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练笔的探索与研究

2014-08-15 00:51李结贞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6期
关键词:写作水平文本课文

◆李结贞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芦塘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标准》”)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写作有一定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作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汇。”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就是读写结合,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课堂小练笔就是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表现形式,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已获得了众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指导学生进行10分钟左右的小练笔,让学生进行仿写、改写或者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灵感和想象力,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得有血有肉,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了,写作能力亦得到了有效锻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是水到渠成。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练笔存在的两个误区

随着《语文新标准》的全面贯彻实施,读写结合已成为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成为语文教学园地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小练笔也成为众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挚爱,已跻身于阅读教学甚至整个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之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然而,纵观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小练笔却普遍存在着两个误区:

(一)小练笔趋于泛滥

《语文新标准》强调了小练笔的重要性,不少教师不结合实际,每一节课都会“练你没商量”,没有目的没有主题,为写而写的小练笔趋于泛滥,缺乏新意。过多的小练笔让小学生觉得此举仅是一种形式,所以疲于应付,而无兴趣和动力,小练笔的作用和成效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小练笔走入了误区甚至导致教学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

(二)小练笔的次数太少

而有的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新标准》强调了小练笔的重要性的要求却置若罔闻,不予理会。一些语文教师根本不重视在语文教学中穿插安排学生合理进行小练笔,而是把小练笔当作了大作文来对待。或者每个学期仅安排数次小练笔,使学生平时缺乏练笔的机会,遇到考试时便觉得笔重千斤,无从下手。

二、运用好小练笔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三个举措

最近数年,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小练笔,如同为语文教学插上了一对腾飞的翅膀,使语文教学更为高效,更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具体有以下三个举措:

(一)依据文本,仿写起步

从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语文教师就有要有意识指导学生依据文本的经典句子进行较为简单的仿写,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行之有效的训练形式,这正如宋代大文豪朱熹所曰:“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现在中小学语文的课文篇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字字珠玑,堪称经典之作,均优美之极。这些字句皆佳的美文或词句优美,或格式精美,或表现手法奇妙,或布局典范,或结构严谨,或衔接无痕,都非常值得学习、借鉴和模仿,特别是对写作刚起步的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在教学时,我们只要紧紧依据课文文本,抓住文本特点,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适当的经典字、词、句、段、篇、衔接、布局、谋篇、立意等方面的仿写,经过数年的长期训练,学生掌握经典课文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法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1.仿写经典语句,掌握基本的遣词造句之法

小学生写作从仿写句子开始,只要能够依据经典课文的优美语句较熟练准确地仿写句子。那么,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撰写文章的片段便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小学语文教师须充分依据文本,充分利用文本中的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进行仿写小练笔。譬如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北京》的第一段中,用了“……是……,是……”的句式来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首都北京的喜爱之情。教学时,教师在引领学生品读、鉴赏此类语言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模仿该句式写来一句赞美自己家乡美丽之处。现摘录两个学生的句子便可管中窥豹:“佛山是我的家乡,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城市;西樵山是一座名山,是一个美丽迷人的旅游胜地。”让低年级的小学生依据经典课文的经典句式进行仿写小练笔,不但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领会课文的句式,而且能使学生在仿写中创新出自己独特的语言,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会仿写造句所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小学生的小练笔从仿句开始,逐步深入,使他们一步步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才能为他们以后提高构段、谋篇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仿写经典名段,学会构段立意

教师在指导小学生通过小练笔正确写好每一个句子的前提下,可以逐步引导和指导他们学习撰写一个片段或者段落。如同仿写经典句子一样,低中年级的小学生学习写作段落从仿写经典课文的经典名段开始入手,相对来说会更加容易,效果亦会更加凸显。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领会其写作特点的精髓外,还要巧妙地抓住其语言的个性“特点”,进行小练笔式的仿写,使学生自然而然就掌握了这种写作技巧。譬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0课《风筝》主要写作者童年放风筝时的快乐。其中第一、二自然段是非常紧密的一个整体:“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地品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典型语段,揣摩其写作特点:这段话围绕中心句子,主要是童年时“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表达作者对对童年快乐生活的美好回忆。教师再让每个学生都畅谈自己捉鱼、捉迷藏、放风筝、野炊、旅游等快乐的生活,充分激发学生的童趣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把文本中静态的文字转变为脑海中动态的画面,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一个个充满童趣的优美画面亦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此举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还创新了知识,可谓一举多得。再次,我指导学生依据课文仿写自己童年快乐生活的一个片段。由于每个学生都有着幸福快乐的童年,都有很多想说的话,下笔如有神助,妙语连珠,美句连篇,教学效果出奇地好。

3.仿写名篇,学会布局谋篇

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通过数年的训练,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并且已经具备仿写一篇文章的能力。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从仿写名篇名作开始,逐步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写作技巧。教师要善于抓住“读写结合点”进行练笔,使孩子不仅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借鉴作者的布局谋篇之妙法,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旨、写作思路、结构层次、段落衔接、材料安排等方面入手,如同庖丁解牛一般深入分解课文,使学生对名篇名作了如指掌,再进行练笔训练。学生写作就一挥而就。譬如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鸟的天堂》出自文学大师巴金之手。文章主要叙述了作者和朋友到“鸟的天堂”赏鸟的快乐过程,作者把“鸟的天堂”描写得美轮美奂,如同人间仙镜,令人神往。欣赏此美文,如饮甘露,沁人心脾。学生在学习巴金这篇经典美文后,都兴奋不已。学生有了经典美文的引领,并且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在仿写时便会洋洋洒洒,一篇三五百字的游记美文二三十分钟便会手到擒来。并且,学生的习作既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又有创新和妙语妙句,大部分学生都会受到教师的表扬,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写作之快乐。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大胆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在“仿”中求“新”,“仿”中求“创”,“仿”中求“活”,从机械仿写发展成创新性仿写,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这正是从读学写、以写促读所绽放的活力,彰显其独特魅力。

(二)挖掘文本,创新提高

《语文新标准》对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写作有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对于已经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领会文章主旨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性和探究性研读,创造性解读,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文笔含蓄之处,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使孩子能根据自己的情感、生活经验,去挖掘文本中的“微言大意”,立体地诠释文本内涵,促进学生对文本新意义的发现与构建。继而进行解读文本型练笔,对于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1.在研读句子中掌握写作技巧

时下,小学语文的课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都是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主旨和思想,这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好资源。但是,这些文本中在表达时颇为含蓄、隐晦。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去深入挖掘形象内涵,学生将很难深刻领会文章主旨。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合作性和探究性研读,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挖掘其深刻含义,通过练笔塑造其珍惜生命、乐观向上的鲜明形象,以此使学生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主要写了飞蛾、小瓜苗和“我”对生命的抗争和珍惜的乐观态度,使作者受到深刻的启发:“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绝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这几句话亦对本文起到了一个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文本的特点提供一个主题——“我对生命说”,要求学生写三四百字的文字,相信绝大部分学生能一蹴而就,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主旨都是乐观向上、坚强不屈。此举既能使学生深刻领会文章的主旨——珍惜生命,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倍加珍惜生命。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和疾病,都要积极面对,抗争到底!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学会作者画龙点睛的写作技巧。

2.在鉴析难句处领会文章主旨

在很多经典美文中,会有几句作者匠心独运而含义特别深刻、特别精彩并且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句子,其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生活体验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在教学时须引导学生对这些重点句子加以深入认真鉴析,细细品味,触动其心灵和情感,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既领会了文章主旨,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6课《怀念母亲》出自季羡林先生之手,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两个“母亲”的深厚感情,其中文章第一段点题:“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文章的最后一段首尾呼应:“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我度过了在欧洲的十一年。”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去理解这两段话,特别是引导一个小学生理解作者身在异国他乡时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之情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了作者对两个“母亲”的深情厚谊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出自己对两个“母亲”想说的话。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多学生在练笔时都写下了感人的语句:“祖国是我的母亲,我一定要写好本领,报效祖国,把祖国母亲建设得更加漂亮。”虽然学生的语句朴实无华,却都是肺腑之言,感人肺腑。通过此举,教师既引导了学生要热爱自己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又通过练笔来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通过师生共同鉴析这些难以理解的难句,既激活了学生热爱母亲和祖国,又理解了课文的中心和主旨,同时还通过练笔来积淀了厚重的语言文字,让学生从思想、精神和情感等数方面得到提高和升华。

(三)交流互评,共同提高

《语文新标准》对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写作已经有较高的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让学生进行交流互评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另一个法宝。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小练笔后,应该通过同桌互评、小组评评、全班互评、教师点评等形式多样的交流评价,让学生阅读并且评改同学的习作中,发现同学作文存在的错误和不足,加以修改。同时,也使自己在以后的写作中不再犯类次的错误。为了鼓励学生,教师可以挑选数篇学生佳作在全班范读,并将优美片段在班级进行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所来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使更多的学生热爱小练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课文文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反复筛选出来的经典美文,只要教师根据需要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这些潜在资源,以文本为重要依托,深入挖掘课文的文化内涵,并且结合实际进行有效的课堂小练笔。那么,小练笔一定能够彰显其独特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亦不再是一句空话!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9.11.13.

猜你喜欢
写作水平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增加活动体验,提升写作水平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