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现状调查与对策

2014-08-15 20:30樊霆等
科技视界 2014年18期
关键词:问卷调查专业英语对策

樊霆等

【摘 要】针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特点,结合目前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对安徽农业大学2007级环境科学和2009级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的近120份调查问卷的分析,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阶段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旨在提出专业英语教学改进方法,积极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以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问卷调查;对策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goal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al Englis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eaching, and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present situation by nearly 120 questionnaires of Grade 2007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Grade 2009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 Anhu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the teaching mode and methods were studied. It was in order to improve special English teaching by mending teaching methods, mobilizing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Key word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pecial English;Questionnaire;Solution

专业英语教学不只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是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1]。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有85%的科技资料用英语出版,国际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也以英语为主[2]。目前,培养既有丰富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又有扎实的专业英语水准的大学毕业生,是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和要求。然而目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的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觉得仅仅是基础英语课的延续,学与不学区别不大,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为此,笔者根据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本科)教学情况。并结合对2007环境科学、2009环境工程两届学生近120人的问卷调查及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需求,以求进一步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探讨专业英语的教与学。

1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高低,在大学本科阶段可直接从毕业论文的质量中得到反应。学校在毕业论文任务书中明确要求学生应将论文的中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译成英文。然而本专业学生在将论文的中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译成英文的过程中,有的利用翻译软件完成,漏洞百出,不关注语法和时态,几乎找不到一句正确的译文,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1 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

大纲中指出专业英语为必修课,且教学时数应不少于100学时[3]。而实际上,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课是一门选修课,教学时数仅20学时。教师很难在短短的20学时里,帮助学生达到词汇、阅读、听、说、写和译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学习缺乏主动性。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不太合理。一般开设在大三第一或第二学期,与部分专业课程基本上同步开设。这样很容易形成专业英语与专业课程的脱节现象,学生缺乏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加上基础英语又未完全过关(调查中28.07%未通过四级),因此,会造成学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

对2007环境科学和2009环境工程学生的调查问卷也证实确实存在上述问题:94.7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专业英语课程,66.67%的学生认为专业英语可提高专业文献阅读能力;认为专业英语课程学时太少占60%;26%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讲解专业文献,因为讲了也很难听懂。

1.2 专业英语教材选择不合适

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教材内容合适与否,难度是否适中,直接决定着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目前安徽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所采用的专业英语教材同样适合其他各大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学生,无法体现农业环保特色。另外,专业英语教材普遍存在着内容枯燥、无法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弊端,大部分教材中选文大多来源于欧美大学相关专业的一些教材、硕(博)士论文、相关的书籍和杂志等,随意性强,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本次调查结果也表明:38.6%的学生希望教材是原版英语教材加汉语注释;68.42%的学生认为教材趣味性一般;50.88%的认为教材比较难,68.42%认为教材部分能满足专业知识需要。

1.3 专业英语课程重视不够

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面在思想上对专业英语教学不够重视。由于目前大学英语以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主要指标。因此学校、教师和学生往往把精力都放在基础英语上。对于专业英语的教学和学习学生来讲,对课程的定位不同。教师需要提高对课程的认识,增强对学生的责任感。

调查结果表明:70%的学生为了拿到学分;10%的学生为了考研中的专业英语测试准备;20%的学生想学习专业英语知识。对课程的重视程度,46%的学生认为学校重视程度一般,60%的学生认为老师比较重视,20%的学生认为自己重视这门课学习。另外,学生能在课后预习课文的仅占5%,有45%的学生是几乎没时间进行预习,在课后主动阅读专业文献的学生不到1%。

1.4 专业师资队伍薄弱,教学手段单一

罗选民等在对全国十四所大学五十多个专业英语阅读调查后表明,学生心目中的专业英语阅读课老师应该是:懂专业知识(41.38%)、英语口语好(31.76%)、英语功底扎实(32.06%)、综合素质(包括汉语功底)高(14.96%)和教学能力强(14.50%)[4-5]。这就要求专业英语课的教师不仅要懂专业知识,同时英语过硬。

目前,本学科专业的教师基本上具有博士学位,部分教师为短期留学回国人员,他们大都具有很好的英语阅读能力,英文文献和专业杂志的阅读十分娴熟,掌握较多的专业英语词汇。但是没有经过专门的英语教学训练和口语训练,缺乏用英语授课的能力,对英语教学的方法不熟悉,尤其是发音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偏差。而且,专业外语教学中基本采用大班教学的形式,整节课堂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思路,大量运用中译英、英译中的形式满堂灌,学生很少有实践英语的机会。同时,还有部分教师忽视了专业英语本身的交际功能。由于对专业英语课程不够重视,任课老师队伍不稳定。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尤其在非重点院校更加突出。

本次调查结果也表明:50.88%的学生希望老师授课以阅读、翻译为主,听说为辅;42.11%的学生认为老师应用英语授课为主;45.61%的认为授课老师应该是专业老师和基础英语老师合作。

2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探讨

在几年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在不少学生错误的认为专业英语就是“基础英语+专业词汇”[6]。事实上,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作为大学英语的应用提高阶段,应具有自身的特点,而不仅仅是基础英语的再沿续。通常专业英语具有专业词汇多、复合词多、名词群多等词汇特点,以及陈述句多、复合句多、被动语态多和虚拟语气多等句式结构特点[7]。因此,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强调英文的阅读理解和翻译,更注重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方式方法以及运用英文进行学术交流的技巧,全面提高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针对以上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两个年级问卷调查,需要我们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化和改革,切实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

2.1 提高学生、老师和学校的重视

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重视,是提高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关键。学校应根据教育部颁发了统一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课更正为必修课,适当增加学时。合理设置课程时间。

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建议学校加大师资培养力度,特别是在中青年教师中培养一批专业知识广博、英语能力强、教学基本功扎实的骨干教师,担当专业英语教学以及探索专业英语教学内容、方法与规律的主力军,并定期地派出学习,进行校际间的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聘请外语教师一起从事专业英语的教学、交流经验、解决疑难、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讨,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培养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专业英语不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学分、就业能找到好工作,而更应该为了今后学习、工作中的应用方便,是为了用英语更好地交流和应用。另外,还需要老师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2.2 优化教学内容

通过本次调查得知,60%的学生希望老师能结合专业文献对课文进行讲解;20%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对课文进行全文讲解,35%的学生希望老师只讲解课文中典型句型;75%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多介绍一些相关的英汉互译知识和技巧,因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用得上。

针对本次调查结果,调整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以2011年化学工业出版社,钟理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为主。分别选取人与环境、大气污染、水污染与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及其处理、噪声、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等专题重点讲解课文中的典型句型。可以结合目前环境保护中的热点问题,采用多媒体图片的形式,让同学们自己参与,进行小组讨论,口头总结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点评以及对专业词汇讲解,同时穿插介绍相关的专业翻译知识。另一方面,通过采用最新的科技期刊内容,增强学生对国外原版资料难度的了解,加大学习自信心。

2.3 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在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当中,多数老师通过讲授专业英文文章进行授课,并结合基本的语法,这就使得整个课堂教学较为枯燥、学生缺乏兴趣。

实际操作中,授课教师优化教学内容,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分配各部分的教学时数和教学方式。除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外,还可采用案例教学、课堂练习、学生分组汇报等丰富的授课形式,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强化专业词汇的记忆,增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采用启发式教学,利用已有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提出问题,灵活运用语言、情景、图片、类比等方法来激励学生,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阅读和交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交流。每节课都要用英语对学生进行上节课学习要点提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要考虑到不同学生专业英语基础的差异,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讲课过程中,要注意“以点带面”,例如在讲解专业词汇时,可根据英文单词的构词法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课后,作为学生知识巩固的促进者应通过课后练习和考试的方式来督促学生的复习与总结。

3 结语

环境领域的研究者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已经成为基本要求,因此,在现今的环境领域的专业教育中专业英语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环境专业英语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主要是起引导作用。通过提高校方、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重视程度,优化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改革目前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确保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能够得到更多有益于未来学习和工作的专业英语知识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新,崔学深,盛慧慧.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报告[R].中国电力教育,2004,4:124-129.

[2]徐险峰.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探索,1996,4:36-39.

[3]汤春芳,张日清,汪灵丹,等.环境专业英语教学实践调查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31:182-184.

[4]翁守明.关于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J].大学时代,2006,10:79-80.

[5]罗选民,熊俊钧,罗立胜,等.大学英语专业阅读阶段教材教法研究[J].外语界,2001,2:36-42.

[6]孙娟,赵东风,赵朝成,等.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广州化工,2013, 41(16):228-229.

[7]孙元.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特点与教学方法探析[J].黑龙江教育,2013,5:41-42.

[责任编辑:王迎迎]

猜你喜欢
问卷调查专业英语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