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与辅导员工作方法探索

2014-08-15 00:54马宇航
科技视界 2014年35期
关键词:新生辅导员交流

马宇航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辽源 136200)

1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分析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从上个世纪末起非师范、非医学、非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应逐步规范校名后缀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为高职院校的特有校名后缀。而高职院校是应我国教育需要,在近十几年前才出现的新生院校,其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办学模式,但是由于办学初期遇到了种种困难,使得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多样、素质参差不齐,思想上更是复杂多变。但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地方,是顺应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我们必须认真对待高职院校学生,为此,就其存在的特点进行分析如下:

1.1 对自我定位不合理

很多高职院校学生一般都是因为高考失利、或者功夫底子本身就比较薄、或者是应家里人的央求才来高职院校学习的。这些原因使得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心态就不是很好,思想上就无形的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他们普遍认为高职院校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学校名气不大,自己学习成绩不好,将来就业后也不会被企业所接纳,自己还耽误着青春去学一些自己懒得学、学不会的知识。还有些高职院校学生是高考失利、职高毕业的学生,院校学生混杂、又不被社会认可,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心理存有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对自我定位不够合理,没有看到高职院校的优势所在。这种自我定位往往会使得一些学生自我消沉、不误正业、容易产生自暴自弃,出现旷课、逃课、厌学甚至休学或退学的现象。

1.2 对网络过度依赖

现在高职院校学生多半是“90后”,这些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所以其对新生事物很是追捧,在网络这个大世界里,海量的信息使得学生们比较早熟,喜欢寻找刺激,喜欢新奇变幻莫测的东西,网上聊天、网上购物,网上游戏,网上K歌等等都已经占据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生活,就连上课也是手机在线,时刻不离手。他们认为网络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所以喜欢隐藏在网络的世界里,在网络里交友、学习和娱乐。这样必然会脱离现实生活,对其正常的交友、学习和集体活动是不利的。

1.3 对人生规划很迷茫

高职院校生源的基本文化素质比较偏低,所以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不高,加上学生们过度依赖网络,对班里的事物和集体活动漠不关心。对于老师和家长的教导也是左耳听右耳冒,不放在心上。而当问及自己三年的学习规划和毕业后的人生规划时,学生们往往是比较迷茫的,由于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差,对社会也没有实际经验,在涉及未来规划时往往是盲目的,无助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自身学业不精,使得学生们往往对自己的将来产生怀疑,而不思进取。

2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方法的研究

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引路人,辅导员需要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根据其特点表现而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努力做好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为院校、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出积极健康的技术型人才。

2.1 做好入学教育工作

刚入学的新生往往对大学充满了好奇,他们在刚刚结束了紧张的高中学习后,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都是充满了期待与欣喜的。即使是高职院校,相对于高中来讲,也是不错的。所以作为第一个接待新生的辅导员需要在新生入学前详细了解自己所带的每一位新生,做到心中有数。鼓励新生在入学后多参加学校社团活动,通过社团活动加强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们感受到学校积极向上的活力,改变学生们自卑的自我定位,同时在课程设置上也要争取做到合理,让学生们感受到大学课程的实用性与趣味性,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应设有心理学的课程,通过心理学的授课,来引导学生们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同时,辅导员也可以根据自身和学生的时间安排,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访谈,进而为接下来的校园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开通与学生交流的网络平台

为了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根据学生们的特点,加强交流方式的拓展。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是网络时代,学生们更是网络时代的弄潮儿,所以辅导员要想更好的了解学生,与学生们交流,就要开通与学生交流的网络平台,可以通过建立学生QQ群,飞信群、微信和电子邮箱的方式来互相传达消息,通过这种交流,一方面能时刻掌握学生的动态,另一方面方便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学生有些当面不方便谈及的问题,在网络这个世界里可以与辅导员尽情倾诉。这无形的就加深了辅导员与学生们之间的关系和感情。同时辅导员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学生们进行思想的引导,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网络,帮助其改变对网络的依赖,引导其正确的使用网络,而不是成为网络的奴隶。

2.3 做好理论与实践的引导工作

面对各类学生,作为辅导员,要想做好这份工作,就需要不断的更新观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用自身的理论与实践去引导学生,做到言传身教。帮助学生们做好在校期间的学习规划和面临就业时的就业规划。通过理论尤其是心理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知识的学习能为其工作的开展带来益处。通过不断的工作实践,通过新的实践经验来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帮助学生处理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从而不断提高其在学生管理上的能力。

好的工作方法如果紧靠辅导员自身努力是不够的,在大的方面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上的支持,在小的方面需要学生管理干部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真正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

[1]王裕.把握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做好辅导员本职工作[J].消费导刊,2009(23).

[2]邹立琴,廖明生.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辅导员学生工作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32).

[3]葛荣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与辅导员工作方法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

[4]张鑫.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分析及辅导员工作艺术性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04).

猜你喜欢
新生辅导员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