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与“魔幻”的马贡多——《马贡多小村》解读

2014-08-15 00:49胡春梅
中学语文 2014年4期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小村马尔克斯

胡春梅

目前,有一些外国文学的经典作品入选高中语文教材。其中现代主义文学从诞生的时间而言离现代的读者最近,但是从接受的效果来看则存在着阅读障碍。有的课文原本是短篇小说,自成一体;有的却是长篇或中篇小说的节选,阅读它实乃管中窥豹。节选与全文的关系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内容与形式上二者存有很大差异。如《马贡多小村》这篇课文,节选自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的第一章。课文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大致风貌,但是它不足以涵盖小说整体的精神内涵与文学价值。

《马贡多小村》的情节比较集中,全文讲述了吉普赛人的四次来访。吉普赛人带来了外界的新鲜事物,令马贡多的居民吃惊不已。其中,尤以霍桑·阿卡迪奥·布恩地亚为代表,每一件新奇的事物都令他产生无尽的想象,并痴迷地投身于“发明创造”。看见磁铁神奇的吸引力,他决定用磁铁来开采地底下的黄金;放大镜能够将阳光聚焦,他便要利用放大镜的功能制造武器;获得几幅葡萄牙地图和几架航海仪器,他努力钻研这些仪器进而发现:地球是圆的。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写霍桑·阿卡迪奥·布恩地亚的实验,而他的研究对象,例如:磁铁、放大镜、航海仪器等等,都是在那个年代大家司空见惯的普通事物。

为什么马贡多的居民会如此孤陋寡闻?为什么年轻有为的族长霍桑·阿卡迪奥·布恩地亚会如痴如魔地陷入发明创造之中,他甚至带领全村的男人外出探险,去开辟一条通向外界的小道。马贡多人的惊讶,说明马贡多小村原有的孤独,它的四周被大海包围;说明马贡多人的孤独,他们贫穷落后、愚昧野蛮、因循守旧、与世隔绝。这主要不是地理上的封闭,而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精神状态,用马尔克斯自己的话来说:“与其说马贡多是世界上的某一个地方,还不如说是某种精神状态。”在《马贡多小村》里,作者通过村民们看待外界事物的眼光与心理,来揭示马贡多“孤独”的主题。在小说后文,“孤独”的主题演绎得更加淋漓尽致。第一代霍桑·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后半生在小屋里制作小金鱼,第四代奥雷良诺第二反复地修理门窗,第六代奥雷良诺上校不停地缝制裹尸布,雷梅苔丝每天都花许多时间洗澡等等。从作品的具体描述中可以得出,文明程度低下、政治上麻木不仁、经济上贫困落后、思想观念保守陈腐,是马贡多陷入停滞不前、轮回重复的四重内驱力。在《马贡多小村》一节里,霍桑·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对妻子乌苏拉说:“世界上正在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就在那边,在河对岸,就有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我们还在过着毛驴似的生活。”霍桑·阿卡迪奥·布恩地亚认识到马贡多的孤独,但是他试图冲破孤独的行动以失败告终,而又深深陷入自身的孤独之中。马贡多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们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孤独、马贡多的孤独,只是一天又一天,浑浑噩噩、不知不觉地打发时光。

马贡多只是马尔克斯笔下虚构的一个小村,在现实中无法对号入座。但是,这个虚拟的环境却有着很强的象征意义。如同卡夫卡曾言:“虚构是浓缩,转变为本质。”小说虚构了马贡多小村的百年历程,艺术地概括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美大陆的百年封闭保守、停滞不前的历史。马贡多的孤独,就是哥伦比亚的孤独,就是整个拉美大陆的缩影。而在题目中出现的“百年”字样,不是通常的时间单位。虽然全书着重写了布恩地亚家族一百年的兴衰史,实际上它只代表一个循环单位,是一个建立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重复循环的象征框架中的现代神话,意味着“静止”“死亡”。小说开篇的第一句话,常为人们所称道:“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句话可以画成一个大圆圈:“过去(遥远的下午)——现在(作者的叙述时间)——将来(许多年之后)。”这像一个走马灯,作者在轴心将过去、现在和将来重合起来。接着在下文,当霍桑·阿卡迪奥·布恩地亚带领全村人向周边探险时,却发现了一艘西班牙大帆船。文中插入这样一段话,“许多年以后,这里成了一条定期的驿道,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也从这一地区经过时,看到这艘帆船只剩下一具烧焦的龙骨,在一片虞美人花地中。这时,他才相信这一段历史并非父亲杜撰的产物”。包括后文又以相同的笔法写道:“许多年以后,在正规军军官命令行刑队开枪前一分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重温了那个和暖的三月的下午的情景……”其实,在整篇小说中,类似的时间叙述还有很多。在这些描述中,每一次都隐含了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时间循环与回归,每段所描述的内容先后又互成对照、互成轮回与循环,形成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循环怪圈。由于篇幅所限,《马贡多小村》一节无法完全展现整篇小说重复循环的象征框架。

如此看来,“百年”与“孤独”共同揭示了小说的主旨。可是,作者的思想并未自此驻足。马尔克斯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孤独”的主题,而且在后文中通过马贡多小村的百年历史,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孤独”的原因以及摆脱“孤独”的方法。但是这些,在《马贡多小村》一节中并未涉及。因而,《马贡多小村》一文的主旨仅是整部小说的一小部分。

《马贡多小村》一节突显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特色,其艺术手法与它的思想内涵相辅相成,来源于拉美大陆的古老传统与社会现实。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将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和拉丁美洲“神奇的现实”(卡彭特尔语)融为一炉,同时他们又受到欧洲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基本题材都来自现实生活,但却被作家改变了本来面目而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第一,现实的魔幻化。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突出的是外部现实与人物心理认知之间的差距:当一个封闭的环境被新事物地入侵所打破,而新事物的奇妙超出了人们的理解和把握,他们便形成了一种用“魔法”来看待新事物、看待新事物给现实带来的变化的眼光或心理视角。例如文中描写的马贡多人眼中的冰:

箱里只有一块巨大的透明物体,中间有无数枚小针,落日的余晖照射在小针上,撞出许多五彩缤纷的星星。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看蒙了,但他知道孩子们在等待他马上作出解释,于是他大胆地嘟哝了一声: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

“不,”吉普赛人纠正说,“这是冰。”

在我们眼中冰是极为普通的自然事物,因而我们不会以“魔幻”的眼光来看待它。而马贡多人没有见过冰,也不知道在外面世界冰是如何形成的。冰的到来打破了马贡多的封闭,超出了马贡多人理解的范畴。因而,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和孩子们便以一种“魔法”的眼光看待新事物。“小说中的人物、事物和事件本身都是可以认识的,是合理的,但作家为了使读者产生一种荒诞的感觉,便故意把它们写得不可认识,不合情理,像魔术师那样变幻或改变了它们的本来面目。”于是,现实在作者的笔下“消失”了,其意图是制造一种既超出自然又不脱离自然的气氛。从而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了来自外界的新事物与马贡多居民心理认知之间的差距,表达了马贡多“孤独”的主题。

第二,魔幻的现实化。马尔克斯曾说:“避免去打破那些似乎是现实的事物和似乎是虚幻的事物之间的界限,因为在我力图表现的世界中,并不存在这种藩篱。”在拉美民族的传统中,魔幻情境和超现实情境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和平常的、普通的现实没有什么不同。人鬼混杂、生死轮回,许多千奇百怪、似是而非的神奇事物处处可见。如文中所述:

他(奥雷良诺)在娘肚子里就会哭,生下来时睁着眼睛。给他剪脐带时,他就摆动着脑袋辨认房间里的东西,还以好奇而并不惊慌的神态察看着人们的脸庞。

一个婴儿出生时的神奇表现,令人难以置信。但是,在马尔克斯笔下,奥雷良诺的奇异特性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魔幻的情境与真实的情境交融在一起。这种观照现实的思维方式来自马尔克斯的外祖母口中神秘莫测的神话传说;来自于拉美那片神奇的大陆:古代和现代的、过去的和未来的交织在一起,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封建残余结合在一处,史前状态和乌托邦共存;来自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拉美文学的印第安文化……或许在《马贡多小村》一节当中,“魔幻的现实化”的特色并不十分明显,更多的是通过“现实的魔幻化”向读者展示当马贡多小村的封闭遭到新事物入侵时,马贡多人的内心状态。但是,“魔幻的现实化”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小说后文有许多精彩的描写片段,例如:吉普赛人带来的飞毯可以载人在空中飞翔,俏姑娘雷梅苔丝最后被飞起的床单裹着升上了天空,马贡多村下了4年11个月零2天的雨,等等。

魔幻现实主义是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巧妙结合,它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能够面向世界。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一般都很关心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百年孤独》诞生于拉美民族独立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20世纪以来,美洲的各个国家纷纷脱离殖民统治,形成民族意识。美洲文学共同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建立区别于殖民宗主国的文学文化?如何区分民族真实的身份属性和被殖民历史强加的身份属性?如何在弘扬地方性传统的同时面对它的局限性?一批具有强烈民族责任感的优秀作者,以文学的样式找到了自己的方式。阿根廷的博尔赫斯选择的是“文学唯心主义”,他把文学看作哲学思考的工具,用文学探讨人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方式。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选择了几乎相反的道路——“魔幻现实主义”。《百年孤独》以文学的样式建构了民族的身份属性,并以现代文明的视角审视自身传统的局限性,给人们深刻的警醒和反思。

《马贡多小村》一文仅是长篇小说《百年孤独》的一节,短短的文字不足以表现整部小说丰富多彩的情节内容与瑰丽多姿的文学特色。但是,通过《马贡多小村》可以让学生们初步感知小说“孤独”的主题,感受到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魅力。如果需要进一步的阅读与研讨,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全书。

其实,《百年孤独》离我们并不遥远。我国当代的一些知名作家深受马尔克斯创作特征的影响,2012年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便是其一。他在瑞典文学院的演讲辞中公开宣称:“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另外,我国直到2011年才正式得到《百年孤独》中文版权的正式授权,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了全译本。我想,《马贡多小村》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窗,这扇窗通往神奇的拉美大陆,通往我们生活的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猜你喜欢
魔幻现实主义小村马尔克斯
小村的呼噜
陪着小村说话
加拿大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特征解析
相信不可能
加西亚·马尔克斯:一点点体面
概述当代文学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叙事研究
魔幻现实主义与宫崎骏的动画电影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下)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