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技术质量的控制探析

2014-08-15 00:46刘后进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墩柱立杆脚手架

刘后进

(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1 桥梁施工技术

1.1 测量放样

在桥梁施工中首先要做的便是测量桥梁墩柱的中线和结构线并进行放样,在测量放样中要求桥梁墩柱的四周边缘的中心线尺寸最多允许10毫米偏差。在准备墩柱施工时,必须要把桩的顶部冲洗干净,并开凿出在墩柱结构线所在范围内的混凝土面的浮桨,整理钢筋并将其连接起来。

1.2 支架搭设及验算

桥梁墩柱脚手架担任着垂直运输以及操作架的重要使命,因此对其稳定性、强度、刚度都具有极高的要求。在搭建桥梁墩柱脚手架之前,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对其力学性能进行验算校核,支架塔的所受载荷的传递路径主要是:竖向荷载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立杆垫木(地基)。从路径中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在支架的所有的结构杆件中立杆的底部承受着最大载荷,立杆底部的截面便是危险截面,对危险截面进行受力分析并校核其强度、刚度、稳定性,如果危险截面都是合格的,那么整个支架塔也就是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的(注:在计算危险截面载荷时,必须分为静载荷和动载荷两大类。静载荷主要由支架塔自重、和构配件的自重。动载荷主要有水平风载荷、施工载荷、河流冲刷载荷等)。要求其支撑部位要求必须要有足够大的支撑面积。例如,用于支撑的具有底托的碗扣件就必须要安装在浇筑承台或者枕木之上。在一些本身就有土地的地方一定要确保其基础坚实可靠,并建立切实有效的排水网络;在搭脚手架时要按照使用要求进行搭建,保证其横杆、立杆的步距均合格,通常情况下要求钢管的支架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为1.4m,横杆步距为1.6m。另外,在搭建脚手架之前,必须要先将地面土地清理平整,确保脚手架搭上之后能够稳定。搭接时,以立柱钢管支架为中心进行搭建。搭接24根立杆,搭接的技术要求是:搭接范围内扣件数目大于两个,并且搭接长度要大于50cm,来确保搭接稳固,不出现断裂,散架的情况。立杆搭接好之后,在各个立杆之间布置水平撑和垂直剪力撑,在布置时要求剪力撑要与水平撑保持45°夹角。

1.3 模板桥梁

在吊运模板之前,必须要检查机械设备工作是否可靠,绳索是否结实,能否承担起模板重量,以及起吊施工处下面是否有人通行或者站人,从而确保起吊模板的安全性。在吊运模板时必须按照相关的技术规定进行吊运,在下放时,要求必须将模板下放至距离作业平面1m的样子才可允许工作人员上前作业,以确保模板下放时,绳子突然断裂造成安全事故。在模板支力之前先将模板底部进行固定,一次来防止模板由于整体不平衡而倾覆滑动;在支力模板时,必须要按照严格的工艺工序进行。在面临着使用多块模板或者是一块模板来竖立某块面积大的模板或者该块模板单独竖立时,必须要对模板做一个单独的支持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确保模板不会由于支持力不够而滑动。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必须要将作业所需要的工具整齐放入工具箱中,切忌随意置放在工作平台上,插在腰间,抛掷。在拆除之前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保护措施。按照既定的拆除顺序进行分拆,明令禁止使用机械设备大面积的拉倒。不允许在拆除之后仍然有悬挂或者松动的模板在支架上。

2 桥梁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重视结构的耐久性

在桥梁的建造使用过程中,不仅会受到自然环境和工程中所使用的有害的化学物品的侵害,还会受到一些例如地震、风、车辆等外力的伤害。这些伤害使得材料的一些性能退化,使得桥梁的各个部件的工艺质量发生改变,造成某一些较为脆弱的结构损坏,从而对桥梁的使用寿命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局部损坏不仅会加大桥梁维修的经济损失和人员工作量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维修也存在着一定的施工困难。因此在设计桥梁,修建桥梁之时,我们必须对桥梁结构的寿命给予高度重视,并加强该方面的研究。

2.2 注意桥梁超载问题

在我国,桥梁通行出现间断性车流量超载主要是由于三方面:首先,在设计时,对该路段的人流量、车流量的统计不准确,导致设计的负载能力低于实际通行的负载。其次,早前修建的桥梁已经过了安全使用的期限,处于超负荷负运营状态;最后一类出现事故非常多且每次的都会产生较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这就是车辆违规超载。桥梁超载会使得桥梁产生疲劳问题,增加疲劳应力幅,加剧疲劳损伤。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疲劳导致的安全问题是最难以控制解决的。疲劳破坏总是突然发生使得其破坏力极强。现阶段的技术还无法对疲劳破坏的准确时间进行计算。故而,对于桥梁设计方面,需要尽快制定出相关的合理措施,从事故的根本上下功法,寻原因。而国家立法部门对于超载行驶也需要制定采取合理有效的法律法规。

2.3强化混凝土质量管理

混凝土时桥梁建设工程的主要原料。所以混凝土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桥梁的施工质量。在做好混凝土的质量我们需要从两方面抓起。一方面,对于原料的购置、保存必须按照国家保准进行,确保水泥材料不发生变质、保证其良好质量。另一方面,在制造模块时,必须按照模块的性能要求进行合理的配比,并采取合理的工艺来确保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强度等级。在浇筑时需要时刻注意模板的温度是否合适,捣振是否合理,尽量减少模板的预应力。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目前这一形式下,我们必须采取合理严格的措施对桥梁的施工技术质量进行管理控制,将损失降到最低,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做好这个复杂有艰巨的任务,需要各各部门的共同配合,共同研究,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进步,才能够完成这一重大的任务。

[1] 黄启隆.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科技资讯,2010,(21).

[2] 葛宝翔,周明华.后张预应力结构施工中应引起重视的若干问题[J].施工技术,2007,(6).

[3] 余锦秀,陈研,叶觉明.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斜拉索制造的工艺特点及质量控制[J].桥梁建设,2007,(6).

[4] 简永航.桥梁施工技术及存在的质量问题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2).

[5] 郑莉蝉.湛江海湾大桥主桥钢箱梁的吊装与合龙[J].公路,2007,(6).

猜你喜欢
墩柱立杆脚手架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满堂碗扣支架间排距快速确定问题探讨
探讨BIM技术在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中应用
盘扣式钢管独立支撑塔架承载力研究
装配式墩柱施工技术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特点及难点探讨
桥梁40m以上墩柱混凝土施工新工艺探讨
超高墩柱翻模施工工艺及其安全措施分析
高大模板支架模型试验受力分析
超载下高支模碗扣式架体单元组装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