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2014-08-15 00:46魏向阳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文种应用文素质

魏向阳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郑州 451464)

应用文是国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使用的具有约定俗成的文书,是国家机器、单位与单位、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联系和沟通的重要书面工具。写作也是进入社会职场必要的技能,是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因此,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对于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进一步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和职场生存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高专加强应用文教学的意义

1.提高大学生以听、说、读、写为核心的专业素质的客观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对应用文写作人才的需求空前高涨。在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们对单位员工应用写作的能力越来越重视,能否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文种,既是衡量单位员工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更是影响单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在当今社会,如果不熟悉应用文写作,就很难应付日常工作的需要。

大学生的专业素质有差别,但是不论哪个专业,听、说、读、写都是核心的专业素质。听、说、读、写是人们进行正常工作和日常交流的基础能力,也是对一个合格大学生的基本要求,遗憾的是,当代大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不容乐观。这就需要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引导和训练。应用文写作正是有效提高大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专业课程。在具体的文种学习中,学生会学习关于“说”的一些文种,比如演讲稿、主持词、述职报告等,在课堂上,笔者会让学生自己读范文,身临其境地将演讲稿、主持词、述职报告内容大声“读出来”;应用文写作更离不开“写作训练”,应用文写作是一种思维严谨、科学规范、具有一定体式的写作模式,通过富有针对性的写作实训,学生们会更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更清晰地感受文种之间的区别。

2.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场生存能力的必然要求。

随着大学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和高学历人才培养规模的不断增大,毕业生和社会岗位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曾几何时,大学生是各个单位的“香饽饽”,但如今几家单位争抢大学生的情景已被摩肩接踵的毕业生大军所取代,“一岗难求”、“人太多了”成了当代大学毕业生最无奈的叹息。与此同时,单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那么,高职高专的学生如何能在人山人海的毕业生中脱颖而出,如何能在工作的单位得到生存和发展,这主要取决于自身过硬的能力和比较全面的综合素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具备较为熟练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需必备的核心素质。高职高专院校只有加强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以写作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场生存能力。

3.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创新力是学生是否具有发展潜力的重要衡量因素,也是能否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素质的具体体现。写作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系统的思维活动过程,写作活动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其创造性不仅体现在立意构思、结构层次、语言选择等内容和形式上,更体现在写作主体对文字材料带有强烈主体色彩的评价和特有的表现形式上,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一项很好的活动。写作的过程难就难在它是一种创新性活动,不是因袭重复,更不能机械抄习,每一次写作其实都是一种创新和突破。

4.提高大学生审美素养的可行方式。

审美素质既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新世纪合格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一环。应用文写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的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精彩例文,学生在阅读和学习例文的过程中,会得到思想上的滋养和审美层次的提升;同时,写作的过程就是推敲语言的过程,语言兼具工具性和艺术性的双重功用,因此推敲语言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审视心灵、荡涤心胸的过程,在这个复杂的思维活动中,人的心灵得以净化、人的情操得到陶冶、人的审美品位得以提升。

二、高职高专应用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实用性和专业性不够强。

目前高职高专的课堂教学,往往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的要求,对学生的教学,注重共性的要求,缺乏对不同专业学生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的区别对待。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不注意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发展方向,一种教学计划适用于学校所有专业学生的现象非常普遍。

2.教学方法机械、单一。

由于教学经验和教学习惯的影响,一些教师还是习惯于“一支粉笔一杯水、一堂课从头讲到尾”,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在座位上听得昏昏欲睡。在讲课的形式上,不论哪个文种,一律采用 “基本概念——适用范围——具体案例——课后练习”的固定形式,满足于知识的自我传授,不注意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加之应用文本身有很固定的格式,不允许教师过多地进行发挥和扩展,所以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讲解,很容易流于形式,难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教学讨论的积极性。

3.理论知识灌输较多。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备的一门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种的含义、使用范围和以后的写作训练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储备。但是,在高职高专院校,由于学生培养目标是实用的技能型人才,加上三年学制等因素的限制,过分注重理论学习就和我们的培养目标不相符,也容易造成理论知识学不扎实,写作能力也没太大长进。因此,在应用文写作的具体讲授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和培养实效,对理论知识教学和具体实践教学方面的课时进行科学分配、合理把握。目前的课程设计是前三章为理论知识,后面为具体文种的学习。在每一个文种的学习中,也是前面为基础理论知识,后边为具体文种范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是很必要的,但不能整堂课都在灌输理论,到最后一点时间分析案例,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会明显。

4.实践练习收效甚微。

应用文写作是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知识灌输和文种分析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大量规范的写作和有针对性的训练。但是现在许多教师在上课时,更多的是关注课程进度和文种案例讲解,为了课程进度满足于匆匆忙忙地完成教学任务,或者在课堂上走马观花地分析一下案例,对于课下的写作实践练习引导不够、关注不多、指导不足,即使有写作实践练习,有些教师也不会用心审阅,不会在下次课上对学生写作情况进行点评,使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高,写作水平没有通过写作训练得到大幅度提升。

5.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教师素质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当下高校大多数教授应用文的教师的确是中文专业毕业,但是许多教师大学时期并未专门学习过应用文写作,纵然是选修过这门课,但基本属于浅尝辄止式的。加之工作后,自己并未从事过文件起草和公文写作工作,因此对于应用文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规律并没进行过深入研究,更没有切身体会。在走上讲堂给学上讲解时,满足于照本宣科,老师理解不深,讲解索然寡味,学生懵懵懂懂、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再者,基础课老师没有太多培训、交流学习的机会,很多教师教了多年应用文写作,但是眼界不开阔,水平没有太大提高,这都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授课效果。

三、改革应用文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1.精选授课内容,注重突出教学选材的实用性、专业性和时代性。

教材是教师上课的基本素材,教材质量的好坏对我们的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在众多的应用文写作教材中精挑细选,真正选出来那种质量好、水平高的教材,为教师上课提供良好的教材;同时,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大纲和依据,是教师授课的主线,但是仅仅照本宣科是不行的,也是索然寡味的,所以在课下要主动搜寻、整理大量典型的、新颖的、富有时代特征的素材和例文,通过课堂讲解、点评,会对学生的学习写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另外,在授课内容的选择和讲授中,要注意针对不同的专业有所侧重,不能在教学内容中平均使力、泛泛而谈。比如,针对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我们就可以在市场预测报告、市场调查报告等文种上多予以讲解;针对法律系的学生,我们可以在起诉状、上诉状、答辩状等文种上多予以讲解。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其专业性、实用性,讲求上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改进单调机械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也要不断创新和丰富。要改变“一支粉笔一杯水、一堂课从头讲到尾”的授课方式,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在课前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在课件中插入精美的图片和文案范例,在讲解开幕词、主持词、会议报告、述职报告等“有声文种”时,还可以在课件中插入播放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讲话、报告视频,让学生既可以看到文案的文字内容,同时又可以直观感受到上述文种的适用范围、适用场景和具体实效,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具体文种的理解和掌握,取得了单一说教、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所不能取得的效果。

同时,在具体文种的讲述顺序上,也不一定机械地按照书中目录的次序,从前往后依次讲到底,而是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灵活编排教学内容的次序。比如,在高职高专学校,应用文写作大多在大二全年、大三上半年开设,大三学生的中心任务就是就业,而且很多用人单位在每年的上半年会到学校进行招聘,因此,学生对如何写求职信、如何做求职简历有很强的的需求,因此,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先教职历类文书的相关文种,以满足学生就业之需。

3.突出高职高专应用文教学应用的特点,压缩理论知识在教学中的比例。

在应用文教学中,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将应用文的含义、特点、主旨、材料、结构、语言、模式等理论知识讲解清楚,学生才能对应用文概貌有个整体印象和宏观认识,对后边具体文种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但是,应用文写作本身就是以实用性为最主要特点的写作门类,同时,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又是为培养社会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具体的应用文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更加突出写作的实用功能,适当压缩理论知识在教学中的比例。

4.创设具体真实的实践情景,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写作实践练习。

应用文是在具体实践中产生的,同时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服务的。在实践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掌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提高对具体文种的辨别能力,不断激发写作的兴趣,增强写作的动手能力。比如,我们创设个情景,让学生创办一家公司,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查阅资料,了解创办程序,其中要写招聘广告招聘人才、要为公司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要制定财务管理规定、要制定市场销售计划,同时要依据调查材料写出可行性调查报告等。在具体而又真实的实践情境中,学生会增强对应用文作用的认识和理解,主动根据具体问题考虑文种的选择使用,自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素材、突出观点,可以较快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通过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授课教师的理论素质和专业素养。

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的高低对于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的理论和专业素质非常必要。在日常的教学和工作中,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对一些教学问题、教学难题进行集中探讨和研究,对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相互借鉴和学习,同时将各位老师整理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料集中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另外,利用出外交流、培训的机会,多支持基础课老师参加一些专题性的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开阔眼界、吸取兄弟院校的教学经验,完善自身的理论素质和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1]杨文丰.高职应用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夏京春.应用文读写教程[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文种应用文素质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知止”的天堂
近代以来我国公文文种流变考述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四种英语常考应用文写作范例
一日轻装范蠡舟
鸟尽弓藏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素质是一场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