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跨文化教育研究

2014-08-15 00:51郭晓英
英语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陇右答题特色

郭晓英

(天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1.引言

由于受到师资、办学历史、地域等条件的制约,地方高校与重点大学有很大的差距。地方高校只有发挥地域优势,办出特色,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从地方高校的实际来看,虽不可能从整体规模上与一流大学抗衡,但完全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在某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有悠久学术积淀的学科上取得突破。要想达此目标,体现地方高校的科学定位和学术优势,往往离不开地域文化的支撑。重视地域文化教育,是地方高校发挥教学、科研优势与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举措。

2.陇右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陇右文化是指陇右大地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传统文化。陇右以其源远流长、文明内涵丰富和地域特色鲜明而成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对于探讨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在历史上,陇右曾长期是半农半牧经济区,特殊的区域位置和人文格局,使其成为中原王朝的国防前哨与战马基地,又是民族融合的熔炉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在此背景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陇右文化,既多元汇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又兼容开放、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它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继承历史遗产,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大力开展地域文化的研究、开发和创新建设,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雍际春,2006:75-78)

在跨文化交际教育中,我们需要对“他”文化的学习和理解,但应该建立在对母语文化的良好继承的前提下,否则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平等对待中外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意识与创造力,有助于形成国际视野。根据跨文化交流对人才的需求,外语教学必须重视中国文化及其外语表达能力,让中国文化及其英语译介融入课堂,结合地域文化进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需要,为英语教学大纲的制定和英语课堂内容的展开提供新的角度,为中国文化真正走向世界做出贡献。让学生掌握一些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内容的英语表达方式,才能达到国际交往的目的。(汪榕培,2000:90-103)

那么,地处陇右地区的大学生是否有能力用英语表述陇右文化?以天水师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表述陇右文化的英语水平进行了调查。

3.研究设计

调查对象为天水师院2011级非英语专业四个班的137名学生,其中小学教育35人、生物科学34人、应用化学33人、应用心理学35人。共发测试卷137份,回收有效答卷123份。受试的平均年龄19.3岁,最大的22岁,最小的18岁,女生94人,男生32。其中农村生源96人,城市生源30人。高考英语平均分98.35分(满分150分),7人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调查采用了测试卷与访谈两种方式进行。主要调查受测者用英语表述陇右文化的能力。测试的三道题:分别为陇右历史名人、陇右民俗以及陇右名胜古迹。随堂进行测试,时间为20分钟,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访谈是从受试中选取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的,同时还采访了这四个班的英语教师,了解跨文化交际教学中中国文化所占成分,并且查阅了《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和该校所使用的英语教材。

4.研究结果分析

在回收123份有效答卷之后,笔者进行了分类和评定。评定标准参照 《天水旅游英汉汉英词典》、《英语导游翻译必读》。在判断受测者答案的过程中,笔者邀请了该校的外籍教师Rin,从英语母语者的角度对答案加以评判。结果表明:就陇右历史名人英语表达的测试中,123份答卷总共给出了312个答案,占要求给出的答案总数(1564个)的19.39%;受测人对陇右民俗多为解释性意译,可取的完整答案有15个,占12%;在陇右名胜古迹一栏中,受测人多选择伏羲庙、大地湾和八卦台作为描述对象,其中能用英语较完整地表达出所选名胜的答卷有22份,占17%;在介绍一处陇右名胜古迹的测试中,可取的叙述有19份,占15.4%。测试结果还表明,来自城市的学生答题效果好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在高考和大学英语四级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答题效果也较好。

在分析了答卷之后,对五位答题最佳者和五位答题较差者进行了访谈。

五位测试效果不佳者解释答题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平时没有接触过中国文化介绍的英文读物,教材上也几乎没有反映中国文化的资料,大部分内容是关于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介绍。

五位测试效果最佳者认为答题成功的原因是:

(1)经常阅读中国文化方面的英语书籍;

(2)经常订阅英文杂志和报纸,如21st Century等;

(3)平时游览时喜欢收集英文介绍,随时随地应用英语,并积累相关知识。

(4)在课堂上教师经常补充有关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

在对四位英语教师的访谈中,主要了解该校学生所使用的教材、课堂活动安排以及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所占比例等。情况如下:

教材:天水师院基础阶段的英语课分为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和《听说教程》,共四册。《综合教程》多从英语原著中节选而来,《听说教程》的每个单元均由背景知识介绍和相关语言知识难点学习为导入,较为简单的短篇听力训练及简单的口语练习承接其后,进而是篇幅较长的听力材料,根据听力材料内容展开的口头回答或讨论;最后则要求学生运用新学到的语言素材结合真实的交际场景进行口语训练。

课堂:课堂主要以讲解教材为主。由于课文多节选自英语原著,所以较多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很少涉及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述。

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比例:老师们都认为有必要在教学中增加中国文化的内容,但是《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中并没有对此做出具体要求;翻译界对某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事物尚无定论,怎样教授给学生,老师们担心会不会出现Chinglish(中国式英语)的错误?

访谈之后,笔者查阅了《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和受测者所使用的《大学英语教程》,证实这四位英语老师反映的情况属实。

分析结果表明:受测者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特色事物的能力较差,主要原因是英语教学中很少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学生也较少有机会接触有关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结果造成了多数人无法用英语表达他们所熟知的中国文化。

受测者的答题效果与其英语成绩呈正相关,这表明英语作为一种整体能力影响到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有的学生虽未读过中国文化特色事物的英语表述,却能凭借自我感知,运用意译的方法大体翻译,完成答题。而英语成绩一般的学生往往无能为力,放弃答题。

城市生源答题效果要好于农村生源,原因在于来自城市的学生接触外语的机会多,他们通过订阅英文报刊杂志、接触外国人等机会,注意吸收、积累带有中国文化特色事物的英语表达;而农村生源的学生缺少相应的学习条件,很少接触与中国文化有关的英语读物。

女生的答题效果好于男生,一方面因为女生整体英语成绩要高于男生,另一方面是大多女生的语言领悟力强。这也与其他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马广惠,2001: 48-52)

5.研究启示

综上分析,学生对中国文化英语表达方面的能力缺失除了语言基础、学习环境外,与学校教学也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的日常学习中缺乏相应的接触和训练,导致其无法用英语介绍本土文化。要想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5.1 利用陇右文化科研成果开设特色课程

地方院校要对本地域独特的文化资源加以研究、开发、利用,在创建、培育、凝练办学特色的过程中,自觉地把弘扬地域文化作为学校教学研究的闪光点。利用地域文化的窗口体现地方高校的学术特色,有助于拓展地方高校学术创新的生长点,使之成为地方高校学术创新的重要平台。(段颖惠,2012:134-136)陇右文化特色课程在开发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当地旅游文化资源,突出区域特色,弘扬当地文化,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与专业发展的需要。应当密切联系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开设的特色课程既具有探究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又具有人文性、乡土性和开发性等特征。(毛优萍,2010:133-134)

5.2 融陇右文化于跨文化交际教学

融地域文化教学于全校大学英语公共课中,结合地域文化进行外语教学,培养一批能用英语介绍陇右文化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可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影响力。天水师院地处陇右文化腹地,可从教学大纲、学科建设规划及教学实践中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区的历史展览馆、纪念馆、革命旧址、天水师院的校史陈列馆等开展教学活动。将地域文化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对学生进行地域文化教育,可使学生从传统文化的母体中吸取营养,有助于学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5.3 设计新型的课堂教学活动

陇右文化特色课程的开设不仅要让学生对陇右地域文化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通过对所处地域环境与文化的认识与学习,形成对社会的认同和接纳。让学生查找资料、展开讨论、总结观点、发表意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积极设计并参与虚拟文化交际活动,组织用英语讲述陇右文化的竞赛等,增强学习兴趣。还可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文化的英文读物,提高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曲晓红,2011:115-117)

5.4 培养学生的文化创造力

文化创造力是指在外语教学中,通过本族语文化及目的语文化的对比学习,逐步获得的一种创造力。在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中,以中国文化为前提,学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产生和发展而来的创造力更为关键。(陈申,1999)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创造力,如学校图书馆可购买或征订有关中国文化的英文书籍、杂志、报纸,作为教材的补充和延伸,还可推荐学生收听收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等节目,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及文化创造力必然得到普遍提高。

5.5 建立恰当的评估体系

将陇右文化内容纳入考试体系,适当增加文化测试内容,通过选择有关中国文化为话题的作文,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和自觉性。运用考试的积极作用,辅助渗透中国文化到整个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同时可使得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水平,自我反馈,树立信心。

6.结语

在地方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地域文化内容,把地域文化英语介绍融入课堂,进行结合地域文化的新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让学生不但能够享受到陇右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更能积极成为陇右文化的使者,主动地去传播文化、交流文化、繁荣文化、发展文化。如此也达到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创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的价值功能与理论意义,从而实现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战略转变。这样既达到了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需要,又为英语教学大纲的制定和英语课堂内容的展开提供了新视角。

[1]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2]段颖惠.地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教学的思考与构建[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1).

[3]马广惠.理工科大学生英语词汇水平研究[J].外语教学, 2001(2).

[4]毛优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0(1).

[5]曲晓红.地方高校开展地域文化教学的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 2011(1).

[6]汪榕培.英语词汇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雍际春.陇右文化及其学科构建[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6(3).

猜你喜欢
陇右答题特色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特色种植促增收
邀你来答题
中医的特色
浅论杜甫辞官西走之原因
完美的特色党建
南宅子泰山石敢当刍议
浅析宋代陇右石刻碑文的记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