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传统医学伦理观对现代护理道德观形成的借鉴意义

2014-08-15 00:50王其恩梁桂仙
护理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伦理观仁爱医家

王其恩,梁桂仙

中医护理的发展起源于中医药学,由于中医学治病多以个体行医为主,医护不分家,因此,中医护理的发展便与中医药学密不可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精神修养、个人卫生、心理因素、环境与气候之间密切关系的系统阐释。中医学一向主张“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伦理观思想,其中许多对我国现代护理伦理观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现就现代护理道德观的形成中借鉴传统医学伦理观的意义阐述如下。

1 医乃仁术、仁爱救人的职业宗旨

“仁”是儒家理论思想的核心,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医术第一次与道德结合,被称为“仁术”,成为医者必备的优良品质之一。古代医家从“仁爱救人”的原则出发,要求医者要具备“仁术”,要有“仁爱之心”。宋代林逋在其所著的《省心录·论医》篇中指出:“无恒德者,不可以做医,人命死生之系也”,意思是说只有具备了“仁爱救人”医德准则的医家,才是可以托付生命的人。南朝名医杨泉在《物理论·论医》中也写道:“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1]”。同样强调了医者必须具备仁爱精神,作为新时代的护理精英,我们如何培养这样的仁爱之心呢?

借鉴意义:①忠诚于护理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珍惜职业荣誉,树立职业自豪感[2];②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培养耐心、细致、勤奋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制度,杜绝医疗事故;③积极主动,勇挑重担,要有不怕苦、不怕累、全身心投入护理事业的奉献精神;④学会关爱护理,尊重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主动关心体贴病人,多与病人交流,以一颗诚实、正直、圣洁的爱心去关心、照顾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⑤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强化基础护理,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2 博施济众、普同一等的医德品质

中国传统医学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从“仁爱救人”的仁爱思想出发,要求医者广施恩惠,拯救民众,提出“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的口号,倡导平等对待病人,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显得难能可贵。北宋名医唐慎微看病“不以贵贱,有所招必往”,深得百姓喜爱。唐代医家孙思邈提出,“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娉、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1]”。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优秀医家平等待人、视病人如至亲的接诊态度,这种“博施济众,普同一等”的医德品质何尝不是护理工作者所欠缺和值得学习的呢?

借鉴意义: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理应:①认真负责,诚实守信,尊重病人人格、尊严与权力,在护理操作中不分民族、老幼、贫富、性别,一律平等、一视同仁,不能有偏袒行为,坚持尊重病人生命价值的伦理原则;②尊重病人及家属的风俗习惯及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③树立平等意识,在人格上,病人与健康人是一样的,要时时与病人平等相处,不能有居高临下之感;④学会换位思考,与病人有矛盾时要耐心解释,化解矛盾,不能心生怨恨,要学会换位思考,在内心多问一句,如果我是他(她),我会怎么办?⑤注意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态度要耐心、诚恳,关心同情病人、帮助病人,增加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赖感;⑥积极倡导“四心换四心”服务,努力做到“用我们的责任心换取病人战胜病痛的信心,用我们的耐心换取病人的安心,用我们的细心换取病人的舒心,用我们的爱心换取病人的放心,”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

3 尊重同道、谦和谨慎的医德观念

我国中医学在阐述“仁爱、平等”思想的同时,对同道关系也作出了明确要求,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相互尊重、仁爱不矜、虚心好学、共同提高的优良传统。孙思邈在其所著的《大医精诚》中详细论述了医者与同道的关系,并做了细致要求,他认为:“夫为医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3]”,对传统医学伦理观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意义。明代医家对处理同道关系更为重视,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医学家,陈实功在《医家五戒十要》中指出:“凡乡井同道之士,年尊者尊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推荐拔之[4]”。强调与不同层次的同行相处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这对我们处理与同行间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借鉴意义:①要学会正确处理与同事间的利益关系,相互尊重、彼此监督、平等合作、共同提高;②培养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与同事有矛盾时,要顾全大局,求同存异,相互理解,不因小事与同事争吵;③当自己犯错误时要主动承认错误,虚心听取意见,接受批评,及时改进;④形成良好的自律和修养,不嫉妒同事的成就,茶余饭后不谈论同事闲话,不刻意贬低别人;⑤要注意礼貌用语,与同事相遇时,要主动示意问好,请同事帮忙时,语气要和蔼,态度要诚恳,形成良好的同事关系,减少摩擦;⑥加强与同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医护关系的和谐融洽。

4 精勤不倦、博极医源的治学精神

历代医家一向都把精勤不倦的治学态度和博极医源的钻研精神看做是治病救人的先决条件,要求从医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力争做到“无一药不通其性,无一方不究其理”。徐春甫在《古今医案》中指出:“医本活人,学术不精,反为夭折,”强调了医术不精的危害。中医经典著作《回春录》中也有这样的说法:“医者,生人之术也,医而无术则不足以生人,”要求医家要有高明的医术,否则就不具备救人济世的资格。陈功实也要求医者“勤读先古明医确论之书,须旦夕手不释卷”。回顾历代优秀医家,大凡取得卓越成就者无不是刻苦钻研、潜心学习的典范,汉代名医张仲景废寝忘食、手不释卷,总结历代医家经验并亲身实践,最终写成《伤寒杂病论》医术,被尊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对中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明代医家李时珍搜集整理历代医学著作八百余部,并深入实践调查研究,历时27年,终于写成《本草纲目》一书,全书系统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医学经验,对中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反观当今,这种潜心钻研的精神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在感叹先哲们成就的同时也应该多一些对自身的反省和思考。

借鉴意义:①尊重知识,尊重实践,刻苦钻研,不断学习,掌握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意知识的积累和创新;②学会广泛学习,及时关注国内外最新的护理学发展动态,不仅要学好国内先进的护理知识,也要注意学习国外前沿的护理技术;不仅要学好自己专业内的知识,也要广泛学习人际关系、人际沟通、人文科学等知识,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自身形象,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③要有不断总结和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总结以往经验,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护理学动态,不断创新,积极参与到新技术的选择、整改和评价中去;④要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认认真真做学问,踏踏实实学技术,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能自以为是,不懂装懂,要及时查阅相关资料或请教同事,直到弄懂为止;⑤要养成诚实、正直的品质,在学术上要严谨、庄重,不弄虚作假,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在工作中要多与同事交流,听取不同意见,取众之长,补己之短。

5 清廉纯正、行为端正的仪表风度

清廉纯正,培养良好的仪表风度,注重自身修养是我国传统医德的重要组成内容。历代医家一致认为,医者须仪表端庄,举止有度,才能得到病人的爱戴。正如《医工论》中所说:“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又说医家要:“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提出了“正己”“礼节”乃为医之道的思想。孙思邈也强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定神志,无欲无求”,对从医者提出了更加严格细致的要求,值得护理工作者思考和借鉴。

借鉴意义:①牢记护士“预防疾病,减轻病痛,恢复健康,促进健康”的宗旨,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提高自我修养,不行贿、不受贿,不轻易接受病人及家属财物。②仪表端庄,举止得体,护士站、坐、行要做到稳重端庄,举止优美[2]。③服装要整齐、干净、庄重大方,与工作环境和谐统一。④注重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适当化妆,提升自我形象,但不可浓妆艳抹。⑤服务热情周到,站立迎接,主动问候,亲切温馨,表情自然,面带微笑,处处体现慈爱、关怀和体贴,使病人感到温暖。⑥语气和蔼,语言准确简洁,富有感情,注意日常用语,做好“八声服务”,即“病人来时有迎声、见面时有称呼声、操作前有解释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操作完毕有致歉声、节日来到有祝贺声、病人出院有送行声”。此外,为病人做护理操作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语举止,不能有轻浮的语言或举动。⑦日常护理工作中要做好“操作轻、走路轻、说话轻、开关门轻”的“四轻服务”,不仅能体现护理工作的艺术美,也能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改善护患关系。

6 谨言慎行、保守医密的自律和修养

历代优秀医家向来谨言慎行,行医过程中格外重视保护病人的隐私,这在许多经典著作中都有明确记载。《内经》要求医家“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尊重病人风俗习惯及隐私。陈实功也在《五戒十要》中指出:“凡视妇女及孀尼僧人等,必候侍者在旁,然后入房诊视,倘旁无伴,不可自看”。古代医家如此重视保守医密,为我国传统的医护道德奠定了基础、树立了典范,值得护理人员思考和学习。

借鉴意义:①对病人实行保护性的医疗措施,严密观察相关情况,谨慎处置,保护好病人的秘密和隐私,以防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②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科学严谨,实事求是,不可马虎大意;③了解不同民族文化及信仰,根据不同病人的信仰和风俗习惯具体判断保密情况;④出于诊断和治疗目的需要传播病人秘密时,必须做出伦理判断,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⑤涉及病人隐私部位的操作,如导尿、会阴冲洗等时,要注意屏风遮挡,并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如果是由男护士来操作,则必须取得病人的同意,并且在操作时要有一名女护士陪同或第三者在场;⑥不对任何人谈论或提供病人的个人信息和资料,包括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7 小结

通过历代医家的诊疗实践和辛勤耕耘,传统医学在生命保健、医德伦理等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资源,深刻体现了医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尽管其中不乏糟粕,但主流思想是好的,有很多伦理观思想对护理人员的护理道德观培养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护理人员要学会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完善护理道德思想,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1] 黄萼华.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医学伦理观[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231-232.

[2] 冷晓红.人际沟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95-108.

[3] 韩旭.论根植于传统医学道德的现代医院管理模式[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12(4):16-17.

[4] 况成云,兰明银,张昌军,等.医学伦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28.

猜你喜欢
伦理观仁爱医家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新安医家吴楚《吴氏医验录》补中益气法辨治特色
彼岸与此岸:门罗《好女人的爱》中的加拿大相对主义伦理观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浅谈清代河南医家李守先《针灸易学》的学术特色
黑格尔财富伦理观述论——兼论社会转型期国民财富观的问题与重构
探析《佛教格言》中的伦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