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连在有声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初探

2014-08-15 00:49文|苏
中国传媒科技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语法结构声调韵母

文|苏 城

有声语言是凭借音节连续而成的听觉上的符号。音节是我们的听觉所能感受到的最自然的语音单位,也是读音的基本单位,它是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汉语中除了极少数为表达特别含义的多音节字以外,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每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缺一不可。这三部分当中声调决定了声音形态。声调又叫字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声调的升降变化是滑动的,不像从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中间没有停顿的,没有跳跃。汉语拼音就是音节的拼读过程,是按照汉语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韵母快速而又连续拼读并加上声调而构成一个音节的。拼读即是连接,一个音节生成完结之后即成停顿。一个汉字音节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连接生成一个汉字,多个汉字的连接生成句子能表达复杂的意义,多个句子的连接能呈现出更加复杂的意义。汉字生成处,句子生成处又生成了停顿,让有声语言表达的意义更清晰完整。

连接和停顿在有声语言形成之初就是赋予它生命的呼吸的空气。停连,是与有声语言同时存在的,是有声语言的表现形态。对于生命体来说,停连也有生理和心理的因素决定了它存在的必然。

首先它是一种生理需要。人类发出声音是以气息为动力的,呼吸是生命的呈现形式,呼吸转换过程中的节点即是停顿点,有声语言延续进程中停顿与连接构成了语言流。我们在朗读时,因为生理上一定的呼吸量而不能一口气把一篇作品读完,需要换气,换气时声音会中断,这就要停顿。

其次,它也是一种心理需要。有声语言表达的思想感情应该在哪里停顿就要在哪里停顿,停顿时间的长短根据需要而定;应该在哪里连接就要在哪里连接,连接的疾缓疏密程度如何根据需要而控制。这样才能发挥有声语言运用停连表达思想感情的组织、区分、转折、呼应、回味、想象等作用,达到引人共鸣的目的。所以,在有声语言表达过程中,应该做到积极、主动地停连,并且能够运用自如地跟从我们思想感情的节律。在有声语言表达中,连接为实,停顿为虚。有声语言是诉诸听觉的艺术,耳朵实实在在感知到的,即那连接成声音者为实;无声音时,即那停顿处为虚。连接是画中之物,停顿是画中之留白。停顿是有声语言艺术表达中的留白,这里的停顿是表达者有意为之的停顿。

人说话会有停顿,又会通过停顿来反映思维的节奏和层次。在停顿之中有时间长短的不同和声调的差异,这些都和说话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相一致。有声语言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工具,对于他们来说停连在有声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如果在有声语言表达时出现停连不当甚至停连错误的情形,造成语义不清、意思模糊,往往是自己不知所云,让听众也很难从听觉上获取整体识记。

如何正确运用停连也是有法可循的。首先,要从语法入手,有正确划分句子成分的能力。这是做到正确停连的基础。试想,如果一句话中的语法结构和句子成分没搞清楚,怎能把语意准确地传达给受众呢?从语言本质上说,语言行为是思想行为,也是一种情感行为,语言行为建立在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上,不管是语言文字还是口头语言莫不如此。所以,我们要把有声语言表达中呈现出的激情和正确的语法结构紧密连结起来。其次,要从感情入手,有把握好作品基本感情色彩的能力。语法虽说是停连的基础,但有时出于表达感情的需要,还得破坏语句的正常结构进行停顿。这种停顿受众不但不会认为逻辑不对,还会从这样的语气和停连中,感受到一种难以控制的情绪。这种基于感情的停连如果处理得当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要从节奏出发,有灵活自如驾驭停连的能力。在有声语言表达中要讲究停连方式的多样丰富、协调行进。既不要为了强调结构清楚就停顿过多,有声语言变得支离破碎;也不要为了强调语意抱团而过多地连接,有声语言显得混沌不清。“文似看山不喜平”,有声语言表达中停连呈现时语流、语势要有变化、形式多样。不能整齐划一、凝滞呆板,不要逢连必升、遇顿必降。有声语言表达要从内容出发,要讲究形式的韵律,使停连不仅准确地组织了语句,而且是整篇作品思想感情的有机组成部分。

总之,怎样停、怎样连,这是播音员主持人需要下功夫深入探究的课题,是要孜孜不倦锤炼的技能。播音员主持人不能漠视对停连处理不当所造成的危害,而应正确运用停连,使我们的有声语言表达技巧不断提升,以更好地为时代服务、为受众服务。

猜你喜欢
语法结构声调韵母
声母韵母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坐着轿车学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长沙方言中的特色词尾
浅析古代汉语的名词动用
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大学英语B级等级考试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