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视阈下职校生网络心理需求的分析与应对

2014-08-15 00:54刘新新
科技视界 2014年35期
关键词:刺激物职校受众

刘新新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213002)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重要举措之一,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师作为使用者,学生作为受众者的教育模式下引发出的一系列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凸显,本文着重针对网络教育环境下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探讨。

截至到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39.9%,同时,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达到3.88亿,超过电脑上网用户的3.86亿人,手机超越电脑首次成为中国网民的“第一上网终端”。而作为好奇心强,喜爱追逐时尚的职校学生来说,“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某高职校进行的一次关于网络使用情况问卷调查中,有67%的学生表示自己“经常上网”,30%的同学“偶尔上网”,选择“从不上网”的同学仅占3%。在上网目的方面,有87%的同学选择“上网查找资料”;有42%的同学选择上网玩游戏。从上述调查不难发现,网络以其便捷性、隐匿性等独特优势已经成为职校学生了解各方面知识和寻求帮助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当被问及是否浏览跟学习有关的网页时,有63%的同学选择“偶尔”,选择“总是”的同学仅有10%。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新媒体的传播模式给职校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伴随着严峻的挑战。也要求我们职校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健康的教育途径和模式。

网络的发展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次深刻革命。受众不再是作为一个被动的群体、有限选择性的接受媒介所提供的信息,而是能够在超大容量的信息海洋中主动的、自由的挑选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传者施与的信息有判断和批判权,传者受者关系呈现出相对性与平等性的状态。有鉴于此,在网络教育方式中必须把对学生心理需求的研究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对学生的上网目的的调查及个别访谈,发现职校学生上网需求大体上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是获取知识及信息的需要。

在使用网络的目的选项中,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查找资料”。在访谈中不少同学都认为当遇到不懂的事情都会去“百度一下”。通常在网上的提问都会有比较在行的人积极给予回答,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很多问题。这与过去的学生遇到问题就钻进图书馆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不同。高职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盛,网络上的海量信息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最为方便快捷的学习途径。大到国家大事、国际争端,小到明日天气、公交线路,都可以在网络上获得及时而详尽的信息。难怪有的同学说:只有想不到,没有网不到。

第二,情感满足的需要在上网中也得到很好的表现。

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丰富,思维活跃。对周围的事物比较敏感,情绪波动性较大。同时,他们的情绪还具有很强烈的外显性和表达性。由于社会规范的需要,人不可能随意地在社会中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而网络就成为学子们表达情感、宣泄情绪的最佳场所。由于网络存在隐匿性,学生可以有极大的自由度表达自己的情感诉求。同时素未谋面、天各一方的网友之间反而可以放下平日生活中的包袱,畅所欲言,无话不谈。这对于职校学生情绪情感的丰富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是人格整合的需要。

网络是一个张扬个性的地方,学生有了充分自由和自主性,网络的平等化的特质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民主观念,培养学生的独立性。网络的距离可以使那些在生活中羞于表达自己的学生,敢于和陌生人交流倾诉,磨练了自己的胆量,也可以使一些大学生扮演自己期待的角色从而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作为网络传播主要构成要素的受众心理,其特点不仅明显区别于其他传播的受众,而且表现也十分广泛、复杂。正是这些不同于其他受众的复杂的特征作用于网络传播的整个过程,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教育网络传播的内容设置、主体控制和载体选择。因此,要强化网络教育传播的效果,就需要全面分析和认识这些特征,并根据这些主要特征提出相应的针对性对策。

首先要增强网络教育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目前大多数学校在网络教育的内容基本都是由静态网页构成,动态视频和音频偏少,可下载的文本也大多是教师的教案等资料,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问卷调查中,受到职校学生喜爱的知识形式前三位分别为:图片、视频和测试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产生无意注意的主要原因是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具体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差异、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运动变化。无意注意对网络教学活动既可以产生积极的作用,也可以产生消极的作用。教师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网络材料,充分发挥无意注意的积极作用,排除消极影响,寓教于乐,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提高教育效果。一方面材料内容要丰富、新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另一方面材料的形式要生动、灵活,以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

其次,通过多种途径综合建设网络教学平台。

在实际网络教育工作中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网络教学模式。网络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功能。以网络媒介为载体进行教育就必须要结合网络的特点,全方位发挥网络的渗透作用。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包括资源库建设、在线交流、在线测试等等。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还需要探索一些新的网络教育模式如在线互动课堂、网络趣味游戏等。

总起来说,网络传播促进了学校信息化教学的社会化、高效化、多样化。同时,网络环境下传播主客体因素、传播内容因素、传播控制因素、传播环境的变化使职校网络教育面临新的困境。面对网络时代的诸多挑战和机遇,我们必须要积极改变工作模式和理念,不断探寻网络教育与现实教育的有效契合,构建现代化教育的新体系。

[1]陈进华.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模式的挑战及其对策略[J].道德与文明,2004,6.

[2]商树松.论互联网环境F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4.

[3]韦吉锋.浅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广西大学学报,2005,3.

[4]曹萍.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J].教育信息化,2004,2.

[5]王泽羽.网络时代思想政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

[6]王小胜.论网络传播对受众的心理影响[J].传播心理研究动态,2004,1.

[7]屈艳红.大众传播的现代发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山东大学学报,2005,2.

猜你喜欢
刺激物职校受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我的职校我的梦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为职校设立“职业体验日”叫好
浅谈犬的注意力训练
无意注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