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环境下档案利用的新图景

2014-08-15 00:46訾琳戈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档案馆利用用户

訾琳戈

(中原工学院,郑州 450000)

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的一部分,是档案发挥其价值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媒体环境下的档案媒介载体主要为纸质档案、音像档案等,其利用方式也是以用户到档案馆申请利用为主。档案利用形式单一的缺点导致档案利用率水平总体不高,但是档案利用工作又和人们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特别是在信息化的今天,小到一个人的工作加薪,大到一个上亿元项目的建设,档案的利用不容小觑。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开始进入智能化时代。而对文献检索发现,档案利用方面文献很少有涉及新媒体的利用,相较于档案学的其他方面,新媒体环境下的档案利用研究是一个较为冷门的领域,笔者希望针对此选题研究,为档案利用工作的创新提供借鉴之处。

一、新媒体及其种类

1.新媒体定义。

现代社会,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信息传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使人们从中获取信息,又能娱乐大众。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结构,也对社会信息传播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深刻影响和改变人们旧有的思考和交往方式。早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新媒体定义为“网络媒体”,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或可称为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2]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匡文波认为,新媒体概念是随着传媒技术发展而发展的,从传播史角度看是“今日之新”,现代社会中出现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网络电视都是新媒体。[3]由此可知,新媒体是基于数字技术之上,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络、大型数据库系统、电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等为终端,为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

2.新媒体的种类。

网络新媒体:又被称为第四媒体,主要以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微博、网络视频、网络杂志、网络广播和即时通信等媒介为载体。目前在网络上看视频已经成为大部分居民网络功能使用的最广泛的服务之一,其中优酷、搜狐、土豆等是推动网络视频向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典范。[4]

网络社交新媒体:社交媒体是公众之间彼此用来分享意见、经验、观点,甚至是生活方式的工具和平台。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互联网增长最热的领域之一,融合了网络聊天、交友、分享等社交媒介服务,同时具有传播方式灵活、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内容丰富等特点,其中微博是社交媒体中最为突出和大众的。

手机新媒体:手机上的移动通信技术和软件平台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媒体融合在手机平台上,手机成为互联网的延伸,它以随身携带、使用便捷的特点成为几乎人手必备的移动传播终端。

数字电视:数字电视与传统的电视机不同,它是一种新的电视广播技术,在节目的摄制、编辑、播出、发射到接收的整个过程中都是采用数字化的技术,具有丰富的信息业务和广播功能,以及可交互性,是新媒体的一种存在形式。

3.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是基于各种网络和开放式平台,在利用和传播上给用户更加灵活的空间,时间上具有自由性,空间上具有全球性和无限性,突破传统媒体的线性单向传播模式,新媒体的多元非线性组合发展使得其利用过程个性化、分众化,增强了其在各种环境下的适用性,因此在各领域被广泛使用。由于新媒体形态的多元化,其技术应用体现了受众对于信息的抓取更加深入,希望得到更大程度的互动,以及对于信息的重新自我诠释,因此新媒体交互性特征就显得更加突出。同时,为了档案信息的利用更加有效,档案馆建立起能与现代信息传播方式无障碍互通的管理平台和多样化、立体性的档案开发利用平台在新媒体环境下尤为重要。

二、新媒体对档案利用的影响

1.新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社会的传播环境,甚至改变了民众话语权结构,进而改变了整个社会文化。从政治生活角度看,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20多分钟,首次直面公众提问,2分钟内,网友发帖超过200条,半小时内在线人数超过200万,新媒体在人们获取信息和参与政治中的作用不容小觑。[5]从经济角度看,新媒体利用技术和政策优势,对资金链和产品链不断作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2012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的天猫商城仅用了13个小时就冲破百亿的营业额。从文化影响上看,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媒介交流方式和娱乐体验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主导着新的文化消费、创造新的文化消费产品,进而改变人们的文化消费观念,包括网络视频、网络红人等。从社会生活角度来看,促使新的人际和群体传播模式形成,继而引发社会结构和社会状态的改变。用户的媒体使用习惯也发生较大转变,在公交、电梯、餐桌,都会有人全神贯注地盯着狭小的屏幕。新媒体以其自身的商业性娱乐性,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融为一体。综上看,在新媒体环境下,档案馆利用新媒体进行档案的搜集、整理、开发,为用户提供利用乃至提高公民的档案意识方面必不可缺。

2.新媒体促进档案利用多领域发生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社会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档案利用领域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人们对档案的利用不再局限于机关工作查考和编史修志,进而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民众生活各个方面。在新媒体环境中,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每个人都拥有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小圈子,每个人对于信息的需求既有主流,又有自己独特的品味。档案利用过程中,档案利用者和档案是主客体关系,这种主客体关系通过以利用行为为纽带,以档案服务为媒介表现出来。

档案作为利用客体,在现实社会中出现多种多样的载体,利用方式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粗放到完善、从经验到科学的发展过程。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人们利用档案的意识和素质也逐渐增强。最能体现档案利用手段现代化的是利用者通过网络和智能终端系统进行的档案利用,比如档案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档案网站建设、在线档案查询系统的开通、档案微博的利用,利用者只要周围有能够介入互联网的入口和一部能上网的智能终端就可以足不出户,通过浏览档案网站,在线查询、利用自己需要利用的档案信息,甚至可以对档案信息进行在线拷贝下载。

三、新档案利用的新图景

1.档案馆工作者知识型的转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档案馆人员引进中,大部分未经过专业档案知识培养,在档案利用上仍囿于原有提供利用方式、以编史修志居多,方式单一,跟不上时代潮流。档案工作人员应引进新的高层次档案管理人才和新媒体技术人才,能有效提高档案工作中的活力。新人有朝气,懂技术、专业素质过硬,能够推动档案利用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实现信息时代中档案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管理利用。

2.档案馆服务技术手段的转变。

目前档案馆工作仍主要集中在记录历史、考据研究等领域,提供的档案材料大部分为纸质,已经不适合信息社会用户需求。档案馆采用新的设备和建立高标准公开利用将是必然发展趋势。通过采用新媒介,建立电子档案在线查询、拷贝系统;利用室内设备快捷轻松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增强档案信息内容和形式上与新媒体的适应性;适应用户对于智能系统查询的偏好,不仅能够提高档案利用率,更能增强用户档案意识。

在信息化发展趋势下,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都在积极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成果之一就是建立了一大批档案网站。这些网站汇集了数字化的馆藏档案、公开的政府信息、档案编研成果等档案信息资源,在方便公众利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仍有进步空间,档案馆室可以充分利用自己门户网站,积极组织网上数据和信息,使档案管理服务系统在网上获得利用,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

新媒体环境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用户的碎化,信息需求的个性化。而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服务是基于推送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服务,它可以根据用户自身的兴趣喜好提供精准的信息定制推送,针对用户个性、使用习惯分析而主动向用户提供可能需要的信息。档案利用中,档案馆可以通过传统E-mail方式发送近期档案信息,也可以应用RSS技术,通过一个浏览窗口或阅读软件,将大量同类信息源聚合一起,形成自己的信息门户,不需要用户注意访问,就能得到档案馆最新信息和推出服务。[6]同时,档案馆可以利用手机终端向用户推出馆藏档案产品信息,通过微博做好档案用户的信息咨询、查询,解答用户疑问,是提高档案馆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利用微博加大对特色档案资源的宣传,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捐赠珍贵特色档案资料的热情,推动档案馆建设。同时要明确微博功能定位,为用户提供更多丰富、实用的信息,满足用户多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3.档案馆服务信息内容的转变。

2009年2月4日,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首次亮相,栏目利用国内外档案机构已经解密的档案资料,以讲述故事的形式提供历史真相,在用户中得到很好的评价,为我们利用档案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模式。档案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馆内大量的解密资料,对其进行整理和编研,形成多媒体档案产品。比如中央档案馆拍摄的《新四军》《清宫密党》等系列片,就是通过对馆藏档案的编研开发形成的图像文化传播产品,可以大大提高民众的兴趣和档案意识。同时,各种历史名人传记、历史事件的经过等都可以制作成音频、视频甚至是电子书等,通过在档案馆微博运用超链接方式发布,向用户进行推送。[7]

四、结语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部分民众的信息获取渠道和阅读方式,改变了公民的话语权结构和信息环境,便捷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是用户的第一需求。在这种新形势下,档案馆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拓宽新的传媒渠道,熟练地利用新兴媒体,结合自身档案馆藏特色和现实技术手段,改善档案利用环境,为更多不同的用户提供各种档案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档案利用率,促进信息社会的发展。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9.

[2] 熊澄宇,廖毅文.新媒体——伊拉克战争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3-06/10conten_910340.htm.

[3] 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66.

[4] 汤宇时.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转型[J].新媒体,2010,(8):58.

[5] 周海英.从媒介环境学看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J].兰州学刊,2009,(6):167.

[6] 黄润.新媒体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1):78.

[7] 李金波.国外图书馆微博客建设及其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1,(1):72.

猜你喜欢
档案馆利用用户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