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烤保暖对手指外伤术后指端血运的对比研究

2014-08-15 00:54潘文秀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患指指端血液循环

潘文秀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 贵州 兴义 562400)

手指外伤患者常规行急诊手术,术后良好的血液循环是外伤手指恢复的前提,是手功能恢复的关键,所以,患指血液循环的观察与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我科自2011年09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0例手指外伤患者术后进行灯烤保暖对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2011年09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手指外伤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种别为:观察组:年龄最大50岁,最小8岁,男27例,女3例,单指骨折17例,多指骨折7例,6例没有骨折;对照组:年龄最大52岁,最小11岁,男26例,女4例,单指骨折19例,多指骨折6例,5例没有骨折,两组病人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软组织及神经、血管的损伤。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病室通风良好,光线充足,保持适宜的温度(22~250C)和相对湿度(50%~60%)[1]。一般取平卧位,抬高患肢10~20cm,保持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密切观察指端血液循环,即手指末端皮肤的血运、温度、颜色、感觉及弹性等情况,必要时给予镇痛剂。术后手指制动于功能位,掌指关节屈曲45°,稍尺倾,指间诸关节稍屈和拇指对掌位,对于单指骨折或血管神经、肌腱断裂多采用小夹板固定患指于伸直位[3]。观察体温和伤口渗血情况,若伤口敷料浸湿,渗血较多,及时给予更换,对发热的患者应采取降温措施,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普通台灯(有灯罩,普通照明40W-60W灯炮)保暖7~10天,烤灯距离患指30-50cm照射以扩张血管。术后24h每30min~60min观察一次,2d后1h~2h观察一次,正常后4h~6h观察一次[4]。密切观察患指皮肤的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反应、指动脉搏动、指腹张力及感觉恢复情况,不断调整烤灯距离。如出现皮肤苍白或青紫、指端寒冷、指腹塌陷或肿胀、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指动脉搏动减弱等,提示血供不足或消失、或静脉回流受阻,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有吸烟嗜好者戒烟,禁止他人在病室内吸烟,做好健康宣教,让病人和家属了解香烟中的尼古丁等物质容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又是血小板吸附剂[5];同时增进营养,提高组织的康复能力,促进创口愈合。

1.2.3 功能锻炼:术后1~2天后,患指疼痛减轻,用腱侧手指搓、捏患指远端,以促进血液循环,患侧腱指尽量做主动活动,术后1周后,可做患指的主动活动,伤口拆线后进行患指精细动作练习(最好与手术医生取得联系,根据术中骨折固定方式,肌腱吻合情况而定)。

2 结果

2.1 观察组30例,常规遵医嘱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不超过3天)、止痛、解痉(如罂粟碱)、抗凝(如低分子右旋糖酐)等治疗,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说明灯烤的目的及其注意事项,均得到理解与配合。其中19例术后2-4天敷料无渗出,指端轻度肿胀,皮色红润,5例第5天停止灯烤,8例第6天停止灯烤,6例第7天停止灯烤;8例术后2-4天肿胀明显,敷料无渗出,皮色正常,指导患指主动活动及被动搓、捏等促进血液循环,5-7天后有轻度肿胀,7天后停止灯烤;3例术后2-3天敷料有渗出,指端肿胀,皮色有不同程度青紫,皮温正常,经调整灯烤、解痉等措施均得到愈合。

2.2 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其中14例术后2-4天敷料无渗出,指端轻度肿胀,皮色红润,9例术后2-4天肿胀明显,敷料无渗出,皮色正常,5-7天后有轻度肿胀,5例术后2-3天敷料有渗出,指端肿胀,皮色青紫,伤口不同程度的感染,皮温稍低,经换药、抗感染治疗等得到愈合,2例指端坏死后行截指术。

2.3 两组对比结果显示:手指外伤术后采用灯烤保暖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手指血运的恢复,缩短了创伤愈合的时间,减少了指端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身心两方面的痛苦,节省了医疗费用。

3 讨论

随着工业进程的加快,手外伤的数量日益增加,损伤类型为皮肤裂伤、撕脱、缺失,神经肌腱损伤,关节破坏,骨折等。常规行急诊手术,手术方式有皮瓣复植,神经、肌腱探查、吻合,关节囊修补,骨折复位内固定等。而皮瓣复植术后护理是皮瓣成活的关键[6],术后手指远端血液循环情况直接反映手术的成功与否带蒂皮瓣成活机制主要表现为:在皮瓣移植的初期血供的主要依靠是蒂部;术后第2天起,损伤机体开始重建血供,这个阶段血供部分来自于创缘与皮瓣基底;术后第6~8天,皮瓣内新生小动脉通常能起到较为完善的作用了;术后1~2周已经建立起有效的小静脉回流;而立淋巴回流则在术后第4天开始建立,第6天左右已基本完善。基于以上认识,对宽度<4cm的小皮瓣,可于术后7d左右断蒂;对于宽度介于4~6cm的皮瓣,可于术后14d左右断蒂;对于宽度>6cm的较大大皮瓣,则最好在术后20d后再行断蒂,在断蒂前4d,还应该对蒂部进行勒血实验,以确保更加合理的选择断蒂时间。手指位于上肢的最远端,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术后若不予以很好的保暖措施,患指远端的血运难予恢复,造成患指远端缺血坏死,不得不做截指术,既影响美观,又影响功能,给患者心理上造成伤害,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我们在手指外伤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台灯保暖,有效地促进了手指血液循环,防止了肌腱粘连、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及指端缺血坏死,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血液循环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灯烤保暖可促进手指外伤患者术后患指血液循环的恢复,有利于伤口的恢复,为手功能的恢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1]朱桂娟.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32-233

[2]金芳.骨科临床实用护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296

[3]王元华.早期功能锻炼在手外伤患者中的影响与应用.医学信息,2011,24(9):6243-6244

[4]张晓燕.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术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9(1):220-221

[5]任蔚红,王惠琴.临床骨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

[6]李晓芳.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组织缺损的疗效与护理.局解手术学杂志,2003,12(3):246

猜你喜欢
患指指端血液循环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和营止痛汤治疗指屈肌腱断裂修复术后肌腱粘连的效果研究
直立性眩晕怎么办?
延续性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患指功能训练的效果评价
MEMS反射镜静电斥力致动单元建模
胃口不好可能因为鞋挤脚
建模求解MEMS反射镜静电斥力致动器指端距离
MEMS致动器结构参数变化对致动器的影响
利用建模学习 落实概念教学
指背筋膜皮瓣修复指端组织缺损的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