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隐私”资源的利用探索

2014-08-15 00:51许玲玲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6期
关键词:隐私错误过程

◆许玲玲

(福建省安溪县湖头三安小学)

所谓的数学课堂“隐私”,就是学生在数学方面不想让人知道的、不敢说、不愿意说、没机会去说的一些数学问题和思想,这种“隐私”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不能更好地更充分的进行数学学习。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的利用这些“隐私”资源,能了解学生不敢提出来的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加强引导,让学生愿意说出自己的数学课堂上的“隐私”,全面地促进学生的数学成绩的进步。

一、从根源上抑制“隐私”的出现

1.保障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

保障课堂上的师生关系融洽,也是保证从根源上抑制“隐私”出现的重要的因素,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切实的保证能充分的做好教学的准备,能与学生保持融洽的关系,能营造一个融洽的课堂气氛,不断的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上的交流,能在根本上抑制“隐私”的出现,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表达自己的问题和思想,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保证课堂练习的多样性

保证数学课堂上的练习要保持多样性,能包含课堂教学的大部分内容,教师通过对课堂练习的情况,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的“隐私”,能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了解,从而掌握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建立起一个合理而科学的教学机制,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切实的将数学问题向教师进行反馈,成为教师教学的“隐私”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数学的成绩。

3.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在时间紧迫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制定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案,能在教学之余给学生一个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问题的练习和思考,能从根本上避免“隐私”的情况发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思想,让学生不断地进行创造和发展,能真正地提高数学的成绩。

二、转变交流方式,“等待”隐私质变

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关键在于学习者发掘知识的过程。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曾经对其自身在研究数学时做了类似的经验总结,认为掌握一项知识的过程中,最佳的方式与手段应当是建立在对其内在规律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学生思考能力与思维能力,并展现其在这个过程中显示出的才华或者问题,进而能更加促进学生学习方面的进步。

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一习题:现在有两个正方形,边长6m。在这个正方形的里面画出一个直径最大的圆。另外一个正方形内画三个完全一样的尽可能大的圆。问:形成的圆的半径将是多少以及圆的面积。通过这样的习题组织学生进行探讨,引导学生积极地去发现,圆的面积以及其所占用的正方形的面积的值。

三、要全面地适应学生的思维,加强利用数学“隐私”

1.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全面地去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能制定一个适应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手段,不能以自身的眼光和思维去要求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要让学生能自主地进行数学学习,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允许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教师要重视这些问题,然后加强整理,全面的认识数学“隐私”,了解学生的不足之处在于哪里,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的学习。

2.要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善待学生的错误的结果,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问题,认识自我,能在教师善意的引导下,树立信心,不断的加强学生创造的能力,能让学生在一个较为自由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勇敢地表达观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抑制数学课堂“隐私”的出现。

3.全面地利用错误问题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全面地利用学生的错误的问题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加强收集和整理学生的错误,在错误的基础上,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理解错误在哪里,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创造,能切实的激发学生继续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使得能更加积极主动的面对自身的数学“隐私”,更好地开始新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的进步。

四、促进学生的个性展现,“隐私”重新定位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从认识上重新进行规划与定位,其“教”的任务不仅仅是使学生被机械地灌输某种知识,而是应当从更加能动的角度使学生逐渐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刺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问,鼓励学生产生质疑的精神。进而,是学生在对知识的探求中学会发现和探索。另外,在进行数学学习“隐私”保护问题上,教师还应当采取具有引导性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自身的学习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可以使学生的学习“隐私”有所归属。

除此之外,关于“隐私”方面问题,其在暴露的情况下,应当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优势,将这种具有价值的教材思维彻底转变成成具有教学资源性质的“隐私”资源。由此,原本建立在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方式也将发生变化,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情况有利于发挥课堂本身的作用与意义。在新的社会环境以及教学理念作用下,数学教学应当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发展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中能形成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教学主体,促进“隐私”的资源化。

五、结语

综上所述,所谓的“学生学习隐私”,其实并不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只要教师能够在工作中多一点耐心和细心,就能发现学生在这方面的问题。并通过有效的沟通手段以及教学智慧开导学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地打开心扉,与人沟通,使教师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隐私问题。本文也正是针对这样的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整理,将这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整合,便于未来小学教育中存在相关问题的解决,更是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步骤和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让孩子独自破茧飞翔[C].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陆宗盛,王鹏鹏.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华春风.数学教学课堂隐私资源的利用策略[J].山西教育,2011,(06).

猜你喜欢
隐私错误过程
在错误中成长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数据安全事件频发 “隐私”何处安放?
新形势下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研究
室内窗帘装饰性探析
浅议隐私权的边界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不犯同样错误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