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呼唤有担当的领导干部

2014-08-15 00:51蔡建军
支部建设 2014年2期
关键词:公心建军呼唤

■ 蔡建军

改革呼唤有担当的领导干部

■ 蔡建军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面对盘根错节的问题,个别党员领导干部会产生“看一看,等一等,放一放,缓一缓”的观望态度、畏难情绪。这既是工作不在状态的表现,也是党性不强、能力不高所致。

毋庸置疑,矛盾是把“双刃剑”,既是绊脚石,又是突破口。往往化解一个矛盾,就会出现一次转机;解决一个难题,事业就会向前推进一步。

改革步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味“求稳”,就等于退缩。在利益多元、诉求多样的今天,领导干部如果满嘴“假大空”,夸夸其谈、好大喜功,那么,老百姓凭什么去信任你?

古往今来,凡事成于真、兴于实,败于虚、毁于假。清末名臣曾国藩在其《治心经》里说:“为官以避事为耻”,指出官员要以“不避事”为己任。事业心、责任感决定工作姿态,反映执政为民心态,也显现精神状态。厅长不能做“听”长,要做实干家;局长不是局外人,要做局内人。党员干部既要认清职位是人民的托付,来之不易;又要认清我党正处在改革的重要发展机遇期,机不可失。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首先要突破的是思想“禁区”,那么,今天全面深化改革最难突破的则是利益“雷区”。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摒弃消极的“求稳思维”,才能在执行上级决策时不拖拉、不搁置;遇有急难险重问题时敢向前、敢担当。有了这种锐气,即使面对千难万险,也能闯出一条路来。

党员领导干部唯有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才能增强科学发展的意识、改革创新的勇气、履职尽责的胆识。要从克服思想懒惰的毛病、视野狭窄的局限入手,勇于冲破陈旧观念、惯性思维的束缚,努力使思想观念“跟得上趟”、工作方法“合得上拍”。对于应该完成的任务,顶着压力也要干;对于应该负的责任,迎着风险也要上。宁肯担风险、吃苦头,也要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古人说:“唯公心可以奉国,唯公心可以理家。”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做到“天下为公”,才能有不计得失、不谋私利的思想境界,才能常思人民事、常记人民愿、常感人民恩,才能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改革勇气和浩然正气,才能聚人聚心聚威、建功建业建成,将宏伟愿景转化为生机勃勃的改革发展实践。

猜你喜欢
公心建军呼唤
庆祝建军95周年
无声呼唤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 formation of a gas–liquid interfacial AC current argon discharge plasma with a deionized water electrode
古建军
无论等多久
呼唤古风
莫以私事废公心
心灵的呼唤
荒野的呼唤
从经济视角看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