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之我见

2014-08-15 00:51◆王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6期
关键词:生物课性状新课程

◆王 凯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阿阳中学)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很多生命现象以及生命活动规律的重点科学,在生物教学上要重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且初中生物实验性很强。虽然实行了新课改,新课程的理念也不断地实现,但是初中生物的教学上仍然存在很多等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中学生物教学的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且提出一些建议和相关的改进措施。

一、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生物新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三维目标则是在总目标下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受到各个方面因素(如课时少,实验器材不全,偏重成绩等)的影响,偏离了总目标,三维目标混乱或残缺不全,提高所有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一教学目的,就无从谈起,学生成为学习、考试的机器。

2.忽视兴趣培养

生物课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学课的兴趣为主要目的的。在生物课教学中,如果不能提出有效的、有趣的、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课堂气氛则不会活跃,相反则是死气沉沉,这样就使学生丧失了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3.不重视生物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没有认识到生物实验对生物教学的重要性。由于生物学教学方面没有专业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和实验器材和材料的缺乏、专业的生物教师短缺,严重影响了生物学的正常教学,导致生物课很无聊,学生没有学习兴趣。

4.教学方法单一,不合理

生物教学的基本方法有讲授法,实验法,科学探究等。在目前的生物的教学上,教学方法太过单一,对实验、科学探究、多媒体等教学方法使用较少甚至没有,这样就不能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或亲身经历的探究过程,也就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评价过程太过简单,不合理

受成绩影响,在生物教学上对学生的评价是单一的。只是关注学生在考试成绩的定量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对学生的品德、学习态度、各方面的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缺乏必要的评价。在这种单一的考评方式中,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对一些记忆性和需要理解的概念和术语词汇记忆不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二、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教学的改进方法

1.从根本上重视生物学科

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这就需要加强生物教学在初中重要性,所以我们要改变教学现状,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提高生物学的认知能力,增强他们的智力和身体发育,因此在生物课程的教学上,学生要学会如何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如何增强体质,如何爱护环境,要树立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信念,制定确切的努力学习目标。

2.制定和实施满足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目标来设计展开。三个目标设计要符合学生实际,同时弄清楚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整合三个目标并实行有效教学完成三个目标。例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一节,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过程与方法。以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本节课在充分准备实物、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得出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基因控制性状,及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3.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新课程理念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光对鼠妇的影响”,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讨论探究活动,通过动手实验亲身体会科学实验证明过程,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并尝试自行设计实验;对于一些较简单的知识,可以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讨论后解答问题。如“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适合采用自主学习;而合作式教学法是指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随着新课程实施,教师们纷纷尝试在课堂上组织切实有效的小组合作。因为在有效的小组合作与交流中,能够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达到人人参与课堂学习的目的。如“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适合采用合作式教学。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方式不是单一运用的,探究中有合作和自主,自主中有探究和合作,合作中也体现了自主与探索,从而达到充分挥发各种教学方式的效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正好满足了初中生对生物的好奇心,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编排生物课的课件,融合与生物教学相关的动画、声音和图像,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热情,在遇到生物难以解释的概念和抽象的理论时,学生往往会出现抵触心理,利用现代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有形的动画和图像,把难以理解的理论形象化。例如,病毒这一节可制成幻灯片教学。可提高生物课教学效率,达到教师和学生互动效果。所以教学手段现代化,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尤其是能引起上课容易走神的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本来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去探求知识。

4.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生物学的教学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我们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老师和学生都应该得到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仅是一个分数的定量评价,而且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相关的能力。评价应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标准。教师要懂得教育人才是一个多层次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

三、结束语

新课程理念不断地深入教学中,初中生物的教学还需要不断改进。初中学生正处在思维方式快速发展的阶段,正是初中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最佳时期,也是学习生物的最佳时期。在生物教学课堂上,多方位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采用多方式进行评价,让学生学习起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田春芳.初中生物教学创设情景的方法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3):27 -28.

[2]张春红.自主学习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45 -46.

[3]贺艺.浅议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0):69 -70.

猜你喜欢
生物课性状新课程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宝铎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定研究
不同保育单位“781”“7532”母种性状比较分析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转基因
高中生物课教学生活化探寻
生物课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