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琴表演艺术中的歌唱性

2014-08-20 06:40刘白杨
艺术评鉴 2014年6期
关键词:演奏歌唱钢琴

刘白杨

摘要:钢琴表演艺术中的歌唱性从钢琴艺术诞生就已存在。在已翻译出版过的国内外著作中,对歌唱性并无系统的理论研究,一般是演奏家的经验和感受。他们的演奏极富歌唱性,但在叙述如何表现歌唱性方面又由于各自主观感受的不同而表达出不同特点。本文从音乐分析和钢琴技巧运用入手,对歌唱性的特点等方面进行基础性研究,力图在演奏、教学实践中得到明确的运用。

关键词:钢琴 歌唱性 歌唱 演奏

钢琴表演艺术中的歌唱性从钢琴艺术诞生就已存在。两百年前,菲利普·埃玛努埃尔·巴赫就已经开始了使钢琴成为“歌唱性乐器”的斗争。

钢琴表演艺术中的歌唱性是指演奏者借助钢琴发出优美的声音,表达作品中的情感,使器乐声乐化。钢琴的歌唱性是以最富有表现力的人声为追求目标,它是钢琴表演艺术中重要的表现因素之一,同时是衡量一个钢琴演奏者艺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从钢琴发展来看

十八世纪初期,意大利人巴托洛米奥·克里斯托弗里改良了当时的键盘乐器“拨弦古钢琴”。他采用槌击发音,代替之前的拨弦发音,将击弦机原理运用在键盘乐器上,制造了一种全新的乐器——“forte-piano”。这个全新的乐器不仅能够弹奏出强和弱的音,还可以在它的音域范围内发出不同的音色。 钢琴的应运而生,是由于人们内心对于歌唱的需要。

二、歌唱性因素

(一)呼吸

呼吸是音乐动力的生命和载体。音乐中呼吸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演奏者自身的呼吸方式。一旦我们注意到呼吸方式,会发现浅显的呼吸和憋住呼吸常与肌肉的紧张相关联。另一方面,呼吸实际上是音乐上的短暂停顿和句读。如果在弹奏中没有呼吸,音乐会散发出令人窒息的黑暗。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自身要与音乐一起呼吸,这样可以确保对音乐乐句中抑扬顿挫的充分理解。同时,可以带领聆听者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进入下一个乐句,使音乐的紧密度被完整且坚固的保持着。

(二)音乐线条

在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中,乐曲中每一个音符与细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通常,大的乐句是由许多小乐句组成,而每个小乐句中又存在更微小的元素。因此,演奏一首完整的作品时,应将作品划分为几个乐段,从整体的方向来看存在于其中的每一个元素,为它们找到最准确的表达。

(三)听与唱

舒曼在他的《给年轻音乐家的规则与箴言》中,提醒年轻的音乐家们应该尽量地打开耳朵,注意周遭一切细微的声响,在倾听中,同时发掘这些声音的高低和旋律的走向。清晰的听觉可以帮助我们有意识地和乐音协调同步,让它们触及到你的神经。

在钢琴学习和演奏中,我们时常要弹奏一个以上的音符或声部,这时应学会同时唱一个声部,再弹奏其余的声部。在一个大型作品中弹奏或歌唱一个声部是激动人心的。当我们尽力去听时,我们的练琴就会洋溢着这种激励。

三、如何使钢琴歌唱

(一)连奏与音阶

霍夫曼认为,连奏是在钢琴上通过手指的作用,把音与音相互连结起来的意思。连奏能产生钢琴的真正的音质,并能发展手指的技巧。列文指出:在钢琴曲中,音越长就越难作连奏。他认为音阶是练习连奏的最好的教材。弹奏连奏音阶,要求弹奏十分均匀,要奏出歌声般的音响,并且,弹奏出的音必须前后十分连贯,毫无间断。

演奏歌唱性旋律时,要注意手指触键的位置以及触键的速度,当用指腹去演奏时,触键的瞬间是缓和的。随着旋律的起伏方向,手腕灵活跟随手指运行的方向。运用上述方法,手指就可以在键盘上,从容自然地演奏出歌唱般的旋律,发出清晰、流畅的音色。

(二)指法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指法都必须对“音乐线条的连贯性”做合理的设计。正确且好的指法设计上,可以避免一些无意识发出的突强音,同时方便演奏者在音符上的记忆。

在连绵的和弦进行中,我们也必须想出方法,通过手指让主旋律上的音符紧密衔接。和弦连接不能够依赖于踏板,而应该训练出手指弹奏连奏的能力,并合理的运用指法帮助演奏者达到这一目的。

(三)踏板

钢琴家可以运用踏板来达到各种各样的目的:延长不可能通过手指弹奏所持续的声音、协助手指产生优美的连音、将声音混合成和声,或是加大节奏重音等等。

在钢琴的演奏中,踏板最广泛的用途是丰富音乐中的和声效果,使连奏中的音乐更连绵、更清晰。踏板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使音乐中的气势显得更加气势磅礴。

在踏板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发挥出踏板对丰富钢琴音色所具备的能力,而不能把踏板作为掩盖演奏技术缺陷的遮羞布。

(四)断奏与休止

歌唱性并非只是连奏与连绵的音群、和声,它更多的是强调音乐内在连贯的情感。即使是在断奏与休止处,我们也要使音乐的旋律紧密的衔接起来。

音乐家创造了“休止符”这个表明音乐中停顿和休止的符号。它是个没有声音的音符。有时,休止符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般的力量的集聚与迸发。这样的休止符最好严格地“弹”够时值。但在休止的时候,内心的紧张度却不能放松。有时,休止符可以表现欲言又止的情绪,这样的休止符就要弹的音断意不断、声断情不断。有时,休止符的作用在于造成巨大的戏剧性。

四、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歌唱性思维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该尝试离开钢琴,去歌唱被演奏的旋律。面对初学的学生时,教师应该清晰地用笔把乐句标出:唱的大声、柔和、突强或者加一点渐强或渐弱。经过模仿,让学生找到音乐的自然起伏,通过这个方式,将乐句的感觉传送至他的双手。即便是生涩的,也会使他的音乐立刻充满了生命。

参考文献:

[1][美]玛德琳娜·布鲁瑟尔.练琴的艺术[M].邹彦,伍维曦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2][波]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李素心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俄]列文.钢琴弹奏的基本法则[M].缪天瑞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endprint

猜你喜欢
演奏歌唱钢琴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会歌唱的伞
纸钢琴
歌唱十月
钢琴教学中的作品分析
提升小提琴音准能力的重要性及方法探讨
高校钢琴课教学如何让学生学会用心演奏
略谈钢琴演奏艺术
钢琴