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

2014-08-15 00:51郝秀娟申万兵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5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舆情政治

◆郝秀娟 陈 剑 申万兵

(1.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学生工作处;3.共青团威海市委)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得以不断地扩展和深入,大学生网络舆情也随之产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实时关注和把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动态,采取有效措施给予积极的引导,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增多,不但改变了大学生整体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也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环境,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维度。网络的全覆盖和信息传播的延展,使大学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网络舆情因此波及到大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心理健康等工作的方方面面。思想和心理都没有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浸泡在网络环境中,很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冲击和影响,同时由于缺少应有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他们很容易随波逐流,失去方向。网络舆情导致的负面群体言论和行为往往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和破坏性,影响高校的稳定和健康的教育环境,使得高校思想教育的环境变得异常的宽泛、复杂。同时,我们在以往思想教育工作中的经验和知识系统很难在网络环境中发挥作用,这对于我们是相当大的挑战。但是在另一方面,网络又帮助我们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为我们工作的开展打开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快捷性和方便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网络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借助网络舆情的穿越性和影响力,将积极、正面的舆论信息实时传播到校园环境中,引领校园舆论和行为走向。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的转变

科学、先进的工作理念是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是人影响人的工作,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跟上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节奏和步伐,才能在同步中实施教育行为,真正起到教育的效果。网络不但改变了大学生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还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视阈下开展工作要遵循网络环境中交流的思路和规则,否则就无法融入到这个环境中,无法走进学生,更谈不上影响学生。根据网络舆情的特点,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工作理念上做出以下几个转变:首先,改变因循守旧的固有理念。网络空间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海量新鲜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大学生的头脑。固守常规,不与时俱进地实时变通,我们终究会失去在网络舆情中的有利位置,对网络舆情下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束手无策。其次,改变僵化的教育关系。平等和自由是大学生在网络使用过程中获得的最大满足,也是网络环境相比于传统教育环境的最大优势,也是对传统模式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关系的颠覆。相互尊重、平等对话是网络空间中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建立关系的原则和基础。最后,改变生硬、灌输式的教育观念。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式使得大学生自主、有选择的获取信息得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无视大学生实际需求和接受程度的生硬灌输,只会让他们更加反感和抗拒。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以人为本应该是网络舆情下我们应该秉承的教育观念。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

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比以往更关注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件和社会中的热点事件,并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相应的反应。网络的实时性又将大学生舆情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大学生网络舆情因此能真实反映大学生当下的思想动态、行为倾向和情绪情感。虽然网络舆情的突发性和扩散性会给我们带来挑战,但是网络舆情的实时性和针对性,也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首先,我们可以借助对网络舆情的持续关注,对大学生舆情进行收集、梳理、分析和判断,并据此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动态进行预判,提前开展针对性的工作,防止过激行为和危机事件的发生。其次,可以通过网络舆情让积极、正面的教育内容得以传播和扩散。传统的教育方法存在滞后性,缺乏直观性和生动性,很难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和反思。借助网络手段实施教育,可以引领大学生舆情走向,让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引领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旗帜。最后,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让教育方式直接明了。网络舆情下,教育内容不但便于发布和传播,而且容易得到检验和反馈。利用网络的高覆盖和便携性,可以建立一个意见征集、反应、反馈评价的闭环系统,以直接明了的方式实现教育目的,达到教育效果。

二、网络舆情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

(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基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究是网络舆情下系统、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近年来,随着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和分析、网络舆情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和实践,国内的许多教育工作者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发表了很多这方面的文章。但是作为一个全新的重大课题,我们的研究是非常有限的。首先,研究成果缺乏专业性和突破性,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不大。其次,研究工作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很难抓住问题的实质。再次,基础研究欠缺并滞后,很难为实践提供支撑。我们对于网络运行的特点和机制、网络舆情的内涵和规律、网络舆情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途径等方面的认识和研究,还停留在初期的探索阶段,这使得我们在网络舆情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指导和动力。因此,为开创网络舆情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我们必须将基础理论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研究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通过大学生网内和网外行为的比对,研究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的行为特点和舆情动态;通过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和内容;通过对教育学、传媒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的相关性研究,构建科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知识框架。

(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网络舆情视阈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难以开展,教育的效果也越来越不理想。反思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难发现,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是因为我们离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对学生的了解越来越少,与学生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大学生普遍长时间地游弋于网络中,教育工作者却游离于网络之外;大学生对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极度关注,教育工作者却毫不知情;大学生群体舆情动向丰富多变,教育工作者却无所察觉。这使得我们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失去了开展工作的先机和主动性。因此,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建设迫在眉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掌握网络技术手段的前提下,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研究,结合大学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制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要通过建立具有吸引力的阵地,实现主流、正向价值和意识的扩散和传播,实现对网络舆情的疏导和引导;借助与学生在一起的机会,了解学生的诉求和需要,开展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握网络文化的动脉;借助网络技术手段,灵活运用网络语言和技巧,拉近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

(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能力

网络的迅速发展,对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提升缓慢,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升整个队伍的工作能力已经迫在眉睫。为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组建结构层次合理、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这就要求我们在组建队伍时,既要考虑当前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未来的发展需要;队伍中既要包含一线的学生工作者、思想政治专业教师,又要包含网络技术人员和学生代表;队伍既要保证新鲜血液的流动,又要保证相对的稳定性。

2.保持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

网络具有较强的冲击性,没有足够的“定力”,很容易让人在网络海洋中随波逐流。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掌舵人,必须保持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抵御网络环境中各种大风大浪的侵袭,始终把握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确的前进方向。虽然当前知识更新很快,但我们绝不能放弃和放松对经典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维护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道德观,拥护国家的政治立场和主张,始终保持发展的主旋律,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将广大青年大学生聚拢到党的旗帜下。

3.要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和技术水平

网络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我们在保持以往工作中的专业素养的同时,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工作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手段,提升工作的专业和技术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应用电脑和网络技术,学会应用网络工具和手段,学会使用网络语言,学会融入网络环境,遵循网络环境中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开展有针对性、有水平的教育工作。

4.要提高学习能力,丰富知识结构

网络时代,知识、信息量大且更新速度快,只有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提高学习能力,博学广文,有丰富的知识结构,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才能解答大学生提出的形形色色的问题。学习能力的提高,需要有接纳的态度才能将冗杂多样的知识转化为工作的智慧,需要有钻研的精神,才能发现多变的事物下掩盖的真理,这是网络时代对我们不断成长提出的要求。

5.要不断提高观察力和判断力,增强沟通能力

网络环境复杂多变,大学生思想和情绪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激烈的波动和变化,而且很容易借助于网络的涟漪效应得以扩大和夸张,导致群体思想和行为的改变,即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双“鹰眼”,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能够根据学生的细微变化做出有效的判断,掌握事态发展的动向。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沟通能力。有效的沟通,是建立关系、实施影响的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教育方式中的高姿态,学会包容和接纳,增加亲和力,尊重和重视受教育者的主观感受,与受教育者平等对话,提高沟通效果。

6.提高创造力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加快了社会的发展。运动和变化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环境的重要特征,因循守旧、固守成规、固步自封终将会被时代所抛弃。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创新精神,提高创造力,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在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开拓新思路;善于接受新事物,利用新手段;善于捕捉新信息,采用新内容;善于抓住规律,开拓新领域。

总之,网络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给网络舆情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积极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借助网络技术和手段,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同时,避免其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维护校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1]陈英,张银芝.网络舆情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传承,2009,(12):74-75.

[2]甘忠涛.大学生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J].学理论,2012,(19):274 -275.

[3]龙春霞.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构[J].传承,2013,(06):58 -59.

[4]杜亮.3G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J].思想理论研究,2010,(01):82 -86.

[5]翟志伟,李晓瑜.高校网络舆情现状与对策[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3,(02):90 -92

[6]赵兴牛.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2,(11):228 -230.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舆情政治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政治不纯”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