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探索

2014-08-15 00:51何丽芳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6期
关键词:范进中范进习惯

◆何丽芳

(江西省上饶县第七中学)

随着中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也越显突出。因此,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应用水平,已成为广大师生所关心的问题。从历年考试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在阅读题上失分严重,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要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强化阅读的多样性

三分文章七分读。阅读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阅读行为是阅读者从读物中获取和消耗精神营养的脑力劳动。读书要靠自己独立思考、自主选择,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来完成,那双明亮深遂的眼睛,是用来探索知识和真理的利器。只有“口到、眼到、心到”,才能有好的收获。比如我在教学《沁园春·雪》和《雨说》时,对诵读就提出了“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读出形象,读出韵味”的要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然,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三点:一是形式要活泼多样,可以灵活采用自读、轮读、赛读、分角色读、合作诵读等多种形式;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揣摩体会的时间;三是要抓住有利时机,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深处。在读的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朗读,要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如语气、语速、停顿、重音等。同时,要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对比朗读来加强感性认识。

二、激励学生在阅读中质疑困难

一切科学发现,都从提出问题开始探索。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通过质疑问题,一个学生才能对课文的理解不断加深,阅读能力才能不断提高。例如,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我设计了四个问题:①大家读完范进中举后,他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看法?②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众乡邻和张乡绅对他的态度各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众生相?③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阅读中把你认为好笑的地方标记出来,想一想背后隐含着什么?④从范进、胡屠户的言行,可以看出他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我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自主合作探究内容,完成阅读教学的具体目标。让各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交流展示,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学生代表发言后,教师可以适度点拨和归纳,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反复读读关键词句和一些精彩的描写片断,体会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心理描写高妙之处。文本中,夸张、对比手法运用了典型的细节来刻画一个个人物形象。范进中举前,他是醉心功名、低三下四、穷困潦倒的读书人;胡屠户是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自私的生意人形象,他蛮横、圆滑,对范进前居后恭。张乡坤先前对范进不屑一顾,后来中举后,他又极力拉拢、讨好范进。众乡邻先前对范进漠不关心,中举后,他们又热心帮助范进一家。通过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描写,可看出范进老年中举后变疯,揭露了封建社会读书人的丑陋灵魂;鞭鞑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罪恶以及世态炎凉的社会风气。对于学生的质疑,无论是预习性质疑,探究性质疑,还是课后的延伸性质疑,教师都应加以鼓励和引导,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总之,质疑问难成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开启了学生智慧之门。

三、营造民主、和谐氛围,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和主动性曲折关键性的作用。不管教师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心情多么不高兴,也都要微笑着面对学生。即使是在课堂上,学生让你生气了,你也要巧妙地进行处理,不能影响课堂气氛,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情绪。课堂上,教师不必要求学生规规矩矩,学生课堂上的发言完全可以自由一些,努力营造阅读课堂教学和谐的轻松的氛围。学生从心理上放松,把课堂当作师生共同探讨,共同交流的乐园,使自己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和谐的阅读氛围可以有效地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师生之间要建立相互平等、和谐共处、民主团结的师生关系,打消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汲取知识,展现个性,放飞想象,驰骋于文学作品的海洋中。创设比较浓厚的阅读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了解作品背景,融入作品情节,感受作者的情感。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的技巧,精心设计阅读教学中的提问,做到问题设计巧妙、科学、学生易于回答。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独特的见解,鼓励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只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既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同时也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好习惯能造就人,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应注重语文阅读习惯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努力从文本中寻找体验并邻悟到某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智慧和美,或从中汲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找到自己动情和开启心智的东西,并将这些东西进行整理,用于课堂交流讨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总之,疑问是产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之一,是学习的一种内在动机。学生带着疑问阅读文本,进行有效学习,心中渴望解决老师设置的课堂提问,为了达到阅读目标,为了寻找准确答案,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因为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从而就会轻松自然地实现阅读教学各项目标。

猜你喜欢
范进中范进习惯
“范进中举”现实版
范进中彩
上课好习惯
艺术的构思,绝妙的讽刺
《范进中举》中人物的“势利”浅析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范进中举》人物形象的悲剧色彩和醒世意义解读
《范进中举》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