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高段美术教学的主题探究

2014-08-15 00:51李雯娟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6期
关键词:美术探究过程

◆李雯娟

(西安市未央区大明宫小学)

笔者自从教以来一直带着高段美术教学,在主题探究性学习中略有体会。在中高低三个学段来说,高段美术是最难带的,一是高年级学生的年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其美术创作主要凭感觉绘画,空间知觉较弱。二是到了高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逐渐加强,观察力逐渐提高,已不屑于低年级时候的绘画内容和表现方式。在指导学生的主题探究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起点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应确立的基本原理。我认为,美术教师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要树立如下指导意识和观念。

1.努力知晓学生。了解和认识学生已经知道、已经掌握的技能,学生想知道什么,想表现什么内容。只有或多或少地知道学生们的学习基础和兴趣,才能知道指导什么和怎样地进行指导。美术教师只有认识和了解了学生的问题,才能明确指导学生探究的基本方向,确立具体的指导方针和计划,使学生的学习由远及近,逐渐地接近学习的目标和内容。

2.耐心等待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我们美术教师就不能妨碍、干涉和包办代替学生,而要以等待作为基本的前提条件。美术教师通过等待观察,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增加理解的机会,把握理解的具体线索和方法。

3.真正理解学生。了解和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是美术教学的前提,能否真正地理解学生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考虑学生们正在想什么,感觉什么,想要做什么,并倾听学生们的心声。通过对学生的理解来决定自己采取怎样的方式进行指导。

4.重视学生的学习问题。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问题。我们美术教师不仅要承认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有价值的,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实现问题的解决,使其感受到目标实现的成就感。

5.珍视学生探究的价值和感兴趣的题材。学生在自我探究中,通过自我的思考、感受、认识到欣赏、描绘对象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应该珍视学生的欣赏、描绘对象和价值,并把它纳入到学习的题材和教材中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我效力感。

6.帮助学生自己决定。学生作为自我探究的主体,在探究的过程中应该进行自我决定。学生面对课题,需要进行自我思考和判断。

7.共同创造教学。美术教师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应该是与学生处于共同学习者的角色。我们美术教师与学生面对同一课题,与学生共同感受学习的困惑、烦恼、喜悦、感动、思考,从而相互合作地共同解决问题,师生在共同感受学习的苦与乐中,创造教学的过程。

猜你喜欢
美术探究过程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创意美术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