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医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状与分析

2014-08-15 00:47曹秋茹高丽娟刘跟莉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4期
关键词:管理科院感中医医院

曹秋茹 刘 微 高丽娟 刘跟莉 孙 秀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4.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感染或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以下简称院感),主要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但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或患者入院时已发生的直接与前次住院有关的感染[1]。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医疗机构面临的突出公共卫生问题。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关于医院感染管理的研究不多,而针对中医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研究调查甚少,因此,为提高中医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质量,对中医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就调查结果及分析做如下报道。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黑龙江省五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感染科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通过探索式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

1.3 研究工具

1.3.1 问卷 《中医医院院内感染管理调查问卷》,该问卷在参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条例》等文件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主要包括医院基本情况、制度建立情况、院感监测等。每家调查医院发放该问卷一份。

1.3.2 深度访谈法 质性研究属探索性和叙述性研究,弥补了本次量性研究调查范围小的缺陷,更加直观的收集了一些量性研究调查不到的信息。访谈提纲主要依据文献和上述调查问卷的核心内容制定。为保证访谈的质量,访谈前了解访谈的注意事项和技巧。访谈对象同样源自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目的在于更加深入、全面的挖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

2 结果

2.1 感染管理科的领导支持情况

问卷均显示医院领导对感染管理工作较重视,但在访谈中发现尽管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对感染管理科的投入和产出关系认识相对滞后,对感染管理工作在整个医院建设中的定位不是很明确,因此对感染管理科的资源投入一般。此结果在相关文献中曾被报道[2]。

2.2 感染管理科的人员建设情况

目前黑龙江省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均已建立独立的感染管理科室,其中专职人员数量2~4 个,本科学历为主,专业主要是护理学和临床医学,以护理学为主。新进人员要求接受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局限、时间较短。在岗培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访谈中发现,目前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专职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对本领域相关知识如微生物学、统计学、传染病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但是对于每年相关部门组织的和本科室密切相关的讲座和培训,具有较高的积极性,能够主动参与。

2.3 感染管理科的制度建设情况

随着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制度建设逐渐完善,本次调查发现,被调查医院制度建设方面均达到了基本要求,但制度的落实不力,医务人员缺乏相应的院感防控意识,甚至不以为然,表现为主观能动性差,这是目前中医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3]。此外,对于突发事件应激预案的制定上,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常感到吃力,有培训的需求。

2.4 医院感染监测情况

中医医院的感染监测以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检测为主;在信息系统建设、检测结果分析周期方面,医院之间存在不同;监测方法均采用回顾性调查,医院感染的漏诊漏报情况有所减轻。访谈结果显示,医院大部分科室虽然能够配合感染监测工作,但存在应付了事的心理,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感染监测的重要性,此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4]。

2.5 医院消毒工作落实情况

对医务人员手、医疗物品及器械的消毒是减少院感的有效措施。相关文献也报道[5],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可有效降低院感的发生。本次调查发现,中医医院手消毒设施的配备不完善,以手动式为主,大部分医院缺少干手设施;消毒产品的验收管理较正规。

2.6 感染管理科的科研开展情况

调查问卷显示,五家中医医院中有三家开展了相关科研实践,而访谈中发现,科研项目的立项范围较局限,参与科研的人员对科研知识欠缺,尤其体现在论文的撰写上,此外,科研活动尚缺乏相应的资源支持。

3 对策

3.1 积极开发领导层

感染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感染管理科自身的建设,也需要医院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中医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开展起步较晚,对这项工作认识相对缺乏,因此尚不能引起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院感越来越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医院的长足发展,若不积极的面对,将留下严重的隐患。首先,感染管理科应该充分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及时使上层领导了解此领域的动态,提高其对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视;其次,积极开展科研项目,切实找出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提高医疗安全,使领导正确认识感染管理工作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加大资源投入。

3.2 提高专职人员素质

调查结果显示,感染管理科的人员构成以护理人员为主,的确发挥了护理人员在工作的优势,文献显示[6],护理人员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力量,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感染管理工作的逐渐完善,工作涉及医、药、护、技、后勤等多个领域,紧靠护理专业人员的力量已经不能保证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虽然专职人员中有临床医学专业的人员存在,但数量有限。因此,在招聘时应该充分考虑科室的需求。此外,切实提高专职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鼓励其主动学习本领域相关知识;丰富培训内容,延长培训时间,培养其科研思维,不断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以适应医院感染管理新模式的需要。

3.3 树立前瞻性管理理念

医院感染管理的核心是在感染事件发生前杜绝其发生,而不是在发生后严肃处理[7]。因此,应树立前瞻性管理理念,将工作重心前移,体现中医“治未病”思想。从可能会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着手,同时发挥过程管理的监督作用,提高科室监测次数,缩短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周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采用回顾性调查和前瞻性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医院感染管理链,全面提高管理成效。

3.4 紧密联系临床科室

医院感染的发生除了有患者自身因素和医院环境的因素外,也有医院管理不善及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而50%以上的院感是可以预防的[8]。临床各科室的感染管理工作在医院整个感染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感染管理科负责的是感染管理制度的传达、制定及感染的监测,而临床科室的执行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项工作的成败,因为医、护、技等多个领域的医疗工作者才是贯彻实施这项工作的践行者。只有各科室积极配合,严格遵守相关规范,才能保障医疗安全。应加强对临床各科室工作人员的在岗培训,提高其感染防范意识、增加其控制感染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增强其控制院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保障患者和医院的利益,共同营造安全的就医环境。

4 小结

医院感染伴随医院而产生,随着医学的发展而加剧[9],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所有医疗机构所面临的重大突出公共卫生问题。中医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加之目前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要求不分医院的类型而使用相同的评价标准,这对中医医院无疑是巨大的挑战。本研究虽然调查范围局限,但仍发现了诸多问题,为中医医院的感染管理者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1]胡晓艳,姜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J].吉林医学,2012,33(4):891-892.

[2]丁志红,田桂林,吕春兰.大型中医医院感染管理的措施与体会[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4):2084-2085.

[3]姚淑琴,乔趁心,姚春苗.中医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238-3239.

[4]牛红玲.中医医院的院感管理工作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6):144.

[5]林金香,陈妙霞,周小香.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相关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185-187.

[6]李夏明,王学艳,毕蓉蓉,等.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角色与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0(16):2477-2479.

[7]王书会,吴守彩.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53-55.

[8]董伟贤,胡必杰,何礼贤.122例医院败血症病例对照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2):101-103.

[9]王红旗,徐艳,刘莲香.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1):1270-1272.

猜你喜欢
管理科院感中医医院
前进中的广汉市中医医院
重庆市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评估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稳扎稳打展工作 精心保养助公检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 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彭德怀喝茶:公私分明
受人请托真敢干先后受贿三十万
医院医保、新农合管理在实现医保、新农合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院感控制 进入大数据时代
院感防控有两种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