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污水处理池的抗浮设计研究

2014-08-15 00:51丛丹丹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第七设计院有限公司266071
化工管理 2014年27期
关键词:抗浮浮力水池

丛丹丹(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第七设计院有限公司 266071)

林永恒(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华东设计分公司 266071)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被大量利用,从而也产生了许多污水处理的问题。污水处理池设计时必须考虑水池构造物的抗浮措施,抗浮方案选择的科学合理,会对污水处理池结构受力,以及工程造价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对有关污水处理池的抗浮设计进行研究和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二、水池上浮的原因分析

污水处理池发生水池上浮的原因,无外乎以下三个因素:(1)设计方面,水池在设计时忽略了水池的抗浮措施,或者是考虑了但是抗浮验算不足,采取的措施不科学。(2)施工方面,污水处理池在施工过程中忽略了抗浮措施,排水系统发生故障,施工后未进行填土,或者是水池顶板未进行覆土。(3)使用方面,污水处理池在使用过程中破坏了抗浮措施,或者是水池顶部覆土、排水系统等。

以上水池上浮的原因,必须在水池设计、施工以及使用过程中综合考虑,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抗浮措施进行合理选择,并严格按照施工要求,确保抗浮措施能够发挥作用。

三、抗浮稳定性方法

常见的污水处理池有三类,敞开式半地下、敞开式地下、封闭式地下,污水处理池的稳定性要符合相关设计标准,抗浮标准荷载不能小于1.05倍标注浮托力,抗浮标准荷载有三部分组成,包括池体自重、外挑部分及土自重、池顶覆土重量。污水处理池抗浮稳定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种类:

1.自重抗浮

自重抗浮是指池体本身的自重来抗浮,这种方法安全可靠,然而自重增大较多时不经济。

2.配重抗浮

配重抗浮是指在水池底部位置进行填土或者砌体,或者是用块石混凝土,以此增大水池的重量。

3.锚固抗浮

锚固抗浮分为锚杆抗浮和工程桩抗浮。锚杆抗浮是利用锚杆和基岩的摩擦力,实现水池抗浮,要求是池底基岩较为坚固;如果池底没有较厚的基岩,需要利用工程桩才能实现抗拔力,一般是预制混凝土桩,施工质量容易控制。

4.人工降排水法抗浮

人工降排水法抗浮是利用在池底进行一定厚度的砂石滤水层的设置,并进行盲沟和井点降排水系统的设置,以此促进地下水位降低,从而实现水池抗浮。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适合污水处理池埋深比较浅,而且地下水位较低时才适用。

四、实例分析

1.工程概况

某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工程,对水池抗浮设计方案进行选择和比较。工程地质情况如下,第一层为粉质黏土层,fak=160 k PA,厚度为1.2米;第二层为粘土混姜石层,fak=180k Pa,厚度为2米;第三层为黏土层,fak=200k Pa,frb=28k Pa,厚度不下于10米。地下水抗浮设计水位是场地设计地面下1.4米。

二沉池是内径为42米的圆形锥底水池,水池底面埋深为4米左右,地上部分高度为1.6米,池体自重为27000k N,浮力为39000k N。

2.设计方案

针对二沉池的抗浮设计,分别进行压重抗浮设计、打抗拔桩抗浮设计以及打土层锚杆抗浮设计,并对抗浮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

(1)压重抗浮

压重抗浮是结合了池内自重以及水池四周外挑墙址上压重的方式,在池底进行找平处理后,进行毛石混凝土的填筑,除此之外在底板外挑墙址处进行分层压实填土。

本方法经过分析和计算,得知需要增加工程量,具体详情如下所示:

池壁增加钢筋混凝土重G'1=1096k N;

池内填筑毛石混凝土重G2=25400k N;

池壁外挑墙址上土重G4=1950k N;

总浮力=53000k N;

总抗浮力G=55 906 k N;

抗浮稳定性验算∑G/F'=55906/53000=1.054>1.05,因此满足设计要求。

(2)打抗拔桩抗浮

打抗拔桩抗浮是利用D400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弧度为95mm,桩长度为10米,单桩抗拔力设计值N1=200k N。

也就是说总共需要桩数为(1.05F-G)=69根,经布桩后取72根。

总浮力∑G=G1+72N1=41900kN;

抗浮稳定性验算∑G F=41900/39280=1.07>1.05,因此满足设计要求。

(3)打土层锚杆抗浮

打土层锚杆抗浮是利用长度为8米的锚杆,直径在150mm,锚固体是型号为M30的水泥砂浆,杆体是采用螺纹钢筋。

锚杆抗拔力设计值

N1=πdfrb/1.3=(28×π×0.15×8)/1.3=81kN;

总共需要锚杆数量为

(1.05F-G)/81=(39280×1.05-27500)/81=170根;

总抗浮力∑G=G1+170N1=41280kN;

抗浮稳定性验算∑G F=41280/39280=1.051>1.05满足设计要求。

3.抗浮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性对比

按照有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知污水处理池的平面尺寸,及其浮力比较大,自重不大,自重和地下水浮力之间共相差30%,因此采用压重抗浮的方式会导致工程造价剧增,不符合工程设计经济合理的原则。采用打抗拔桩,或者土层锚杆抗浮的方式比较合适,特别是土层锚杆仅需要增加投资八万元,然而土层锚杆施工法对施工队伍的要求非常高。本工程对以上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考虑,如果选择土层锚杆抗浮法缺乏一定的工程施工经验,因此不予采用。如果采用打抗拔桩,有可能对整个工期产生影响。综上考虑,经过施工工艺的调整,决定把水池整体抬高半米后,选择压重抗浮的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池抗浮设计对于整个水池的结构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抗浮设计方案对于水池的结构受力,以及工程造价、工程管理以及工期等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水池抗浮设计方案的选择时,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工程实际情况,或者是几种方案相互结合,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造价兼得。

[1]邬雷勇.水池抗浮水位的确定与抗浮方案合理选用[J].科技信息.2010(24).

[2]秦世雯.工程实践中水池抗浮方案的合理选用[J].安徽建筑.2011(03).

[3]毕雅明.水池抗浮设计方案的分析与比较[J].结构工程师.2008(01).

[4]胡兴.独立式地下车库抗浮设计与抗浮措施[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8(05).

猜你喜欢
抗浮浮力水池
“浮力”知识巩固
我们一起来“制服”浮力
浮力大小由谁定
小区的水池
某工程抗浮设计
多层地下抗浮疏水设计
钢筋混凝土水池抗浮设计方案的分析对比
城市地下隧道抗浮设计与分析
把住医保基金水池闸门
找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