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榆沫蝉发生初报

2014-08-10 12:29孙艳梅陈殿元
植物保护 2014年2期
关键词:吉林市羽化若虫

孙艳梅,陈殿元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 132101)

有害生物动态

吉林市榆沫蝉发生初报

孙艳梅,陈殿元*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 132101)

通过定点观察的方法,对榆沫蝉[Cnemidanomialugubris(Lethierry)]的形态及在吉林市的周年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榆沫蝉在吉林市1年1代,以卵在枝条皮层下越冬。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严重为害榆,偶尔也为害榆叶梅、山楂等树木。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榆沫蝉; 形态; 生物学特性

榆沫蝉[Cnemidanomialugubris(Lethierry,1876)]属同翅目(Homoptera)尖胸沫蝉科(Aphrophoridae),最早发现于欧洲,目前分布于俄罗斯、韩国、中国东北[1]。国内文献未见详细记录,2008年在吉林市著名的景区——北山公园内发现,随后在市区的行道树、市周围的猴石山、东团山及左家自然保护区等多地发生为害,并逐年加重。榆沫蝉主要为害榆,在北山公园调查,榆树受害株100%,有虫叶片平均达76.4%,有的古树已濒临死亡。萌芽期树枝缠沫,顺枝流水;出叶后叶背黏挂大团泡沫,树下滴水如雨;成虫产卵时刮伤枝条,使其风干枯死;严重地影响榆树的生长发育及景观效果,也烦扰了旅游晨练的人,有损于吉林市旅游城市形象。2010-2012年间对榆沫蝉在吉林市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榆沫蝉的形态观测

在榆沫蝉发生为害期,选择虫口密度大的寄主——榆树(UlmuspumilaLinnaeus),按期采集其上的卵、若虫、雌雄成虫各30粒(头),测量其大小(成虫体长包括翅长[2]),并描述其颜色、斑纹等形态特征。

1.2 榆沫蝉的生活史与习性观察

观测地点选择在吉林市北山公园,该公园为著名景点,系天然形成的山体公园,榆树是主要树木之一,有少量的大果榆(U.macrocarpaHance)。在北山公园内选择主干粗10cm左右、可见越冬卵8块以上的榆树5株,从4月10日开始,每隔0~1d观察记录榆沫蝉卵的孵化;若虫的转移、取食、蜕皮等活动;成虫羽化、交尾、产卵等,并选择新羽化的雌成虫20头,解剖测其抱卵量。同时不定期调查大果榆、高大的榆树、市区行道龙爪榆(U.pumilavar.pendula)及其他树木受害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榆沫蝉的形态(见图1)

图1 榆沫蝉各虫态Fig.1 Life stages of elm spittlebugs

2.1.1 成虫

大型美丽种类。雌虫体长12.5 mm(11.8~12.9 mm),雄虫体长10.6mm(9.5~10.8 mm)。头冠黑色,两侧及复眼棕褐色,颜面黄色,中央有黑色纵纹,触角、喙黑色;前胸背板黑色,前缘横列黄白色不规则斑点,后缘呈“横3字”形;小盾片近伞形,黑色,末端尖,淡黄色;前翅黑色,散布着近长方形淡黄色斑纹5个,其中近前缘的2个斑纹清晰而明显。足红褐色,腿节后侧有1黑色纵条纹,胫节基部、跗节端部及爪黑色。初羽化的成虫淡青白色,前翅斑纹隐约可见。

2.1.2 若虫

初孵若虫头、触角、胸、足黑色,腹部黄色。末龄若虫体长7.2~8.0mm,头部及触角黑色,头冠后缘中央具半圆形青白色斑纹;胸部及足、翅芽黑色,胸部中央具细白纵线纹;腹部青白色,向末端渐加深至腹末呈黑色。刚蜕皮的若虫全身青白色,体色随生长日数逐渐加深。

2.1.3 卵

长1.3~1.5 mm,长棒形,稍弯,蜡白色。

2.2 榆沫蝉的生物学特性

2.2.1 榆沫蝉的年生活史

通过定点观察的方法获知,榆沫蝉在吉林市1年发生1代,以卵在榆树枝条皮下越冬。翌年4月下旬气温升至5 ℃左右,即树液流动期越冬卵孵化,若虫开始刺吸树液为害,直到5月下旬羽化为成虫,成虫经少量的补充营养后,交配产卵。以卵越冬。其年生活史见表1。

2.2.2 榆沫蝉的习性

成虫多于清晨羽化,栖息于各种低矮植物上,受惊时急速跳开;在榆枝条上吸汁补充营养,但为害不明显。羽化后经7~10d交配产卵,交配时两性成虫尾部相对,并列交错,成虫产卵于一、二年生的枝条皮层内,每头雌虫产卵量15~23粒。若虫孵化后沿枝干爬行寻找新枝条,群集吸汁为害。此时幼叶尚小主要在枝条上为害,每次蜕皮后均寻找新的部位为害。若虫经两次蜕皮后逐渐转移至叶片背面为害,直到羽化为成虫自由活动。若虫期共5龄,1、2龄为害枝条,3~5龄为害叶片。严重发生时,树下滴水如雨,若虫偶尔可随泡沫落下。

表1榆沫蝉在吉林市的年生活史1)

Table1LifehistoryofCnemidanomialugubrisinJilinCity

世代Generation1-3月Jan⁃March上中下4月April上中下5月May上中下6月June上中下7月July上中下8月-12月Aug⁃Dec上中下1(·)(·)(·)(·)··----〛++++冬〛(·)(·)(·)(·)(·)(·)(·)(·)

1) ·卵; (·)越冬卵; —若虫; +成虫。 ·Egg; (·) Hibernating egg; —Larva; +Adult.

榆沫蝉喜窝风荫蔽场所,故山地公园比行道树发生密度大;主要为害榆,尤其是榆树受害重,大果榆次之。偶尔落到榆叶梅[Amygdalustriloba(Lindl.)Ricker]、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unge)等树木上也能吸汁为害(图2)。多年生的高大榆树比低矮小榆树受害重;由于1、2龄若虫的迁移,在树冠上分布均匀。每年发生早晚与温度关系密切,春季温度高发生早而严重,如2008年吉林省4月份平均温度10.7 ℃,较常年高3.4 ℃,榆沫蝉4月15日即孵化为害,而2010年4月的平均温度仅3.9 ℃,榆沫蝉5月2日始见孵化。

3 结论与讨论

(1)榆沫蝉是近些年严重发生的新害虫,在吉林市1年发生1代,以卵在枝条皮层内越冬,每年4月下旬树液流动期越冬卵孵化,若虫为害期持续1个月,严重为害期在5月中、下旬。

(2)榆沫蝉在吉林市为害逐年加重,防治措施有:低龄树可于秋天落叶后剪除带卵枝条烧掉;成虫羽化期用捕虫网捕捉后深埋处理。对于价值高的古榆在吊滴营养液中加入内吸药剂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40%氧乐果乳油等,或行道树下浇灌上述药剂的稀释液进行防治。在1、2龄若虫分散期(5月上旬)喷药防治,可选择1.2%苦参烟碱水剂、2.5%溴氰菊酯乳油、3%啶虫脒乳油等药剂对水稀释喷雾。

(3)关于中文名称,徐公天等[2]称为朴沫蝉,由于目前发现该害虫只为害榆,故中文名以“榆沫蝉”命名为宜。

[1] СтороженкоС Ю.Насекомые лазовского заповедника[EB/OL].2009:65 http:∥lazovzap.ru/files/Insect_lazovzap.pdf.

[2] 葛钟麟.中国经济昆虫志 第十册(同翅目叶蝉科)[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66:32.

[3] 徐公天,杨志华.中国园林害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34.

Preliminaryreportonelmspittlebugs(Cnemidanomialugubris)inJilinCity

Sun Yanmei, Chen Dianyuan

(Jilin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College,Jilin132101,China)

The morphology and annual occurrence rules of elm spittlebugs (Cnemidanomialugubris) were investigated in Jilin City by the method of site-fixed observation.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sect has one generation per year in Jilin and overwinters beneath the cortex of branches in the egg stage.Elm spittlebugs may cause significant damage to elm trees during late April to late May every year.Occasionally,they also do harm to flowering plum,hawthorn and some other trees.Based on the results,some control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elm spittlebug; morphology; biological character

2013-07-10

:2013-08-04

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2010GA660001)

S 433.3

:BDOI:10.3969/j.issn.0529-1542.2014.02.037

* 通信作者 E-mail: jlcdy@sina.com

猜你喜欢
吉林市羽化若虫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悼留民兄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美洲大蠊幼龄若虫肠道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不同饲养方式对柑橘大实蝇羽化的影响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
田间常见8种有害蝽类若虫龄期的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