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如何杜绝红包上的“腐味”

2014-08-15 00:51
支部建设 2014年12期
关键词:容忍度大礼新加坡人

新加坡如何杜绝红包上的“腐味”

新加坡人过年送红包有不少源自中华传统文化的门道讲究。一般来说,红包是由长辈送给晚辈,已婚的送给未婚的。至于已成家立业的子女,则要反过来送红包给家中长辈表个孝心。对送给自家长辈的红包,新加坡人一般都会包得丰厚些,钱数还会用8结尾。那么,在新加坡,也有在结婚酒席上送红包的传统。高级官员或上司的子女结婚时,会不会有人趁机送大礼?答案是不会。按法律规定,官员在工作中收取金钱无论多少都会触犯刑律,即便收到难以婉拒的象征性礼品也是要么上交,要么就得自己掏腰包买下。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官员还是企业雇员,对于红包,脑袋里都有一根紧绷的弦。

新加坡规定,官员或企业雇员处理涉及自己亲朋好友的公务时,必须申报可能存在利益瓜葛的关系。新加坡环境局曾招标采购自行车,一家企业通过政府部门共用的网络采购平台中了标,但事后发现,中标企业提供的是豪华山地车,其高管与负责招标的环境局官员是社交媒体上熟识的好友。虽然竞标价是正常的市场价,但这名官员仍因未申报与对方的利益关系而遭到惩罚。

在新加坡,红包没有散发出贪腐的气味,因为社会总体上对于变相的利益输送没有容忍度,法律也不允许存在这样的容忍度。官员避嫌还来不及,谁会傻到把红包变成行贿的“大礼”呢?

(责编:于晋芳)

猜你喜欢
容忍度大礼新加坡人
“重新探索新加坡”消费券期限延长
潘大礼教授简介
浅谈歧义容忍度与二语习得
初中生歧义容忍度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新加坡反正话
吃什么等
不同歧义容忍度的高中生阅读认知策略使用情况调查
新年“希望球”
收好太阳送的礼
《孩子》送大礼 孩子上封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