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

2014-08-15 00:51李群英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6期
关键词:新课程探究改革

◆李群英

(江西省宜丰县职业高中)

过去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过分依赖于“法定”的教科书和教师教学参考书,并为之形成了一套比较固定的教学模式。更有甚者将别人的“典型”教案、教法,作为自己教学的模式。而今,面对新课程改革,他们感到失落和困惑。其实,新的理念必然是在“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常说“除旧立新”,绝不是意味着对旧的理念的完全摒弃,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也是如此。那些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一切都要创新的想法实际上是对教学规律和新课程改革的误解。许多语文老师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这些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应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发扬光大。

一、变革教学设计内容,坚持“教”的设计和“学”的设计,构建开放的课堂

一般来说,教师备课,向来是非常详细的,且不说内容的环环相扣,即使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出现的回答,所用的教学时间都在教案中有所体现,但“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一堂课只有“教”的行为没有“学”的行为,那么学生的“学”就不是真正的“学”,学生的“发展”也谈不上真正的“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坚持既有“教”的设计,也有“学”的设计,有“教”的行为,也有“学”的行为,如果遇到实际教学时间、环节与设计的时间、环节不一致时,我们要忍痛割爱,将精彩留给学生,让“学”的环节充分发展。如教学《乌塔》,原定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结果多花了20分钟,原因是“学”的环节出彩。这节课本来设计的是“读”“说”“写”三大板块,板块之间彼此依存、交叉、交替、连缀,内容精细严密。“读”时学生纷纷发表意见,如重音、节奏和停顿的反复推敲确定,“说”中学生争说情感体验,并逐渐形成两大对立倾向,双方各执一词。在此情况下再完成“写”已不可能,我决定改变计划引导学生举行了一次小型辩论赛,双方引经据典,气氛热烈。虽超出原定时间,且“写”的环节尚未完成,但充分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空间。

二、采取自主的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逐渐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渐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步建立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论不仅强调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新的确认。

1.注意角色的转变

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角色要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要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适时地为学生的读、思、悟提供服务与帮助,进行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激活已有的知识,方法和体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是适时给予评价、及时给予鼓励,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总之,教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信念。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探究的伙伴。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所以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给学生充分的思悟自由。学生阅读中或圈或点,或写或画,既可与同桌交流又可交头接耳与前后位讨论,还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独立的、自由的思考、体会、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充分的阅读自由。课堂上进行人性化、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不再提出一些机械的阅读要求,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读书方式,既可大声读,又可轻声读,可以自由选择读书方式,既可通读全篇又可选择段节;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段落做造句、仿句联系等。激励他们发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指导学生阅读、精读、品读,并向全体学生介绍该作品,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还让学生自主摘抄喜欢的名人名言、好词好句,做好积累工作。

3.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互相启发,合作地学

小组学习是课堂合作的主要形式,要使小组学习积极、有序,有效地开展起来,我们常有这样几种做法:四人一组小组;培养好小组长提高小组学习效率;每节课安排10~1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小组学习;提出学习的基本程序,基本程序大致可分为:目标定向——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相互评价。在人物群出现的课文中,如《狐狸和乌鸦》让学生谈谈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这样,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讲,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分组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学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潜力充分开发出来。

4.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体现出不同的层次。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应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要重点指导“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在小组讨论中,全小组怎样合作学习,怎样抓重点、难点,怎样提问,怎样讨论质疑,教师都要重点指导,适时点拨,由面到点,由扶到放,逐层深入。

三、结语

对于新课标、新教材,大部分教师都尚处于学习阶段,并无多少实际的经验可言。也许正因此而增加了它的诱惑力。自然,我们为之研究的空间也是极为广阔的。当然,课程改革是漫长和艰巨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仁者爱人,宽容为上;智者教人,引导为佳。这是我们对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的理解,也是一种境界。

猜你喜欢
新课程探究改革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改革之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