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4-08-15 00:54孟新
未来教育家 2014年9期
关键词:科学课科学资源

孟新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天鸿小学校长

按照现代课程教学观,不应当将教材当做学生学习的全部世界,而应该把整个世界当成学生学习的教材,即需要除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科学课程学习领域广泛,涉及到动物、植物、天文、地理、物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需要的课程资源更多、更难,这对于广大的科学教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学校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

科学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科学课程目标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科学课程资源是上好科学课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地体验科学学习,更开放地参与科学学习,更深入地思考科学学习,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但是,在实际的学校科学教育中,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存在诸多问题。笔者以长沙市小学学校现状为基础进行分析,基本能概括出二线城市中学校科学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缺乏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

这种意识的缺乏具体表现为“三不”,首先是学校不重视,大部分学校忽视了开发科学课程资源;二是教师不关注,大部分教师局限于用教材教,很少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三是家长不支持,即使有部分教师想在这个方面做一些尝试,如带着孩子种花、养蚕、收集各种岩石、观察月相等,但是很多的家长并不理解,认为无关紧要,甚至有家长认为这些活动耽误了学习,学生学习的效果由于家长的不支持而大打折扣。

2.缺乏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

具体表现为“三少”:首先是校园里已有资源利用少,如校园图书室、校园的各种植物等都是课程资源,但是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很多学校的图书室很少开展科学主题的阅读活动,校园里的植物也很少挂上名片,不能很好地帮助孩子认识身边植物;二是校园资源开发少,很多学校没有动物角、种植园,也很少组织基本的观察活动;三是校外资源开发少,社区、社会中的设施场馆、自然景观都是丰富的课程资源,但是很少有学校带着孩子到科技馆、地质博物馆等场所进行学习。

学校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不足的原因

以上问题的存在有其现实的原因,笔者走访了一些学校,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出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1.科学课在学校中处于边缘地位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校对科学课程的价值认识有所提高,加大了科学教育的力度,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认为科学课不是主科的教师和学校领导不在少数,所以科学课在学校中受重视程度不高,有的时候还出现了被挤占的现象。科学课老师对所教学科认同度不高,常常觉得科学课是“副科”,不受重视,被边缘化。科学课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处在边缘化的地位,表现出来就是科学实验室的建设、科学仪器的添置、科学教师的配置、科学活动的开展等各个方面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也难以得到家长的重视,而这些正是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不可缺少的。

2.科学教师人员配备与培养不足

在长沙市的科学教师中,专任教师只占一小部分,很多学校的科学课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科学教师整体素质需要提高,学校往往把优秀的教师安排在语文、数学的教学岗位上,科学教师素质呈现良莠不齐的状态;同时,很多兼任教师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制约,较少参加科学教师的培训,很多学校只有一两个科学老师,校内研讨的氛围也难以形成,因此科学教师后续的培养和提升不够。教师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其水平决定着课程资源开发的程度和水平,因此,科学教师人员配备与培养不足制约着学校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3.课程资源开发保障机制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其一,科学课程开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课程资源短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费投入不足造成的。国家和地方政府近几年在教育上的经费投入是逐年增长的,但是分配到各个学校的经费数额却是有限的,而这些经费主要用于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可以用来支持课程资源开发的经费并不多,支持小学科学课程的专项资金更是有限。其二,支持机制不全。例如针对科学课程开发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家校合作机制、学校与社区的合作机制等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这些都影响了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学校开发科学课程资源的策略

1.转变观念,增强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

首先,学校校长要树立大课程的观念,增强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教育在学生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摒弃功利,把科学学科放在和语文、数学同样重要的位置,充分认识到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对于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重视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改变科学课程边缘化的地位,提高科学教师的积极性。 加大对于科学教师的培养,提高科学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2.建立机制,加大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力量

①建立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机制。将课程资源开发工作纳入到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之中,同时对于优秀的课程资源开发成果要进行奖励,以激发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

②建立课程资源开发家校合作机制。现在很多学校都建立了校级家委会和班级家委会,有的学校还有家长义工组织,这些都可以成为课程开发的助手。可以将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工作纳入到家委会的工作职责当中,写进家委会的工作计划中。家长义工更是可以发挥大作用,例如带领孩子开展种植活动等。家长的参与,也弥补了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时人手不够、精力不足的问题。

③建立学校与社区的合作机制。很多单位本身就承担了公众教育的职责,例如科技馆、博物馆。学校可以积极与这些单位互动,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相关的活动,带领学生走出去,由校方做好组织宣传工作,实现成果共享,双方共赢。

3.因地制宜,丰富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

各学校情况不同,课程资源也存在差异,学校要依据实际情况,深入审视,敏锐发现学校可供利用的资源,进行课程资源开发。

①发现身边的资源。学校并不缺少资源,缺乏的是发现的眼睛。学校的一草一木、建筑、设施设备皆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它们的身上蕴藏着丰富的、值得孩子们探究的、有价值的内容。例如:以一棵小树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仔细观察,提出许多问题,如:这棵树叫什么名字?它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它到了秋天会落叶吗?如果没有阳光,小树能活下去吗?等等。孩子可以通过调查、访问、查找资料、设计探究性实验等方式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孩子对于生命世界的多样性、生物的生命周期以及生物的基本需求等问题,都会有全新的认识。

②创设物质条件。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土地或学校的自然环境开辟种植园、饲养园等科学教育基地,或者在教室建立生物角,便于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还可以在校园内设置百页箱、风向标等设施,引导学生观测天气;购置天文望远镜、种植工具、木工工具等,为科学课程资源开发提供物质支持。

③挖掘家长的资源。学生的家庭中存在着丰富的科学课程资源,如家长的相关生活经验、职业背景与家里养的动植物等。可以邀请家长给学生上课,如,有的家长是林业科技大学的教授,懂得园艺,就可以请他讲身边的植物;有的家长有农耕的经验,可以请他来带领学生种植。还可以邀请家长带着孩子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和孩子一起养育动植物,带孩子去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地考察,陪着孩子一起观察星空等,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④利用社会资源。学校周边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工矿企业、农场等单位都蕴藏着实实在在的科学教育课程资源,学校可以与这些单位建立联系,形成有效的课程资源运作机制,以建设一批校外科学教育基地,开展一些现场科技教学活动。也可以聘请科技人员和某一领域的专家担任学校科技活动的指导教师,邀请他们给学生作科普讲座等,这样就给学生的科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了条件。

⑤开展科普阅读。各种各样的图书资料是最为常见的课程资源,图书馆和班级图书角要配备科学类图书,要精心挑选适合学生的书籍,例如:《神奇校车》、《小牛顿科学馆》、《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等。依据科学学习的需要,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科普图书,开展科学主题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科普图书的兴趣,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将动手实践探究与科学阅读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科学课科学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