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要重视围手术期的治疗,手术治疗老年性结肠癌并发肠梗阻主要有四种,包括Ⅰ期根治性肠切除、Ⅱ期切除吻合、单纯造瘘、Hartmanns术等[10]。据报道[11]Ⅰ期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都要低于分期手术,而分期手术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生存期,患者的费用和心理负担也更大,分期手术5年生存率仅为19%,Ⅰ期切除吻合术为47%而受到越来越大的外科医生的推崇,当然,这些都要根据患者的梗阻部位、程度及患者全身情况而定,除右半结肠肿瘤引起的肠梗阻主张Ⅰ期切除术外无统一标准化的临床路径[12]。本试验中71例施行Ⅰ期手术的患者,术中吻合前进行严格肠道清洁,在盲肠壁上置引流管后生理盐水大量灌洗结肠腔,待流出液体较清后改用甲硝唑液灌洗肠腔,引流管留置7d根据情况拔除,减少肠管张力和术后毒素的吸收,使得术后安全性,缝合时保证做到“上空、口松、下通”六字原则[13],从而大大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和降低切口感染的风险,患者术后腹胀、腹痛及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现象明显好转[14-15]。笔者从事临床多年,发现患者在一般状况良好,不完全性梗阻时间在48h内,且近段肠管无明显扩张,也无明显血运障碍和炎症水肿较轻的患者,推荐Ⅰ期切除术,其余患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期手术或者仅仅进行结构造瘘,尽量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16-17]。

总之,老年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要早期明确诊断,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和手术方式,手术原则重点解除梗阻,争取对肿瘤行根治性切除等。加强围手术期的肠减压和肠道灌洗,加上熟练的操作技术,可缓解绝大部分老年结肠癌所致梗阻,并一定程度上改善近远期预后。

[参考文献]

[1] 罗东林,张胜本,刘宝华,等.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附150例报告)[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9(6):436-437.

[2] 万德森,陈功,刘晖.结肠癌并发急生肠梗阻的外科治疗[J].中华肿瘤杂志,2011,23(6):338-340.

[3] 刘润瑞,余新平,曾恒健.47例老年结肠癌所致肠梗阻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7(6):93-94.

[4] 徐新,孙淑明,刘婉秀.老年结肠癌的特点及术式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11,20(4):435-436.

[5] 李小军.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外科治疗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3(6):882-884.

[6] 侯森,时永.老年性结肠癌并肠梗阻87例诊治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9(3):648-652.

[7] 余剑波.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外科治疗分析(附73例报告)[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0,15(4):236-238.

[8] 郑新平,范祥妹,吴起增.结肠癌伴急性结肠梗阻16例诊治体会[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10(6):562-563.

[9] 万德森,陈功,刘晖.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J].中华肿瘤杂志,2011,23(4):338-340.

[10] 武林枫,刘连新,薛东渡,等.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0,8(1):41-49.

[11] 韩春藩,俞建平,王雁.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员178例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3(6):882-884.

[12] 胡贤杰,许中友,倪开元,等.老年人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围手术期治疗[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1,46(1):12-15.

[13] 张学军.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外科诊治(附76例报告)[J].中国现代外科学杂志,2011,21(13):58-60.

[14] 孙健.老年性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49例外科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2):120-121.

[15] 徐加银,厉军,王金叶.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7):171-172.

[16] 章社民.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6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5(4):110-111.

[17] 易伟光,付晏,张丽,等.老年性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和外科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2,5(19):142-143.

(收稿日期:2014-01-06)

endprint

猜你喜欢
肠梗阻结肠癌并发症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结肠癌早期,多有5大表现
助“癌”为虐的细菌
肠梗阻不手术有何治疗方法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