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视角下我国社区学院定位研究

2014-08-15 19:54刘春朝,李建春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终身学习定位

刘春朝,李建春

摘 要 终身学习是社区学院发展的重要基础,社区学院是落实终身学习理念的重要载体。根据终身学习理念,社区学院必须强化为社区经济建设和社区居民终身学习服务,形成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努力推动和完善高等教育体系,并在发展规模、课程、师资和形象等方面加强内涵建设。

关键词 终身学习;社区学院;定位

中图分类号 G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7-0074-0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北京、上海等地开始出现多种类型的社区学院,这一方面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了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也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更大挑战。社区学院办学10余年来,始终没有形成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究其原因,是我国社区学院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亟需厘清的基本问题,发展定位是其中的核心问题。由于没有明确的身份地位,使得社区学院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办学方向不明、扶持政策不到位、政府财政配套不足等瓶颈问题。基于此,本文基于终身学习视角对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定位进行剖析,以期为我国社区学院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一、社区学院定位的依据和原则

关于“定位”一词,《汉语词典》的解释有三层含义:用仪器对物体所在的位置进行测量;经测量后确定的位置;把事物放在适当的地位并做出某种评价,如抓好产品价值定位。《互动百科》的解释为:确定某一事物在一定环境中的位置。根据研究的主题,本文将“定位”界定为汉语词典的第三层含义,即把事物放在适当地位并作出某种评价,或《互动百科》中的解释,即某一事物在一定环境中的位置[1]。由此,社区学院发展定位就是指社区学院如何在一定环境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这个环境包括社会大环境、高等教育系统环境、社区学院内部环境。具体来说,是社区学院根据其内涵、功能、特征、性质等内部条件及经济、社会、文化需求等外部条件,在发挥优势、避免不足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性、战略性、长远性的规划活动,是社区学院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部分。

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定位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其理论依据主要有系统论、高等教育分层理论和教育定位理论;现实依据主要有所处国家和区域的发展情况、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整体状况和社区学院自身发展状况等内容[2]。由此可见,社区学院发展的定位问题不单是社区学院自身的问题,更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问题和整个社会的问题。

首先,社区学院的定位必须强化社区服务,所有活动紧紧围绕社区开展。社区学院的特征之一就是立足社区,因此,其办学的核心就是紧贴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居民素质,促进社区经济建设,把社区建设成终身学习型社区。

其次,社区学院的定位必须符合发展规律,形成独特的发展特色,回避同质性办学。社区学院的发展定位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面向社区、分类发展、整体优化、灵活合作、持续发展为原则,符合基本发展规律,办学充分体现特色,积极回避同质性办学问题,争取形成“一校一品”特色。

最后,社区学院的定位必将推动和完善高等教育体系。按照系统理论分析,社区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子系统,通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高等教育环境的相互作用,可使这个子系统内部与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有机结合起来。社区学院作为终身学习型高等教育机构,其培养人才的层次与类型的特殊性能够满足社会分工的需求,将其尽快纳入高等教育系统,必能促进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终身学习与社区学院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相互影响

终身学习理念是社区学院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社区学院又是落实终身学习理念的教育载体,二者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和制约。

(一)终身学习理念是社区学院发展的重要基础

197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出版《回流教育:终身学习的策略》(Recurrent Education:The Strategy of Lifelong Education),强调教育制度的有机性,应让有工作经验的个人,得到充分的机会返回学校接受教育。同年,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The Carnegie 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发表《迈向学习社会》(Towards a Learning Society)的报告书,提出“学习社会”的理念,指出未来的学习将由封闭的学习转为开放学习,而教育必须开放给成人,高等教育中的“社区学院”、“隔空教育”、“开放大学”均应设法扩充。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CO)出版《学习:内在的财富》(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3],明确指出,终身教育概念是人类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终身学习已成为全球性的理念。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最令世界震动的教育思潮,其对任何一种教育都产生重大影响,特别对社区学院,这种面向成人为主的高等教育新形态,将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社区学院在办学面向、办学职能、人才培养规格、专业发展和课程设置等各方面都密切体现着终身学习理念。通过社区教育的各种形式,让社区居民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是社区学院发展的终极目标。

(二)社区学院是落实终身学习理念的重要载体

终身学习理念贯穿整个社会的所有教育活动,但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特点与社会分工,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活动都能全方位体现终身学习理念。但社区学院作为一种新形态的高等教育形式,结合当前城乡社区建设的需要,可以更好地践行终身教育理念[4]。首先,社区学院是终身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得以延伸的载体。社区学院可以利用自身优势,特别针对社区成人居民进行再培训、再教育与再提升,以满足社区经济建设和居民素质提升的需要。其次,社区学院是终身学习的基点。社区学院的开放性特征,可以保证社区每位成员进入社区学院学习,为学习者提供环境良好的学习场所,使得人人都可以方便地参与学习。再次,社区学院还是终身学习资源整合的纽带与桥梁。凡是社区的文化资产、景观及学习场地、课程、活动、师资皆是社区居民的终身学习资源,社区学院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整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养成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态度,以激发社区居民自发性素质提升,并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三)终身学习与社区学院相互影响

欧美社区学院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受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也是如此。终身学习理念为社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而社区学院的发展又是践行终身学习的助推器[5]。终身学习理念与社区学院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终身学习理念不能脱离社区学院而孤立存在,成为空洞的理想主义。社区学院更需要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开放地给每一位社区居民提供终身学习机会,提升每个家庭文化水平,提高社区居民整体素质与生活品质。

三、我国社区学院定位构想

教育定位是一个国家和政府将教育赋予何种功能和任务,定位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的哪个领域和部类,对其承担何种职责和发挥何种作用的价值取向与制度安排[6]。我国社区学院的定位可以分为外部定位与内部定位[7]。外部定位,即社区学院在外部环境中的定位,主要包括社区学院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定位和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内部定位,即社区学院内部各要素的定位,主要包括学校总体发展战略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办学职能定位、专业发展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发展规模定位和形象定位等。

(一)外部定位

1.社区学院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定位

外部定位包括社区学院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定位和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社会系统由政治、经济、文化三部分组成,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8]。社区学院是设立于社区,重点满足社区居民知识技能、素质、学历和生活品质提升的教育活动场所,是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根据其功能特征,当属于文化领域,这就是社区学院在社会系统中的基本定位。此外,社区学院的办学是根据社区经济发展需求而开展的人才培养活动,这种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并为社区带来经济效益的行为,使其经济属性得以展现,因此,社区学院同时定位于经济领域。

2.社区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

作为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形态,其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什么位置,是社区学院定位的关键之处,也是其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将高等教育按照办学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形式有全日制大学、独立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另一种是成人高等教育,主要形式有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农民高等学校、夜大学、高等函授学院、管理干部学院、普通大学的成人教育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目前社区学院仍处于高等教育体系的边缘,主要以成人高校、电大、职工大学等学校为依托,尚未明确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办学类型与办学层次较为混乱,办学特色难以形成。因此,社区学院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首要的是找准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三方面的定位。

社区学院教育对象是以社区中成年居民为主,教育目标是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终身学习体系,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质;成人教育学院教育对象是以参加工作的成年人为主,教育目标是培养有初步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教育对象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与高中同等学历的学生,教育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从社区学院自身发展角度看,办学类型可定位为成人高等教育,但是有别于主要实施学历教育的全日制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其重点在于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即终身学习型高等学校。从高等教育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四个层次来看,社区学院办学层次毋庸置疑应定位于专科和本科层次人才的培养;办学特色定位就是在同类型同层次学校中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加强与社区经济社会状况紧密联系。由此可见,社区学院的办学类型、层次、特色具有不可替代性。但从宏观角度讲,办学类型与层次仅凭社区学院自身努力难以达到最佳定位,更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进行宏观调控和引导,对社区学院的角色和任务进行宏观规划,使其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更好地开展终身教育活动。

(二)内部定位

社区学院发展的内部定位是社区学院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是社区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发展战略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办学功能定位、专业发展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发展规模定位、课程定位、师资定位和形象定位等。

1.发展战略定位

发展战略定位是社区学院办学需考虑的首要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把握社区学院的发展现状,并提出通过努力可以在不同阶段实现的战略性目标。从中长期角度来看,站在统筹全局的高度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教育发展趋势和社区人才结构发展趋势等进行科学预测和思考。经过5~10年建设,重点形成独特的办学思路、鲜明的办学特色、多元的办学职能和合理的办学规模。从近期来看,就是对学院进行人才培养各项工作的规划,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建立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和优势明显的专业发展方向等。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发展战略定位中社区学院必须充分了解自身及外部情况,进行SWOT战略分析,此外还必须对同类院校或同等功能的机构有所了解,以便形成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2.人才培养规格定位

人才培养规格定位是指社区学院在办学过程中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从而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和评价标准。社区学院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形成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规格,不同类型与层次的高等教育培养不同规格的人才,学术研究型高等教育机构主要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应用型高等教育机构以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为主。社区学院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应根据社区、成人、平民、开放、职业等特点,立足社区,面向区域经济发展,以构建学习型社会为出发点,公民意识提升为核心,技能培养为重点,自主学习的养成为目的,为社区发展提供综合素质高的社区居民和技能应用性强的人才。另一方面,在同类社区学院中,人才培养规格也应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如城市社区学院与农村社区学院就应根据区域和社区居民的差异性,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上有所差异。

3.办学功能定位

办学功能定位就是社区学院面对多层次多类型的教育需求如何发挥既定的教育服务功能。社区学院的办学目的在于增加终身学习机会,协助居民及社区发展,包括正规的、非正规的和非正式的教育活动,如社区成人教育、社区建设、公民素养养成、生活技能教育等活动。这些教育活动既要达到满足社区发展需要,又要达到促进个人终身发展的效果。办学功能定位层次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既不能定位于学历教育,这样无法与普通高等教育竞争,也不能定位于社会培训,这样又会发展成为一般性的社会培训机构。社区学院功能不能贪大求全,要突出特色,主要定位于依托正规的学历教育,发展非学历教育,保证非学历教育的质量,凝练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办学特色。

4.专业发展定位

专业发展定位是社区学院办学的主要抓手。社区学院根据其办学特征及对象,主要以成人居民为主,专业设置和课程规划要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一般认为社区成人知识层次偏低,主要以社团文娱等休闲专业作为主要学习领域的认识是有失偏颇的。实践表明,应该更多地以学术、生活技能专业为主,这样才能有效挖掘社区居民的优势,补充缺点,提升综合素质与生活品质,构建良好的学习型社区。同时,专业设置要根据社区学院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特征进行分类。对于接受学历教育的社区居民,专业设置要按照学历教育的基本要求,突出学院特色,设置相关专业;对于非学历教育的成员,在了解学习目的的基础上,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使其学有所用。

5.服务面向定位

服务面向定位,就是了解社区学院的立足点、着眼点是什么,服务范围与重点是什么。社区学院作为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大教育的载体,社区性是社区学院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因此社区学院必须立足社区、服务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终身学习服务、为社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6.发展规模定位

发展规模定位,主要是指对社区学院在校生数和教职工数的规模定位。社区学院的学生规模应根据所在社区的人口来确定,根据学院总体发展目标做好基准规模定位,如未来几年内在校生规模大约控制在多少人范围内,而教师规模必须按照一定的生师比来控制,并非教师越多越好。因此,若要保证一所社区学院的运行和教学质量,必须在规模上进行合理定位,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办学效益。

7.课程定位

社区学院课程定位,主要是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情况要有一定范围的定位标准。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符合社区发展的需求与学院成员发展的需求。课程开发首先要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要与相关企业、事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建立联系,最好成立课程开发委员会。课程设置中要按照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进行课程区分,学历教育按照相关规定,在课时上有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划分,种类上有基础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划分,理论课和实践课有机结合,基础课与专业课有机结合,注重实践课与专业课,保证学习效果。非学历教育的课程可以更加灵活,在课程内容上,社区学院应根据成员需要,可自创自编教材,也可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料,进行视频内容学习,学习方式上也相对更加开放灵活。课程定位并非一成不变,定位的目的是课程设置应遵守定位标准,需要调整时可按照定位标准进行合理调整。

8.师资定位

社区学院的师资定位是指社区学院在发展中对教师准入、发展、结构方面的定位,其对师资队伍建设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师资准入方面,要求进入社区学院的教师有一定的社区工作背景,对社区和社区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师资发展方面,社区学院要积极培养骨干教师,大力培养学院特色专业和课程方面的教师;在结构方面,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专兼结构等,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是师资定位的重要内容,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要合理。在专兼职师资结构上,要以兼职教师为主,专职教师为辅,社区学院一定要抓住兼职教师经验丰富、知识面广等特点,充分发挥兼职教师队伍优势,打造社区学院发展的品牌。

9.形象定位

形象定位,是现代企业常用的一个定位术语。根据百度百科解释,形象定位即确定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在公众中的位置、在同行中的位置和社会中的位置。同样,社区学院作为一种高等教育机构,其形象定位也十分重要。社区学院形象定位是根据学校的环境,主要针对社会公众对学校的整体评价和认识度以及重视度,强有力地营造出鲜明的自我期望的理想形象。形象定位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内而外,即学院办学实力强、办学水平高、社会贡献度高等支撑的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美好形象;二是从外及里,即通过现代大众媒体宣传,如电视、网络、广播、报纸及各类杂志等,将社区学院的理想形象向社会大众传播,使广大群众从外部对社区学院达到初步认可。形象定位的两层含义相得益彰,但重点在于第一种定位方式,即从本质上提升内涵建设,这需要持久的人力物力投入,但这一点是社区学院未来竞争力的核心,决定着其被社会接纳和认可的程度,决定着其能否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系统论[EB/OL].[2013-01-20].http://baike.baidu.com/view/62521.htm.

[2][7]陈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定位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3]赵红亚.迈向学习社会—美国成人教育思想与实践的传统和变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蔡培村.从终身教育论析社区营造的理念与策略[M]//中国台湾成人教育学会主编.终身学习与教育改革.台北:师大书苑,1996:155-180.

[5]黄宁.德国民众高等学校作为终生教育机构之研究[D].台湾: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1999.

[6]阮成武.新中国60年教育定位变迁及价值转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136-141.

[8]夏光荣,李星毅.教育定位理论初探[J].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1):4-6,13.

On the Development Positioning of Community College in China Based on Lifelong Learning

LIU Chun-zhao1,2, LI Jian-chun2

(1. 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e and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008;

2. Haitian College, Ningbo Polytechnic, Ningbo Zhejiang 315800, China)

Abstract Lifelong learning is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college, and community college is important carrier to implement lifelong education. In the view of lifelong learning, community college must pay attention to serve for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and lifelong learning of community residents, try to form school-running characteristics, boost and optimiz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strengthen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aspects of scale, courses, teaching staff and profile.

Key words lifelong learning; community college; positioning

猜你喜欢
终身学习定位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难与易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单片机教学改革探讨
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之思考
基于终身学习理念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探微
我国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研究综述
理想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