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地理课堂插上兴趣的翅膀

2014-08-15 00:51贾玉贤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6期
关键词:多媒体课堂教学课堂

◆贾玉贤

(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一高级中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出现了种种创新型的授课模式,如杜郎口中学的“导学案”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等等,都曾给我们带来过革命性的变革,引领着生本课堂走向一个又一个高度。但笔者以为,无论是什么教学模式,只要是成功了的,就一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是关注着学生本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本文中,笔者就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展开论述,希望我们能够群策群力,给地理课堂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引导大家在课改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教师备课要讲究梯度与广度

(一)梯度

让学生逐步由易到难地理解接受,才不会让学生感到难度跨度大,同时也可以兼顾不同程度的学生,真正实现分层次教学。如在讲述黄赤交角的变化时,针对学生的认知过程,我提出:当黄赤交角增大到24°时,五带将会怎样变化?全部学生很快做出正确的判断。我又问:当黄赤交角增大到30°时,五带又会怎样变化?学生思考了一会儿,也都正确地做出判断。我再问:当黄赤交角增大到45°时,五带又会怎样变化?学生思考了四五分钟,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得到正确的结论,在我的提示和讲解后,学生理解了。课后又让学生思考:当黄赤交角增大到90°时,五带又会怎样变化?由此可见,备课有梯度、且梯度适当,不仅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而且有易于老师突破难点。

(二)广度

也就是知识面要广,最好能将学生感兴趣、想了解和想知道的知识以及将国内外与地理有关的时事带进课堂。如讲海洋权益和国际海洋法公约时,引入中国南海现状以及与东南亚各国的岛屿争议、中国与日本有关钓鱼岛之争以及日韩有关竹岛(独岛)之争,通过时事,让学生既了解海洋的重要性及意义,又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

二、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我们知道,课堂只是一块敲门砖,要真正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既是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地理学习的课堂目标之所在。在这方面,笔者主张,我们应该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给学生创建更为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从心灵深处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与兴趣,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地理课堂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譬如,在讲授关于岩石的内容时,仅凭教师的三寸不烂之舌,教材中死板的几幅图片,是很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在课外,我们需要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带领学生去野外爬山,实地考察,具体观察岩石的形状、硬度、纹理,并结合课本知识讲授其分类情况。如此一来,学生肯定对于这部分知识有着深刻的印象,能够大幅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如果说山上的岩石不能及时为我们所用,那么,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博物馆,在不同的种类的岩石面前,结合相关专题知识介绍,给学生讲解具体知识,这样,学生们更会生发研究岩石知识的巨大兴趣,深入调研相关内容。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社会调查,采访地理科研人员,等。这种种课外实践活动的举行,会真正地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给学生的地理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三、地理课堂要合理使用多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地理这样的学科教学,更需要信息技术,多媒体电教设备的辅助。多媒体的合理运用,不但会创设一种声光电多种感官相结合的课堂氛围,更能够大幅度地拓展课堂容量,顺利地突破课堂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譬如,在讲授“自转和公转”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把地球自传与公转的具体情景通过动画来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就会一目了然地看到黄赤交角,从而顺利解决课堂教学难点,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讲授“洋流”的时候,我们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把海水大规模的周期性运动展示出来,形象表现了海水的流动方向与变化规律,学生们不仅深刻理解了教材内容,而且还对自然磅礴的生命力心生敬畏,达到了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双重收获。当然,多媒体毕竟只是地理教学活动的一个辅助工具,终不能替代教师教学活动本身。另外,我们也不能把所有的课堂知识都搬到多媒体中,要有选择性地加以运用,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式,避免因多媒体生出“画蛇添足”之嫌。

四、教师语言要诙谐幽默,富有节奏感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们要用地理语言,教育语言和学生进行交流,所以我们教师的语言艺术往往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对于高中生来说,面对着高考的巨大压力,还是一天无休止地学习、自习,我们要提升他们的课堂学习兴趣,就必须在语言的诙谐幽默、节奏感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首先,我们的课堂语言必须具备地理学科知识特色,科学严谨。如黄山景色四绝:奇山、怪石、云海、温泉,这几个词语是断断一个字不能换掉的。另外,教师的语言还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与效果。譬如,笔者在讲授东亚季风的时候,就引用了上个世纪非常火的一首歌《黄土高坡》,在学生们还沉浸在杭天琪优美的歌声当中时,我便适时地阐述了东亚季风的特点,还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效率。同时,教师诙谐幽默的语言特点,对于优化师生间的关系,提升教师的个人形象魅力,体现地理教师渊博的学识,潇洒的风采都有着重要作用,我们一定要给予重视,通过一切途径加以提升。

总之,在具体的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门永恒的艺术。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一名地理教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地理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断创新课堂模式,改革教学策略,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地理人才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多媒体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