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代汉语的名词动用

2016-12-20 11:20李露
青春岁月 2016年21期
关键词:语法结构规律性语言环境

【摘要】词类活用离不开语言环境,离不开具体的句子和词组,要通过一定的语法结构才能实现。

【关键词】语言环境;语法结构;规律性

大学语文教材中古文占有较大的比例,而在对古文翻译、讲解、评析过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就是词类活用。文言实词中的某一个词属于什么词性是固定的,在句子中充当何种成分也都有各自的基本职能,怎么又活用了呢?的确,在一般情况下,正如上文所言实词确有其固定职能。但有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却能发生变化,即它们可以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其基本职能,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这种灵活运用,就是词类活用。但应注意的是,词类活用绝对离不开它所产生的语言环境,即离不开具体的句子、具体的词组。也就是说词类活用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法结构才能得以实现。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只单单看个别的一两个词,是看不出活用何在的。

词类活用是否是杂乱无章、无秩序可循呢?不是的,只要能准确分析语句的结构,了解把握特定的语言环境,以及活用所产生的语法条件,是能够寻找出其规律性的。

词类活用的范围很广,有动词、数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用作状语,以及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内容非常丰富,例句也举不胜举。这里,我们只把镜头对准其中的一项,即把着眼点放在名词用作动词上,看看它所凭借的条件有哪些。

先来看下面几个例句:

例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句中的“军”字,即由原名词动用为“驻扎”。

例2:“范增数目项王”。(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句中的“目”,即由原名词“眼睛”动用为“示意”。

例3:“乃使其从者衣褐”。(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衣”由原意“衣服”动用为“穿”。

以上各句中的“军”、“目”、“衣”都是名词用作动词。那么,如何鉴别名词活用为动词?它所凭借的条件有哪些呢?

这主要是看名词在句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在它的前后分别有哪些词,这些词与它构成怎样的语法结构。具体说,我们把它分为以下几大方面:

一、两个名词连成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如果不是并列关系,便有一个名词常活用为动词。

1、主谓词组:

例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意为:于是用丹砂在帛上写上“陈涉为王”,名词“书”动用为“写”。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句中“族”由原名词“家族”动用为“消灭”。意为:消灭秦国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其他国家。

2、动宾词组: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屈原《离骚》)句中的“路”与动词“指”词性一致,由原名词“道路”动用为“走”。意思是:走到不周山然后向左转,指西海作为目的地。

例2:有色者,有色色者,有味者,有味味者。(列子《天瑞篇》)意思是:有有颜色的,也有分辨颜色的,有有味道的,也有品尝味道的。句中“有色色者,有味味者”头一个“色”、“味”由原名词“颜色”、“味道”动用为“分辨”、“品尝”。

二、能愿动词“欲”、“能”等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古汉语中,能愿动词后一般接动词,如果能愿动词后所接的是名词,那么它便具备了动词的性质。

例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湖。(荀况《劝学》)意思为:凭借船和桨的人,不是因为他会游泳,却能够横渡江河。句子中的“水”放在能愿动词“能”后,词性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名词动用为“游泳”。

例2: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胡铨《上高宗封事》)意为:是要让我们作臣作妾,让我们成为刘豫。句中“臣妾”、“刘豫”因放在能愿动词后,因而活用为动词。

例3:左右欲刃相如(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刃”,原为名词“刀”,也因放在能愿动词“欲”后,因此带有动词性质活用为“杀”。

三、代词前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蹄”放在代词“之”前,因此作为动词同“踢”。

例2:日渐暮,逐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徐宏祖《游黄山记》)意思是:天色渐暗,于是把脚向前伸出,手向后支着地,坐着向下滑。句中的“前”原是方位名词“前面”,现用在代词“其”前,活用为动词“向前”。

四、副词后的名词在多数情况下活用为动词在古代汉语中,副词一般是修饰动词和形容词的,因此,受副词修饰的名词也就具备了动词的性质。

例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这里,“福”原为名词,而此时用在副词“弗”后而改变词性为动词。

例2:江水又东,迳巫峡。(郦道远《水经注》)意为:江水又向东流去,穿过巫峡。“东”原是方位名词,现用在副词“又”后,动用为“向东”。注意,这是在多数情况下,有时候副词后的名词并不一定都用作动词,请看两个例子:

例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例2:环滁皆山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这两句副词“必”、“皆”后的名词“沛公”、“山”仍是名词,不能动用。

五、介词结构前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毋宁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马中锡《中山狼传》)句中的“俎豆”意为“成为俎豆里的食物”。

从例中可以看出,介词结构一般接在动词后作补语。如果名词有了这样的补语,也就具备了动词的性质。

例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意思是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那地方盖房居住,死后就葬在那里。句中原名词“舍”放在介词结构“于其址”前,动用为“居住”之意,而这种情况下的介词结构大多是表示处所的补语。

例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前赤壁赋》)

句中的“渔”、“樵”原为名词“渔人”、“樵夫”,因放在介词结构“于江渚之上”前,则动用为“捕鱼”、“砍柴”。

有时,介词结构中的“于”常常省略。

六、名词和某些经常后接动词的助词“所”等连用时活用为动词,且经常放在“所”字等后。

例1:毋为秦所鱼肉也。(司马迁《史记张仪传》)句中“鱼肉”原为名词词性,放在“所”字后,动用为;“吃”。意思是别让秦国当鱼肉吃了。

例2:女几之山干,鹊所巢。《鸲鹆噪虎》“巢”在句中动用为“筑巢”。

七、名词和某些常用来连接动词或形容词的连词如“而”等连用时,活用为动词。

例1: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张溥《五人墓碑记》)句中的“墓”原为名词“陵墓”,现用“而”连接,活用为动词“修墓”。

例2: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句中原为名次的“衣服”“帽子”因连词“而”活用为“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但请注意,用“而”连接的名词,并不是都能用来作动词。

如:朝而往,暮而归。(欧阳修《醉翁亭记》)句中用连词“而”连接的时间名词“朝”、“暮”不能作动词,只能作状语。

以上这七种方法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常用的。此外,还有一些较特别的:

如: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句中的“鼓”脱离了原名词意,动用为“击鼓”。有时,方位结构前的名词也可动用。

如: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蒲松龄《聊斋志异》)句中的名词“洞”动用为“掏洞”。

综上所述,只有较熟练地掌握了名词动用的基本知识,准确地了解词类的不同性质,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牢固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 史记[M]. 中华书局, 2006.

[2] 王  力. 古代汉语[M]. 中华书局, 1999.

[3] 傅璇琮, 蒋  寅. 中国古代文学[M].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5.

【作者简介】

李露,汉族,新疆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文学学士学位,单位: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艺术分院语文教研室,主要研究方向:大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语法结构规律性语言环境
What Is the Hidden Card?
基于“电场强度”角度研究高中物理的规律性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主谓宾简单句的掌握和拓展
长沙方言中的特色词尾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探究
大学生英汉语码转换态度的影响因素探析
趣味教学法在英语课堂的运用研究
体现规律性要求力求生动性呈现
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大学英语B级等级考试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