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现状及发展的分析

2014-08-15 00:46吴永鹏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公路工程公路

吴永鹏

(贵州省册亨县公路管理段)

1 普通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的现状问题

(1)普通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的特点。根据公路工程的规模、性质与技术状况,公路工程养护可划分成四类,即改造、大修、中修及小修保养。一般而言,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养护作业的强制性。《公路法》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务必遵照国家交通主管部门出台的操作规程与技术规范定期完成公路养护,由此确保公路始终保持完好状态。”二是养护对象的全面性。普通公路的养护具体涉及交通工程、路面、桥涵、绿化、路基、沿线附属设施等。三是养护措施的针对性、时效性。公路养护旨在对公路进行预防性养护及及时修复受损部位,由此确保公路工程始终保持完好状态,此外选择操作规程与养护工艺时,务必根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及《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的要求,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四是养护技术的创新性与专业性。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必要求及时更新公路养护的技术与手段,由此满足公路养护的要求。

(2)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问题。目前我国公路施工养护管理尚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具体包括下列方面:一是公路工程养护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普通公路工程目前所采用的养护管理体制通常被看作事业型管理体制,即养护经费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拨付,同时资金采用拨款方式实现支付,因此对社会融资、社会市场的形成、养护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养护技术的革新、养护规模的扩大及养护质量的提高非常不利。二是公路工程养护运行机制的滞后性致使养人与养路间的矛盾日渐突出。目前我国普通公路工程养护管理人员普遍认为公路养护仅具有社会效益,因此衍生出忽视科技的革新及养护资金的优化配置,此外公路养护队伍人员过多,因此较大的资金消耗致使公路难以实现有效养护。三是养护定额与养护标准缺乏统一性。目前我国尚未针对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制定规范化的养护定额,因此养护经费的支出具有随意性大、控制标准欠科学等缺陷,此外养护质量考核尚未摆脱传统“好良率”指标的束缚,更未考虑到相关社会服务因素。四是养护机械配套率较低,同时养护技术水平并不高。目前我国普通公路工程养护均采用手工作坊式组织形式,因此尚未形成完全的机械化专业养护局面,此外公路养护并未清楚认识到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重要意义。五是《公路法》的社会普及率较低,由此导致国民根本未建立起爱路养路的意识,此外养护人员与养护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亦对我国公路工程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起着严重的制约作用。

2 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的发展对策

2.1 公路养护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对策

养护管理体制作为养护管理活动顺利开展及养护管理权限划分的物质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各种管理秩序、规则、规范组成的制度体系,其中前者具体包括管理层人员与结构的配置、管理机构的设置。传统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作为公路工程养护管理运行机制改革的基础,对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至关重要,但传统的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却与现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格格不入,同时也与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严重不符,因此我国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尽快提上日程,具体应对下列方面进行把握:一是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建立过程必须始终坚持“集中统一”的原则,其中集中(即领导权的集中)要求严格实施分级管理;统一要求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的技术标准、评判标准、计量定额必须统一。二是注重专业养护队伍的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突发事件的公路养护与普通公路的正常养护均要求养护队伍必须做到安全措施完备、训练有素、技术全面、人员精干、机械配套。三是注重公路养护质量评判标准与技术决策机制的建立。决策必须尽快转向专家系统型,同时健全普通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养护质量评价标准必须尽快转向综合服务指标。

2.2 公路养护管理技术的发展对策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普通公路养护管理技术的发展必须重点把握下列事项:一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对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的促进作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对实现空间信息的数字化及可视化至关重要,同时能够实现公路沿线三维空间分析的直观性与简明性、数据管理的高效性与便捷性,由此深入提升公路交通的管理水平、发展水平及决策水平。二是以先进的检测技术促进公路养护与公路质量监测的智能化。随着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超声波等技术的应用,公路质量检测也日渐朝向自动化检测及无损检测的方向发展,进而凸显公路养护的经济合理性。三是新工艺、新材料及新技术对提高路面耐久性及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的促进作用。现阶段我国公路建设大范围采用稀浆封层、土工合成材料、改性沥青等技术,由此实现我国公路桥梁耐久性与稳定性的提高,同时也对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

2.3 公路养护管理的机械化对策

根据我国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具体要求,本小节注重从下列方面浅析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的机械化:一是坚持自主研发、适当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其中自主研发的原则要求尽快开发出自动化程度高、低污染、低噪声、高效、节能的养护机械,同时进行故障自动监控系统的研发,进而实现养护机械舒适性、安全性、易操作性的提高;适当引进的原则要求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电子显微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二是积极研发多功能综合型的养护机械,进而实现机械使用效益的提高。三是加强养护机械制造技术的研究,进而实现养护机械工艺水平的提高、使用效果的改善及使用寿命的延长。

[1] 张桥鸿,李广,于芳.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城市建设,2010,(22).

[2] 戴玉富.浅议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化工贸易,2011,3(12).

[3] 胡宏为.青海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及发展分析[J].青海交通科技,2010,(5).

[4] 邬相丽.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公路工程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公路断想
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
各阶段造价控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