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域下的群众路线践行

2014-08-15 00:44魏顺霞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问政监督群众

魏顺霞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来进行,尤其要关注各方面困难群众。群众生活生产遇到了什么困难,要千方百计加以解决,能解决的要抓紧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创造条件加以解决。‘知屋漏者在宇下’。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量力而行,不要搞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劳民伤财、吃力不讨好的东西。”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特别是网络科技的发展,拓宽了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路径,群众路线的践行有了新的发展渠道和表达平台。

一、网络为践行群众路线提供的便捷

群众路线的践行,不仅要求党躬身力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的利益而实践,而且要求党能够全面、客观、理性的从各个渠道来倾听群众的呼声。新时期,网络的发展给群众表达政治观点和利益诉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要践行群众路线,就不能忽视网络媒体视域下群众的呼声和诉求。

1、网络创造了更直接的群众反映呼声的路径。现阶段,网络基本上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和内容的广泛性等特点,群众大都能够借助网络媒体来表达对政治的看法和期望。因此,要深入了解群众、走群众路线就不得不关注网络媒体下群众的利益诉求。第一,网络为个人和群体搭建了表达诉求的机会和平台。互联网等新媒体能够为信息快速发展时代的个人和群体提供更好的自我表达机会和平台,比如,“民声通道”、“网上信访”、“民意直通车”等网络平台。普通民众可以通过诸如此类网络交流方式表达自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府作为及社会现象的看法。第二,网络为党和政府与群众的沟通、联系提供了有效途径。网络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快捷性等特点,能够促使普通公民、团体积极或是自发的参与到国家政治和生活中来,借助网络的力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夙愿和期望。网上互动已成为政府掌握民情、了解民意、提升服务的有效方式,成为党群、干群联系工作交流感情的一种有效形式。

2、网络突破传统的社情民意收集反馈机制的制约。网络的大范围普及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网络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越性至少体现在:第一,网络具有便捷性。网络将传统的空间距离几乎缩短为零,突破了传统时空的制约,不同区域乃至不同国家的人都可以跨越地理和时间的制约,利用网络,参与公共事务,这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并且能够在短期内迅速聚集众多的网民,凝聚巨大的力量,从而对某一政策施加影响。同时,网络的快捷性能够使党和国家快速的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实现“下情上达”。第二,网络具有交互性。传统媒体集信息生产、销售和消费为一体,以单向性的方式传播信息,这就决定了它们难以实现信息在不同群体、不同时空之间的有效互动。而网络媒体能够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为一体,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借助网络媒体,可以实现不同参与者之间跨时空、跨地域的互动交流。互动性是实现网络问政的必要前提。第三,网络参政的普遍性。以互联网的设计理念“开放、参与和自由沟通”为基准,任何人凭借电脑就可以进入,人们进行网络参与政治生活的机会平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的形式来表达对政策的看法,网络民主更加具有普遍性、平等性、草根性等特点,更多的人,尤其是普通民众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关注国家政策,追踪切身利益的落实。第四,网络具有匿名性。网络空间与现实生活环境相比具有匿名性的特点。一方面,在网络世界中,人的身份意识、身份认同、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网络参与是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参与者的具体信息和参与方式都是隐匿的。正因为如此,网民才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表达内心的想法、政治感情而不会受到任何的约束。

3、网络开辟了群众监督的新路径。网络监督较之于传统的媒体监督形式,如报刊、电视、广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所以,人们能够利用网络的这种优势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思想感情和政治意愿,参与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对反腐败作出贡献。第一,能弥补传统监督的不足。网络监督主要是指以网络为平台,以公众监督为主体,独立于纪委、监察、审计等体制内传统监督方式的新型监督方式。其优势就在于网民能够利用某些偶然的机会,发现某种腐败现象,随之将其公布于网络,造成强大的舆论效力与显著的反复效果,迅速引起政府、学者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体可以利用网络的这种独特性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监督和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其执行机关的执行力度,从而维护自身利益。很明显,传统的举报监督渠道已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在参与方面更加快捷、方便、公开、公平、高效的心理需求和现实需要。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工具,在反映民意、发挥舆论、举报监督等方面具有其他媒体不具备的优势。第二,能扩大监督面。网络监督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各个领域,涉及各个阶层的人员活动,并且,只要是有一定上网技能的公民都可以参与到监督活动中来。随着网络高科技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以官员博客、官方博客、视频收集等网络监督新形式的广泛利用,公众进行网络沟通的渠道不断畅通,监督面不断拓宽。第三,能提高监督效率。网络具有匿名性、隐蔽性等特征,这就保证了监督者随时随地都能够与监督机关进行“交流”,避免了现实中许多因素的干扰,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放心地说出心里话、真心话,从而很好的保护监督者生命、财产、名誉等权益,扫清了监督障碍。此外,网络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网民的隐私保护机制也在不断的完善,从技术上加大了隐私保护,让网络监督日久弥新,有效地惩治和预防腐败。第四,能降低监督成本。网络反腐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监督举报者不必在现实中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进行监督,而且,网民是在虚拟的空间内进行同步或是不同步的交流,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听取公众意见,同时,公众也可以直接利用网络媒体,自由发表观点与言论,实现了双方的沟通与交流,大大推动了反腐工作的进展。

4、开拓了党群互动的新形式。传统的党群互动存在着封闭性、不透明性等缺陷,使得体制内的信息流动并不十分顺畅,进而导致某些群众无法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广大党员干部也较难获得全面和真实的信息,不能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而网络科技的发展,促使了信息的加速流动,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第一,实现公共话语平民化。网络改变了话语权体系,公众借助网络媒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公共话语权,人民群众可以借助网络自身的优越性,拓展公共参与的空间,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生活各方面,表达自己的看法,党和各级领导干部广泛关注民意,了解民情,解决问题,真正的践行群众路线。第二,促进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快速化。借助网络可以增进政治精英和普通民众之间的沟通与互动,缓解信息的不对称性,加强公民之间,党群之间的沟通,参与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献计献策;对于执政党而言,可以通过上网与网民直接沟通,倾听基层的呼声,“问政问计”于民,促进了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快速流动。

二、网络视域下践行群众路线的途径

1、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网络问政能力。要适应公民政治参与,就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网络问政能力。第一,提高网络素养,形成理性空间。在网络空间实现公共领域的民主,需要网络信息传输者和接受者双方均做出理性的努力。部门发言人要加强发布信息、回应民众提问的主动性,受众群体要不断扩大表达渠道,积极参与。这就要求双方要通过参加培训或是实操,提高自身修养,掌握一些语言表达技巧和舆情解释技巧,更加贴切的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第二,开展各级领导网络问政能力培训,提高网络问政意识。各级领导干部定期参加网络问政培训,使党政干部认识到网络问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通过定期“上网聊天”、“网上蹲点”等方式,培养自身的网络问政意识,提高网络问政能力。第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网络秩序。虽然网络问政已经成为政府与公众双向互动的有效方式,但是,部分政府和领导干部对网络问政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还不够,有些网络问政流于形式,所以,必须建立健全一套既规范网络参政秩序,又保护公民在网络中言论自由的法律体系,保障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实现网络问政的有序化。第四,实现信息公开,促进网络问政方式透明化。只有坚持政府网上信息依法公开、信息真实、注重时效、重视监督,才能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扫除网络问政发展过程中的障碍,提高公民网络参政的能力。

2、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党群联系沟通机制。建立党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适应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利用网络媒体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新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第一,拓宽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渠道。从党自身来看,一是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思想引领前进的方向,通过思想教育,解决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的思想问题,促使他们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二是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形象。党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是检验党群关系密切与否的标准之一,党的作风建设主要体现在反对贪污浪费,加强廉政建设,以反腐败的实际成就取信于民。三是完善人民建议征集制度。要广泛征集群众对经济、社会、制度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调研、整理、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又能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第二,必须建立完善群众政治参与制度。党要代表人民的利益,就必须拓宽人民群众表达民意的渠道和方式,要充分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立法机关、部门的作用。把人民的利益夙愿用制度的形式建立起来,保持和加强党群联系;要加强人民群众参与意识的培养,让人民群众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来,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3、增强政府微博的透明度。政府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不仅增加了民众与政府交流的机会,给予民众表达民意的话语权,而且提高了政府的政治水平和执政能力,加强政府微博的透明度,能够更加全面的完善人民民主,践行群众路线。第一,及时更新内容,实现良性互动。政府微博的创立就是实现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引导社会舆论的导向,所以,政府部门必须注重信息的时效性,更新内容,扩大信息的公开领域,满足公民的知情权,及时对信息进行科学处理,回答民众的困惑,实现良性互动沟通。第二,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发挥合力。各政府微博之间应该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在面临各种重大、突发事件时,能够互相补充,凝聚力量,发挥最大合力。第三,健全管理机制,有效监控信息。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机构,实现政府微博运营操作的专业化和科学化。同时,网络具有的独特性,要求政府部门在信息发布前,需用科学的方法对信息内容、来源进行严格的审核与监控,确保信息的真实、科学,引导社会舆论的导向。

4、关注网络论坛的作用。网络论坛主要是以在网络上发帖、跟帖为存在形式的电子空间的网友关于国家、社会的观点,并且,论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公平性、和谐性等优点。第一,网络论坛给网民提供了交流的平台。通过论坛,网民们得以更方便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信息,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时效性,也节约成本资源,增强了我国公民参与的自主性。第二,网络论坛为网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平台。在这个虚拟环境中,网民可以演变成任何角色,变换多种身份,有效地避免了正面的尴尬和冲突,所以,人们更加依赖于论坛中的交流,从而影响政府在公共决策与公共行为中的选择与偏好,间接进行政治参与,增强了网民的社会责任能力。

①王茶香:《网络监督为反腐倡廉提供行动力》,《领导科学》,2009年第2期。

③石国亮、徐媛:《国内网络舆论监督研究综述》,《广东青年干部学报》,2009年第8期。

③樊金山:《提高领导干部网络问政能力探析》,《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3期。

猜你喜欢
问政监督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网络问政节目应为公众所期盼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广场问政』应『去戏剧化』
监督宜“补”不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