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文风,转作风、不断推进编辑记者进基层

2014-08-15 00:49于衍博
中国传媒科技 2014年10期
关键词:文风新闻报道作风

文|于衍博

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就在基层之中。而记者编辑担负着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使命,这就需要记者走下去,真正的深入到基层,用心去聆听民生,用心去感受民情,真正的贴近百姓的生活实际,了解群众生活的新变化、新情况;需要记者用双脚展开调研活动,用镜头记录时代的风范。在践行“走、转、改”活动中记者编辑要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完成自己的角色任务。

改文风、转作风与走基层三者的联系

用一句话来概括三者之间的关系,即走基层是大前提,转文风是关键所在,改文风是目标。走基层就是说记者要下到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嗅到大地的芳香,听到百姓的真正心声,进而对社会产生更深切的认识,对群众产生更真挚的情谊,使报道的视角更加的敏锐。另外记者只有去“走”新闻,去亲历新闻的发生现场,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形式主义之风一直为百姓所痛绝的,也是影响党与群众、干部与群众关系的重要因素,所以转变作风,在新闻工作中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编辑记者不能身在基层却心不在基层,依然只看得见领导高大形象听得到领导的指示,对民生民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记者既要从态度上也要从行为上转变采访的作风。要知道走基层不是作秀,不是一阵风,是需要记者长期坚持的、真心实意的为群众着想。编辑记者转变作风要严格按照“四风”问题进行查摆整改。

党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包括文风,在新闻报道中改变文风就是使新闻更加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更好的践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准则。为此新闻编辑记者要切实保证新闻的真实性,避免形式主义带来的长篇大论、空话套话连篇,避免夸大其词、胡言乱语的不正之风,真正创作出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

在“走转改”中记者编辑的定位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中,编辑记者要避免角色冲突,做好角色定位,履行自己的职责,使传播效果最优化。记者要认识到自己不是旅游观光者,不是简单地到基层拍个照片、录段影像证明自己确实到基层走了一下就完成任务了,需要记者切实能够在基层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另外记者还要明确自己不是领导官员,把记者走基层的任务变为领导视察工作,对事件妄加揣测,妄下断言,必然给新闻传播带来不良影响。记者要铭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是人民的公仆,作为人民的代言人,必须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来进行新闻报道工作。

推进编辑记者进基层的意义

(1)转变作风改变文风,推进编辑记者走入基层,强化了群众立场、群众观点。新闻工作作为党与群众联系的纽带,承担着服务、宣传与动员的使命。推进记者走进基层,使得新闻采访深入到社会底层,不仅发现群众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还致力于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把群众的实际需要作为重大关注点进行报道。在这个过程中记者时刻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严格的要求自己,不但使自身在文风、作风方面得到了改进,还获得了来自基层第一线的新鲜材料,也更好的践行了坚持了新闻报道的“三贴近”原则。同时也增强了新闻的亲和力、公信力和吸引力。

(2)强化了编辑记者“走”的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对新闻行业的认识。闭门造车是不会产生好新闻作品的。所以,腿勤是记者出色完成采访编辑任务的首要条件。记者基层进行采访工作,追踪热点、跟进报道需要克服困难,跟随新闻发展进程一路走下去,基层是新鲜新闻源的活泉,记者们在基层都收获甚丰,这些收获对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激情的提高方面有很重要的影响。同时编辑记者进基层就是走入了体察民情民意的最佳地方,深入到了党执政基础的所在,对民生的真实情况进行报道,是新闻事业最本质、最质朴的工作,走基层使记者的责任感得到了诠释。

(3)推进编辑记者进基层扎实了记者的采访作风。新闻战线对文风的建设和作风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坚持的任务。基层给广大的编辑记者提供了一个呈现本真的采访实践基地。受众对某些新闻事件的理解需要通过记者的准确说明,从而进一步对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产生体会,这就对记者扎实稳健的采访作风提出了严格要求。

结束语

总而言之,编辑记者要积极响应中央关于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活动的号召,积极主动的深入到基层进行调研、采访、拍摄,与基层群众相融合,到基层中去体验生活,调动一切可调动资源,记录下基层百姓最生动、最真实的生产、生活状态,真正的做到转变作风、改变文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真正富有特色的新闻作品。

猜你喜欢
文风新闻报道作风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学先进 转作风 抓落实
媒体改进文风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