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教师节, 我为自己代言”

2014-08-15 00:54
未来教育家 2014年9期
关键词:老师教育教师

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未来教育家》选择“让教师说话”,寻找有教育追求的教师,展示出他们崇高的教育追求、正确的教育理念、崭新的精神风貌和主动的责任使命,为中国千万位好教师“代言”!

卜正华/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小学

有一种生长在中国最东边的竹子叫毛竹,种子萌芽后尽管当地的农民精心照顾,可毛竹四年里仅仅长了三厘米,很多人都表示不能理解。但毛竹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 厘米的速度疯狂地生长,只用六周的时间就可以长到15 米。或许看起来这六周的时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其实在前面的四年里,毛竹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在我们的周围,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每天坚持读书、记录自己和孩子们发生的故事、研究教学和孩子、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聊聊教育和教学……但他们即使拼了命地去努力也看不到成果,被周围的人当成另类,甚至被一些“聪明”的人当作“书呆子”和“傻子”。他们所做的事情暂时可能看不到成果,但他们并不是不在成长,而是在扎根,很深很结实的扎根,等时机成熟,他们一定会登上巅峰。教育是一门缓慢的艺术,是一项细活,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师的成长也一样,切不可操之过急,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毕竟,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孟宪玲/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牛泉镇八里沟育才小学

我非常喜欢这样一首小诗: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它们看起来灰蒙蒙。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

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

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

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参加工作十几年来,我在心底总是这样鼓励自己:带着水桶和抹布,带着悲悯和责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擦星星。通过自己的劳作,除去孩子心灵的尘垢,唤醒他们沉睡的灵魂,把光明和温暖,撒播在他们心间,让他们感受美好、神圣,让他们变得自信、豁达,变得润泽饱满、富有生机。

谢华/四川省泸县二中外国语实验学校

20 世纪80 年代,在乡村小学读书的我,从小就跟在教师母亲身边,见证着乡村教师的生活与肩上担负的责任。一边是山区的教育希望,一边是沉甸甸的生活重压。五谷杂粮,泥墙土屋,一片爱心筑起风雨不动的精神大厦。寒来暑往,风雨兼程,他们用青春年华一步一步丈量着通往山外的世界。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里,农村生活的艰辛考验着我们家清一色的四姐妹。母亲说劳动能力弱一点,不碍事,要的是精神的强健。母亲硬是用她弱小的身躯担负起家庭责任,用她好学的精神引领我们奔赴光明。

母亲是20 世纪60 年代的高中生,在村里是学问最高的。记得那时,母亲下班回来,一边帮着爸爸做农活儿,一边坚持自己的学习。好多次都是,母亲将书本带上去割麦子,割上一堆麦子,书也就背了一页。

麦秸成堆,诗歌成行,我们也在母亲劳作的空隙里背着“锄禾”,背着“月光”,背绿了青山,背黄了山野,而后,我们背井离乡。

现在想来,如果当年评选“最美乡村女教师”,我的母亲无疑是最美的。

刘炳明/山东省寿光市台头一中

在教育的田园里,我就像校园里那些普通的三叶草一样,没有高大的植株,没有漂亮的花朵,没有醉人的芳香。但是,我能觉察到我对教育一直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也许这与我喜欢孩子的天性有关吧。正如一枚小小的贝壳苦苦地、一丝不苟地经营着自己的那一份小小的美丽一样,我也执著、虔诚地守望着教育的田园,幸福地关注着那些成长的心灵。

孩子的心灵最美,与孩子们在一起是一种幸福。虽然我们很苦很累,但我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劳累,但幸福着;辛苦,却快乐着。当我劳累的时候,我喜欢看那些已经毕业的学生合影和他们的成绩册;也常常翻开我自己制作的微型学生档案薄和那些已经有些泛黄的教育日记和信件,也常常细数心中那些或久或新,或阳光或风雨的教育故事。每当此时,我便像一位老农面对着眼前绿油油的新叶或是金黄色的果实,一种感动、欣慰和幸福便在心间涌动,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幸福和喜悦。我知道这份感动与幸福也许很平凡,很朴素,但这份感动与幸福却如泉水般滋润着我的理想,坚定着我的信念,丰富着我的教育人生。

贾基娴/ 江苏省句容市崇明小学

因为爱,我们在岁月积淀的经验和启示中深深地感悟到:教育就像一座金字塔,最底层的是情感。我们在日复一日的教育教学中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所拥有的幸福和快乐。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奉献的是自己。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孩子,这样的爱是真诚无私的奉献。

我幸福地感受到,在崇明小学的这片天地中,每一位教师都快乐地耕耘着,耕耘着我们对孩子的爱。

“我们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是的,身为教师的我们虽然渺小,虽然卑微,但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独特和无可取代的。

面对教育事业,面对学生,面对自己,我们努力了就问心无愧,于是,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空间,我们也许很老套,但很真挚地说——

一片冰心在爱中!

田玉霞/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

教育的希望究竟在哪里呢?作为教师,我们不可能大富大贵,没有必要为蝇头小利而迷失自我,亵渎教育,辜负孩子的人生。所以,我认为,教育的希望在每一位有教育良知、自愿实施新教育的教师身上,在他们日复一日的言传身教中!

我是一名农村中学教师,陪伴着一代代农民的孩子,生活着,学习着,成长着。我愿做一名名副其实的教育农人,用自己内心的善良和勤劳,陪伴学生们一起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用自己的教育良知和行动,让师生的生命之花在教育的田野里幸福且诗意地绽放。我的教育理想,那就是,做一位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师。

马云飞/ 四川省成都七中万达学校

你只看到我教学中的威严,却没有看到我对生命的关注和成全;你有你的生活圈,我有我的“向上人”(学生);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民族的未来;你嘲笑教师行业披星戴月没有闲暇不值去做,我可怜你不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努力使每一个生命赢得尊重,获得幸福,得到发展。绽放精彩的教师梦,是艰难的征程,路上少不了误解和质疑。但,那又怎样?哪怕身如草芥,跌跌撞撞,也要以珍惜和敬畏生命的赤子情怀,以尊重生命规律的科学精神,以服务生命发展的无限激情,寓慎独之心、静慧之心、创新之心、空杯之心努力前行,成全学生。我是教师,我为自己代言!

任秀波 / 吉林省通化市通钢一小

假期收拾东西,我偶然看到1994 年的日记。那时正读师范,上面有这样一句话:希望多年以后,我能对自己说:“我热爱这个职业,我没有选错这个职业!”这是20 年前的我,对未来的自己说的一句话。如今回顾参加工作这十几年走过的路,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告诉20 年前的自己——我比当初更爱这个职业!相信这份爱日久弥新!

为师者的爱不是传授,不是教导,而是陪伴。因为要陪你一起长大,所以能理解、能包容,所以乐在其中、不知疲倦。回到最初的自己,我还是那个写了一百次理想,仍然是,想当老师的人。怀揣着这一份最初的梦想,一直行走,好好工作,更好好地做回自己!

康松/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我们其实已经拥有很多。作为教师,在别人尊师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重道,更应该反思与内省,提醒自己要对得起“教师节”这个节日。要知道,并不是只有我们才最辛劳,并不是只有我们才最敬业。只要我们拥有感恩的心,并能以感恩的心面对工作与生活,那么,每一天都会是我们的节日。

卜庆振/山东省东平县东平街道中学

业教书,性不安分。

自1999 年踏上讲台,我陆续教过数学、美术、信息技术、生物等学科。因成绩不理想,渐渐走下讲台,做了教辅人员。然我性不安分,2002 年,学校的校报编辑一时没有人做,我便主动请缨,当校报编辑。因为是自己争取来的工作,我格外认真,组织文学社员组稿、审稿,策划一些独特的栏目,向老师们约稿。《春蕾》报成了我工作的幸福源泉,她带给我成就感,带给我满足。

2008 年、2009 年,山东省东平县的新课改开始了,因为我远离讲台,风并没有吹动我的心湖。但随着一些教师找我帮忙制作课件,参与他们的教学设计,我的心湖开始荡漾起涟漪,我多想走上讲台,完成自己未竞的教师梦。想回到课堂,更是因为受到了孙明霞老师的影响,我听了她的报告,才明白自己是深爱课堂的。后来,我借了她的书读,读后才知道,还有这样的教育类书籍,我以前竟然没有读过。开学后,我重新走上了讲台,并第一次教语文。这时候,我开始了教育随笔的写作。为了让自己坚持,我和学生约定了共写。两年下来,竟然写了几十万字,自己都不敢相信。我的教育随笔,有幸福的洋溢,也有探索的足迹。在追求的旅途上,我认识了博客上一个个充满智慧的老师。在这里,我了解到了生命化教育,并努力创造自己的生命化教育课堂,积极探索着生命化教育之路。我把自己的语文教学命名为“欢喜语文”,与学生共享生命里的欢喜。

渐渐地,我也进入了而立之年,除了体重增加明显外,心智的发展,总感觉还是缓慢。缓慢的表现,还是人们常说的“不懂事”。因为不懂事,惹恼的多是身边的人,自个儿却浑然不觉。痴痴傻傻,自笑尚童心。

张学勇 /山东省泗水县济河街道北孙徐小学

在虚拟的网络里,有一个并不虚拟的团队——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所;在这个并不虚拟的团队里,有一个真真切切的“勇哥”。

“勇哥”是谁?“勇哥”即我。在群里,不管年长年幼都管我叫“勇哥”——其实我并没有那么“老”,仅年过而立未及不惑而已。

在现实生活中,我是偏远山区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学校长;在网上,我却还有一点点“知名度”。要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肯定是吹牛,但是三五百的“粉丝”还是有的,别号“麻雀校长”。

“最忙的人有最多的时间,只有闲人才没空儿读书学习。”这是我的“麻雀语录”里的一句“非名人名言”。

当QQ 群里有人埋怨工作太忙,没空读书学习的时候,我总是跳出来显摆我的“语录”,然后现身说法。

作为校长,学校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过问;我是一个如假包换的班主任,班上鸡毛蒜皮的矛盾纠纷都要处理;我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一线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自然一样也少不了。可是,我仍然坚持读书,坚持“下蛋”,坚持写教育日记,我还经常参加、组织各QQ 群里大大小小的活动……

我总是说:转变源于自我,成长不可替代,我所能做的只是唤醒、唤起,哪怕每次活动只影响了一个人,那就是行善,那就是积德,那就是功德无量的事情。我愿意做这样一个传递正能量的“勇哥”!

身居大山深处,脚下有路,心中有梦,在理想的天空里,就算只是一只小小的麻雀,我也想飞得更高……

毕延威/河南省罗山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时下的中国教育非常热闹,缺乏的就是有人能够坚守。想起这样一则故事,越战期间的一个美国男子,每天都点燃一根蜡烛,站在白宫前表达反战立场。记者忍不住问这位男子:“你真以为一个人拿着一根蜡烛站在这里,就能改变这个国家吗?”这个男子回答说:“我这样做,不是想改变这个国家,而是不想让这个国家改变我。”

时下的教育,浮躁之风弥漫,功利主义盛行,许多教师放弃了自己最初的教育梦想,求形象、政绩:别人写作我就写作,别人读书我就读书,别人做网络教研我也做网络教研……今天做这个课题,明天做那个实验,没有一样能坚持到最后;许多老师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静不下心来,遇到“问题学生”,三两次教育后不见效果,就摇头长叹说:“现在的学生真难教……我是没招了,让他自生自灭吧。”

也许我们无力改变社会的现状,也许我们无力改变他人的观点。但是千万不要说,因为别人都这样做,我们也只能随波逐流。一个真正合格的教师,内心应该有对于教育的纯洁信仰,并且勇于为这种信仰执著坚守。我期望每一个做教师的人都能觉醒,不要为他人的政绩办教育。只要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的修为,就一定能引领学生不走极端的功利文化之路,这样的人多了,社会也就多了包容与和谐。

蒋存强/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铁路中学

信仰这个词很神圣,但也很模糊。尤其是当我们要为自己的一生选择要干什么做出抉择的时候,这种朦胧但又很能激荡人心的东西,就会萦绕在大脑的兴奋层,挥之不去。而且,也会促成我们一生所做的,或者正确或者偏颇,但至关重要的选择。

当年选择教书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尊敬我们的老师,羡慕我们的老师,痴迷我们老师的一言一行。所以,能像老师那样做一个能启迪他人人生智慧的人,就是我最简单也最崇高的信仰!为了这个信仰,我倾心拼搏过,当写下神圣的志愿时,又忐忑焦灼地等待过。直到那一天走进师范学校的大门,看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几个字,不禁泪流满面。我告诉自己,要为自己喜欢的事业奋斗一生,至死不渝!

毕业后,我回到老家的农村中学,教书的日子简单而幸福。父老乡亲的质朴与信任,学生们的纯真与期待,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充实和快乐!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全心全意地付出,让我收获了支撑一生的职业信念。

现在,我常想,教育是没有什么界限和区别的,但我们要做有信仰的教育,教育更需要有信仰的教师来支撑。

管静/ 黑龙江省富裕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我是一朵浪花,开在学生的心海。海拥着浪花,浪花恋着海。

25 年前,讲坛是我的舞台,站在那儿,激情无限;25 年后,学生是我的海,望着他们,就像望着一朵朵盛开的莲。

记得那年注册“教育在线”,读李镇西老师的书《爱心与教育》、《做最好的老师》,我的心渐渐柔软起来,简陋的校园化为一方池塘,学生变成一只只美丽的水鸟。

霞光暮霭、草长莺飞、梅兰竹菊,成了我的教案;吟罢低眉、手舞足蹈、妙语珠玑,是我的教学常态。我的微笑是一缕阳光,学生的自信在阳光里生长。课堂是我们的花园,花朵们牵着手,摇曳多姿,传递着春的气息。跳出传统教学的藩篱,放开手中的风筝线,羞怯的丑小鸭们,天使一般优雅地飞起来。

袭一身书香,诗意的教育生活,是我最高的教育理想。

吕立华 /山东省莱阳市第一中学

这个世界上或许只有老师与老师之间才会明白,“师德”这两个字后面,要付出多少艰辛,要承担多少委屈。

我当老师将近20 年了,一直努力想与每位学生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但这是很难做到的。许多老师都希望给予学生这个世界上最无条件的爱和关怀。一位老师这样说:“建立一种关系,让孩子知道我看到他了——如果他没有来,我会想念;如果他需要帮助,我会第一个帮助他——我看重他们每个人在我生命中的价值。”另一位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他曾有一个学生,不守规矩,总制造麻烦。于是这位老师来到学生家里,和学生一起下棋。通过下棋,师生间建立起了信任,这位学生最终成为了优秀的学生。

在实践中,对每个学生都能这样做,确实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正如雷夫·艾斯奎斯所说:“极少有学生理解我所做出的牺牲,他们还仅仅是孩子。”我想,这种胸怀,也许正是做最好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

吴建华/北京市西城区实验学校

初入行时,我的教育梦想真的很小很小——小到只是希望可以熟悉教材教参,希望可以上好每一堂课,希望可以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希望成为一个学生爱戴和欣赏的好老师。六年时间,我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对教材渐渐熟悉,讲课可以信手拈来,经济、政治、哲学和文化四本教材的核心知识点基本上已经烂熟于心,经常可以看到在我讲课时,学生们闪闪发光的眼神。

记得有一句谚语,“把目标对准月亮,起码可以射着鹰”。也许教育家永远只能是我的目标,是我美好的教育梦想,可是,我是不是可以在接下来的教育生涯中尽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教育家式的老师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姚彩花/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

毋庸置疑,这辈子我做定了老师,而且是小学老师。也许没有所谓的光环加身,终身默默无闻,但这丝毫不会阻挡我对生命意义、快乐真谛的探索。

猜你喜欢
老师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